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茶博园的福鼎大白茶树鲜叶和鲜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花、鲜叶精油,对其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并测试它们对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茶树鲜叶精油中共鉴定出21种主要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6.58%,其中酯类化合物有6种,醇类化合物有10种,酚类化合物有1种,醛酮类化合物有3种,酸类化合物有1种。从茶树鲜花精油中共鉴定出25种主要化学成分,占精油总量的97.88%,其中酯类化合物有5种,醇类化合物有11种,酚类化合物有1种,醛酮类化合物有4种,萜烯类化合物有2种,烷烃类化合物有2种。2种精油成分和相对含量差异明显,共有组分有12种。结果表明,茶树鲜叶和鲜花精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浓度越大,清除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羟基-4-异戊烯氧基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本文报道两种合成方法,方法一,经过羟基保护、醇醛缩合、水解及异戊烯基取代四步反应;方法二,采用异戊烯基取代、醛酮缩合两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等确证。结果本实验采用第二种合成方法,此方法得到标题化合物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并混入自身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混合而成的胶状物质,是蜜蜂用来修补巢房并抵御病虫害入侵的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较复杂,目前已从不同的蜂胶中提取出200多种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芳香酸和芳香酸酯、甾体化合物、醛和酮类化合物、氨基酸等.  相似文献   

4.
碱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Knoevenagel缩合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香豆素、化妆品及药物中间体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为Knoevenagel缩合反应提供了高效、环保的制备途径。以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或者溶剂,一系列的醛和酮类化合物与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可以顺利进行,避免了使用额外的催化剂。文章综述了碱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在Knoev...  相似文献   

5.
榆叶梅精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水蒸汽蒸馏提取法提取榆叶梅花中的精油,用GC-MS对提取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150多种组分,共鉴定出 33种化合物,占榆叶梅精油蜂面积的71.31%.主要化学成分有烯烃类、烷烃类、醇类、醛酮类、酸酯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面积的35.73%,烷烃化合物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  相似文献   

6.
柠檬香茅精油的成分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柠檬香茅精油及其主要成分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香茅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了26种成分,占精油的93.57%。其中以柠檬醛(75.73%)为主,萜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可达93.13%。醛类化合物在精油中比重最高,占76.35%,其次是醇类、酮类、环醚类和酯类。采用菌丝生长法测试柠檬香茅精油及柠檬醛对黄瓜腐霉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病菌和辣椒尖孢镰刀菌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4种供试菌中,柠檬香茅精油及柠檬醛均对黄瓜腐霉病的抑菌效果最佳,但柠檬醛的抑菌效果高于柠檬香茅精油35.30%。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香料在加热卷烟中的热解特性,以12种醛酮类单体香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等温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及Coats-Redfern法和?atava-?esták法2种动力学分析方法对其熔融行为和热解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2种醛酮类单体香料的热重微分(DTG)曲线均表现出1个明显的失重峰,在其对应的DSC曲线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吸热现象;(2)12种醛酮类单体香料均能在300℃前完成热解;(3)基于Coats-Redfern法和?atava-?esták法的分析结果显示,三维扩散模型D3可以较好地描述12种醛酮类香料的热解反应机制,12种醛酮类香料热解过程的活化能在89.51~236.99 kJ/mol,指前因子(A)在2.07×108~2.02×1023min-1,其中胡椒醛、邻甲氧基肉桂醛、乙基香兰素、甲基环戊烯醇酮和山楂花酮熔融过程的活化能在239.07~412.24 kJ/mol,lg A在24.66~30.54;(4)对12种醛酮类香料的热解特性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在平方欧式距离为10时聚为...  相似文献   

8.
对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刨花板所释放的有机污染物浓度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影响落叶松刨花板环保性能的主要因素,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醛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芳香烃类化合物是影响刨花板环保性能的主导因子。对落叶松刨花板环保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刨花板产品综合环保性能评价最优的生产工艺条件为:板厚度8mm,板材密度0.7g.cm-3,施胶量7%,热压温度140℃,热压时间6min,板坯含水率6%的刨花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前后的玉米叶片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叶片挥发物对双斑萤叶甲的防御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并分析健康玉米叶片及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取食时间(6、24、36和48 h)下玉米叶片挥发物组分变化。【结果】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0、6、24、36和48 h后,分别检测到29、30、33、36、26种挥发物,主要为醛类、萜类、醇类及酮类等化合物。1-石竹烯、顺-11-十六醛、α-石竹烯、正己醛等20种挥发物随该虫取食为害后消失;新收集到2-己烯醛、(E)-2-己烯醛、α-蒎烯、β-月桂烯等42种化合物。α-蒎烯、2-己烯醛、β-蒎烯等物质是虫害6及24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十六醛、十四醛、正十五碳醛、β-紫罗酮、(E)-3-己烯-1-醇是虫害36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β-红没药醇、橙花叔醇、(1R)-α-蒎烯、β-罗勒烯、β-檀香烯、β-月桂烯、葎草烯是虫害48 h释放的主要化合物。【结论】双斑长跗萤叶甲不同时间取食玉米叶片的挥发物的组分和含量影响较大,取食6及24 h主要释放烯烃类化合物,取食36 h主要释放醛类和酮...  相似文献   

10.
木醋液对水稻发芽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木醋液用于农业应用时最适浓度为 5 0× 1 0 - 6左右 ,木醋液成份中去除醛酮类物质后的余液 (主要成份为酚、酸类及其衍生物 ) ,对水稻发芽、幼苗期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法分离、分析延安糜子酒和绍兴糯米酒2种黄酒中的多种易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延安糜子酒中共分离得到46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酯类、烃类、酚类、醛酮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9.292%、23.556%、7.366%、1.888%、4.214%;从绍兴糯米酒中共分离得到2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醇类、酯类、烃类、酚类、醛酮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3.600%、24.904%、1.437%、0.888%、19.316%。2种黄酒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62种,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1种,在挥发性组成上相似,醇类含量最高,酯类次之,两者相对含量占鉴定得到物质总量的50%以上。该试验从黄酒中分析出不同种类的挥发性物质,为研究黄酒中挥发性物质组成提供了数据,也为黄酒感官评价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究贴面处理对中纤板气味释放浓度和强度的影响,比较分析贴面处理后的中纤板与其素板的TVOC及各组分的气味浓度和强度的差异。方法采用1 m3气候箱法对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及其MDF素板进行气体采样,利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确定气味特征化合物。结果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的气味总质量浓度比其MDF素板降低了21.06%;贴面处理后板材释放的芳香烃、醛酮类气味特征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6.88%、3.08%,酯类、烯烃类、醇类和无气味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7.74%、4.34%、0.20%和7.68%;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气味特征化合物释放的种类比其MDF素板增多,但其气味强度均比较弱;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分为苦味、焦味糊味、清香味、烤甜味、芳香味、青草味这6种类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醛、2-乙基-1-己醇、苯在贴面与未贴面的板材气味释放中均被检测到, 且在素板中的质量浓度、气味强度均要高于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中的质量浓度、气味强度;MDF素板经过贴面处理后,气味类型虽然增加,但气味强度均属于稍可察觉(气味等级≤2),对板材的整体气味强度贡献不大。结论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会抑制气味特征化合物的释放,降低其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且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烯胺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杀菌活性的物质,在农药领域用途广泛。为了提高烯胺酮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本试验以取代苯胺和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为原料合成了24个β-烯胺酮类化合物(J1~J24),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盆栽法测定其对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μL·m L-1时,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均具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毒力测定结果显示J17,J21,J22的EC50分别为6.6712,7.5736和9.0672mg·L-1,接近于对照药剂腐霉利和嘧霉胺的EC50;活体盆栽防效测定试验结果显示,菌丝接种法测得其中有15种化合物的防效高于80%,孢子接种法测定结果表明三取代苯胺基烯胺酮类化合物(J19~J24)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选取腈化合物和醛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模式生物,以15 min发光抑制为测定终点,测定了10种腈醛化合物的单一急性毒性和55组二元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分别建立了腈、醛化合物单一急性毒性的QSAR模型,并提出了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不同,主要呈现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采用QSAR模型定量描述了腈醛类化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为环境介质中腈醛的联合生态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结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037-5039
[目的]探讨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板栗黄酮的结构。[方法]采用系列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吸光度测定,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对影响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颜色反应和图谱对板栗黄酮的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0,温度60℃,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80%。最佳提取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可达0.51%。板栗中黄酮类化合物为具有7-OH结构或A环邻位双羟基结构的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醇类、黄烷酮类、查尔酮类。[结论]该研究为板栗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提取和结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醛酮还原酶(aldo-keto reductase,AKR)是机体依赖NAD(P)H的一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在细胞有毒羰基化合物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鱼类醛酮还原酶基因及其功能的报道。为了解鱼类醛酮还原酶在细胞抗有毒羰基化合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笔者比较了含重组黄鳝AKR基因的阳性菌株和不含该重组基因的阴性对照在丙酮醛及2,3-丁二酮2种羰基化合物处理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随着毒性物质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升高,阳性菌株和对照菌株存活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阳性菌株的存活率始终极显著高于对照菌株(P0.01)。结果提示,黄鳝的醛酮还原酶具有一定的羰基解毒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鱼类AKR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干海带的挥发性风味品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干海带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海带干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研究结果表明,干海带中含有58种挥发性物质,占总质量分数的99.99%,其中醛类17种、醇类14种、酮类7种、烃类13种、酸类3种、其它类化合物4种。醛类化合物占全部挥发性化合物的比例最大,为39.22%,其次为醇类化合物,达到30.73%;烃类占18.51%,酮类6.86%,酸类2.67%。海带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正己醛(20.48%)、1-戊烯-3-醇(10.44%)、丁基甲苯(8.71%)、2-戊酮(3.89%)和(S)-甲基-环氧乙烷(3.85%)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干海带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智禹 《农学学报》2011,1(4):43-47
为了鉴定干海带的挥发性风味品质,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干海带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海带干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研究结果表明,干海带中含有58种挥发性物质,占总质量分数的99.99%,其中醛类17种、醇类14种、酮类7种、烃类13种、酸类3种、其它类化合物4种。醛类化合物占全部挥发性化合物的比例最大,为39.22%,其次为醇类化合物,达到30.73%;烃类占18.51%,酮类6.86%,酸类2.67%。海带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正己醛(20.48%)、1-戊烯-3-醇(10.44%)、丁基甲苯(8.71%)、2-戊酮(3.89%)和(S)-甲基-环氧乙烷(3.85%)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成熟光皮木瓜为试材,在采后2d和采后1月两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方法分析检测木瓜果实中的芳香成分,共鉴定出64种芳香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酮类、呋喃类、萜类、烯烃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芳香成分有2-己烯醛、反式-2-甲基-环戊醇、4-(2,6,6-三甲基-环己--1-烯基)-2-丁醇、正已醛、(E,E)-2,4-己二烯醛、(E)-3-己烯-1-醇等。存放1月后检测,光皮木瓜的芳香物质含量不但没有降低,而且有很大的提高。其中醛类、醇类、酮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呋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含量有所降低。试验中看出C6化合物是构成光皮木瓜果实清香味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南京板鸭生产过程中风味成分组成及其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传统生产工艺生产南京板鸭,分别在原料、干腌、湿腌、排坯、风干5 d、风干10 d和风干15 d等7个工艺段随机取6只板鸭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在原料、干腌、湿腌和排坯阶段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33、68、18和31种风味化合物;在风干5 d、10 d和15 d的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3、57和54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类、胺类、醇类、羧酸类、烃类、酮类、酯类、醛类、醚类、含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在南京板鸭成品的风味成分中,醛类、醇类、烃类和酮类分别占化合物总数的37.78%、26.93%、18.39%和11.72%.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羧酸和1种醇组成,第二主成分主要由2种醛、1种酮和1种烯组成.第一和第二主成分总计解释了南京板鸭风味成分变化总方差的8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