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构建田园综合体理念为基础,依托现代林业技术进行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思路。将生态林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以"田园综合体"为基本建设模式,探索生态林业视域下美丽乡村发展新路径是具有前瞻性的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目前林业生态与田园综合体相结合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还比较少,且研究都比较宽泛,对其的探索也比较单一。因此,本文以位于祁连山北麓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乡村振兴项目"丝路田园"为例,结合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系统阐述生态林业视域下田园综合体景观规划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河西走廊生态林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6月21日,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开展乡村田园综合体试点,并将创新投入方式,做好支持政策统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农村产业如何融合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如何培育?乡村的特色如何保留?农民的积极性怎样调动?一系列问题等待在实践中寻找答案。融合思维:将产业与文化串联起来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指明了方向,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优质载体与有效途径。准确把握田园综合体的丰富内涵、厘清西部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比较优势规划建设方案、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村落文化IP、实施"四轮驱动"发展是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乡村经济飞速发展,出现很多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中央1号文件中,田园综合体被提出并鼓励,在实际生产中,田园综合体的模式对于农民增收和乡村的利用情况非常具有代表性。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通过旅游助力农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作为乡村新经济中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将在该田园综合体的经济领域中扮演第一位的角色。如何将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集合起来,温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借助温室的生产条件,作物栽培品种的多样性,体验者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都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景观资源和成功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田园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乌龟河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营造设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葡萄峰林景区乌龟河的旅游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自2017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业新发展模式,广州地区在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乡村建设上具有明显优势,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对于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治理乡村生态环境、增强乡村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广州田园综合体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探究景观层面上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的有效发展方向,为广州振兴乡村经济,促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规划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田园综合体,是指对农村地区各种资源全方位的利用,更是对农村资源利用的创新。分析了田园综合体的建立条件,提出了统一规划,科学发展,汇集优秀人才,注重营销方法,改善管理手段等推动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方法对我国田园综合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田园综合体研究发文量历经急速上升达到高峰后,现呈下降趋势;相关研究热点主要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等高频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现自身形式和内容提升,完成转型提质升级将是田园综合体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张茜茜  杨洋  邹雨婷 《乡村科技》2019,(4):57-58,60
为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创新业态,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新途径。2017年,国家确定了首批10个田园综合体试点,襄汾县是山西省唯一入选的试点。本文研究襄汾县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建设经验,总结襄汾县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发展情况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建议,这对于促进山西省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山西省乡村振兴新途径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针对广西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问题,从PPP融资模式的角度出发,对广西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在分析广西田园综合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广西田园综合体建设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区情提出广西田园综合体PPP融资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广西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永彦  陈娟娟 《乡村科技》2020,(7):38-39,41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田园综合体发展影响因素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构建田园综合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田园综合体也成为了美丽乡村以及全镇旅游之后出现的新模式。本文将对田园综合体的主要内容以及构建方式等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为今后田园综合体的实际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陈佳 《乡村科技》2020,(2):44-45
发展乡村经济有助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振兴乡村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采用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探索乡村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乡村建设和乡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田园综合体与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田园综合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模式是以农村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基础,构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乡村景观建设是田园综合体作用发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发展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系统分析了田园综合体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田园综合体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展开剖析,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拥有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核心、以乡村综合发展为目标的三大特征。此外着重论述了田园综合体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重要意义,并以位于安义县长埠镇的江西安义悠然小镇田园综合体为例,总结归纳出打造富有江西田园特色,集山清水碧、村美人和、业兴客旺、城乡融合为一体的叠翠果香田园综合体设计思路以及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四大策略,其中主要包括搭建复合模式、发挥区位优势、发掘地域农耕文化和融入创意规划。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对田园综合体未来发展寻求一条创新性思路,以期对从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逐渐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种新型理念。本文对田园综合体的内涵进行简要概述,对有效实现田园综合体的主要载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150-157
田园综合体是新时期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兴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乡村旅游功能表达的重要手段。文章详细介绍了旅游职能在田园综合体中的体现和旅游功能在田园综合体中的表达方法,并以山东省东营市黄河金岸田园综合体为例,通过总结旅游功能在空间规划、产品、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表达方式,提出田园综合体的旅游功能表达路径,重在抓好空间规划体系,选择合适经营模式,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宜居宜游、旅游功能完善的田园综合体,以期为未来田园综合体规划提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8,(12)
正财政部于2018年年6月发出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浙江省天台县抢抓机遇,积极谋划,已将寒山田园综合体列入首批市级试点。1.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及外地经验田园综合体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地产综合开发模式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让城  相似文献   

19.
邢琳 《河南农业》2022,(35):57-59
农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要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首先要让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产业融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角度出发,探讨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义、当前田园综合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业科学》2019,(3):75-80
本文概括和分析了当前城市近郊型乡村的发展方向——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了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目的与模式,且结合近郊型乡村的发展条件,将乡村建设模式化,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近郊型乡村的发展模式;结合河南省焦作市苏家作乡的发展现状,构建出符合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的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取出农业生产、乡村景观、田园生活作为核心组织要素,将其融入到现代农业板块、文旅休闲板块、田园社区板块3大板块中,创造出宜游、宜居、宜业的近郊型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