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安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组成要素,也是国家与社会发生最直接互动关系的领域。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主体-理念-资源”的系统性框架,探讨实现乡村治安治理数字化的路径选择。当前乡村治安治理数字化存在主体间缺乏协作、理念匮乏、基础资源建设薄弱等困境,应加强横向综合治理的整体协力,数字化思维理念的整体融汇,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应用,推进治理方式规范化,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跨领域的治安合作模式,推动乡村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墨守传统的思维与运作模式容易造成政府职能"越位"与治理资源碎片化等尴尬局面。协同治理视角下乡村自治的实现有助于明确权责,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既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又是保障基层民主实现的有益探索。在对协同治理的可行性及价值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乡村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进而将协同治理理念嵌入乡村基层民主建设之中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基层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鲁倩  马婷婷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8-10,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体制"行政化"趋向明显,乡村治理主体流失化现象普遍,乡村文化庸俗化倾向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主体认知、城乡二元体制、外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振兴,要以乡村文化为纽带,不断提高主体认知水平;以实现城乡资源公平配置为导向,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弊端;以完善外嵌制度为基础,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构建多元协同反贫困治理机制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基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及协同治理理论,通过SCP范式的"结构—行为—绩效"框架进行"银里实验"的典型个案研究,系统梳理脱贫攻坚实践举措与乡村振兴推进策略,总结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治理的成功要义。研究发现:主体多元是取得贫困治理成效的重要前提,权责明晰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基本原则,组织建设是引领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举措,沟通顺畅是多元主体合作的必要保障。据此,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合作理念的方式,促进多元协同反贫困治理机制的最优化,从而确保脱贫振兴愿景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5.
王晶 《农家参谋》2022,(8):13-15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关系到乡村振兴其他方面要求的完成.从传统到多元化治理模式与乡村社会发展需要互相适应,需逐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这样可以在乡村建设中充分调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项资源,增强乡村社会发展活力.本文明确界定了乡村治理实践中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深入探讨了实现"治理有效"的机制创新策...  相似文献   

6.
邓欢 《乡村科技》2022,(16):11-14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与村民为参与者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在考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中各治理主体的职责与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聚焦当前多元主体面临的权力越位、主体缺位等困局,提出从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职责、培育村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入手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完善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新时代"送法进乡"活动也随之不断升级与创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了政策结构协同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等社会先进治理理念的高度契合.它的治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护村民基本权益、促进乡村法治、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然而,当前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实际建设中仍面临着环境、体制、主体等多个维度的挑...  相似文献   

8.
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需要重点关注村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培育村民主体意识。宁夏J县根据所辖乡村社会现实,创制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主要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建设"两项载体",成立"两支队伍",实现"三个效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增权赋能",培育村民权利意识,提高村民自我认同;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和引导村民行为,养成村民法治思维;通过共享乡村治理成果,保障村民主体性和乡村治理目标的统一,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提升村民主体性。J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实施增强了乡村治理中村民的主体意识,创设了村民主体意识培育从理念到实践的可行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理念,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这一基本理论。基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将农村社会治理提上日程,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该文以乡村振兴为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社会治理的内在联系,并针对目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治理理念误区、治理结构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职能作用、调动农村群众积极性、树立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积极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等治理建议,以期农村地区早日全面实现治理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角度来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今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考量和政策抓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而提出的客观理论,基于上述战略,在乡村治理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指导研究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与方向研究不仅是对治理进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更是对当今治理模式的补充与发展,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促成乡村良性治理运作方式、创新法治与礼治融合的治理新模式、加大市场引领机制和发展多元治理主体,来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这既是对乡村治理理论的补充,也是对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治理在新时代实现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多元理性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需要在治理体制建设、治理需求匹配、城乡平等、乡村文化耦合等方面协同共进.乡村治理结构失衡、小微权力失范化、文化庸俗化、社会主体边缘化现实困境制约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政策问题构建理论溯源发现村民主体地位衰弱、监督力量分散多元、乡村文化重构缺失、交易体制建设滞后是造成困境的根源.为促进治理现代化,需要探索财权与事权的深度分离、完善村级民主议事制度、构建无缝衔接的监督体系、建立城乡联动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全新语境。乡村治理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实现乡村善治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着共同体意识缺失、主体功能模糊和机制有待创新等困境,应通过培育共同体意识,明确多元主体的职责权限和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探索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是实现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的必要路径。乡村教育基层治理功能是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当前云南乡村教育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探讨解决乡村生态治理面临经济冲击、文化衰落、主体动力弱、体制不完善等诸多现实问题,从治理理念、治理思路和治理模式分析了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治理价值,提出了树立“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态治理理念、培育“尊爱自然”的乡村生态环保意识、实现“顺天有为”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建立“与天为一”的乡村生态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中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创始之初"和"过程之中"存在的"体制吸纳"现象正日益销蚀着乡村社会力量介入治理的可能性。而乡村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自主力量的参与,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协同治理理念已获得学界的认同,但对协同治理各方力量不同程度的"体制吸纳"现象认识不足。文章以权利保障的要求为出发点,论述体制吸纳现象及其影响,探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未来发展旨向:协同治理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乡村治理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乡村秩序发生变化,乡村治理面临新的困境与任务:"自上而下"的外源式模式已不能满足乡村治理多元化需求,而单方面追求"自下而上"的内源式模式也不是可持续策略,于是就需要构建上下互动、内外合作的复合型治理模式。为此,本文以乡村现代化治理为视角,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内生动力机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价值和路径耦合关系,与此同时,以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利用政治权威以及"三治合一"为路径,对提高两者耦合度尤其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乡村环境的协同治理:生态政治学与社会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根源在于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与社会组织力量的缺位。考察近年来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抗议可以发现,其与国家权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权力的高度渗透下,以体制错位、资本强势、社会缺失等形式出现的环境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失衡,导致了系统性的环境危机。在生态政治学的视角下,构建乡村环境治理的平衡体制,需要以社会力量的培育为出发点,依托政府权力重构,加强对于政府的谋利倾向和市场的逐利取向的规制。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特殊性限制了"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而依托于政经一体化体制的重构并推动"能动社会"的增长成为可行路径。着眼于现实的社会制度,可以分别从府际协同、国家-社会协同以及国家、市场与社会协同等不同的路径着手进行考虑,最终构建国家、市场与社会针对生态议题的新格局。结构重构的最终目的是搭建国家、市场和社会对生态议题的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乡村治理困境面临着治理资源匮乏、乡村关系行政化、乡村生活失序和"最后一公里"四重困境。深入分析乡村治理困境的原因,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构多中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重构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将会成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69-27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重效率,轻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尤为严峻。农村环境治理存在主体职能、价值理念、资源共享等碎片化现象,整体性治理正是解决地方政府治理社会实践中的碎片化问题而提出的新型治理模式。借此,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范式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共治、创新治理价值观念,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综合长效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治理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治理中引入信息技术,推进农村信息化,是转变乡村治理范式、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实现野乡村善治冶的有效途径。乡村治理信息化促进基层治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治理权力的多中心、网络化以及以服务为导向的基层观念转变。分析广东省的农村信息化推广实践袁发现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乡村治理相结合存在着形式主义、服务效能不佳、建设资源配置不足以及治理主体素质不高等嵌入困境遥要解决这一困境,实现“乡村信息化善治”,应从转变治理理念,以治理主体需求和满意度为导向,引入社会资本夯实信息化建设物质基础以及提升农民信息化素质5个维度进行路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