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田水利渠道兼具灌溉和泄洪功能,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农民增收丰产的重要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投入运行后,若其渠道的维修管理工作乏力,不仅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还会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强化农田灌溉渠道的维修管理工作。本文基于引大灌区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农田水利渠道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引大灌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区,大陆季风性气候,该区海拔1850m~2300m,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仅261mm,气候冷凉。自引大工程建成后,该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很大改善,但因土壤耕作层浅,地力瘠薄,盐渍化严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一年一熟制,产量低而不稳。该地区大部分农户仅依靠粮食种植,年人均收入较低,生活难以改善。引大灌区冬季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温室内湿度小、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日光温室生产辣椒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市、县农技部门地努力,近年来日光温室种植辣椒在该灌区已取得成功,大面积种植主要集中在秦川镇的榆川村、保家  相似文献   

3.
水利部要求西部地区的水利开发要遵循全局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三方面统筹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遵循这一原则,为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引大灌区结合实际,把节水灌溉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措施.经测算,在总干、干渠规模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田间节灌工程和部分支渠、分支渠改建,可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节约水量677万m3,在引大灌区实施节水灌溉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节水效益显著的好工程,是引大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流域调至兰州以北 6 0 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工程设计总流量 32 /S,加大流量 36 /S。支渠以上渠道设计总长度约 880 ,其中总干渠、干渠、抽水分干渠合计总长2 0 5.7 ,支渠总长 6 75 。引大灌区规划灌溉面积 86万亩 ,年引水量 4 .4 3亿 ,设计净灌溉定额 2 95.4 /亩 ,毛灌溉定额 50 8.4 /亩。由于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近 50 %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 ,水浪费特别严重 ,节水潜力很大。根据测算 ,若实行节水灌溉 ,最大限度发挥引大水资源优势及投资效益 ,进一步挖潜灌区可耕面积 ,灌区面积由 86万亩可扩大至 10 0万亩以上。同时对于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及缓解黄河全流域缺水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极为显著。渠道防渗衬砌作为一种传统的节灌方式在灌区已完成配套工程的农田中特别适应 ,是一种投资低 (亩投资30 0~ 4 0 0元 )、见效快、施工简单、群众乐于接受的灌溉方式。引大灌区于 1998年开始 ,在灌区内全面组织实施以渠道防渗衬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截止 2 0 0 ...  相似文献   

5.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60公里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盆地南北长42km,东西宽约12km,面积504km2,灌区内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粮食、经济作物的耕种,工程设计量为32m³/s,加大设计流量为36m&sup3/s.支渠以上渠系设计总长度约880公里,其中,总干渠、干渠、电灌抽水干渠合计总长度205.7公里,分支及支渠61条,总长675公里.引大灌区规划设计灌溉面积为86万亩,年引水量为4.43亿立方,设计净灌溉定额295.4m³/亩,毛灌溉定额508.4m³/亩.由于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近50%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水浪费特别严重,节水潜力很大.根据测算,若实行节水灌溉,最大限度发挥引大水资源的优势及投资效益,进一步挖潜灌区可耕面积,灌区面积由86万亩可扩大至100万亩以上.同时对于有效地防止土壤产生盐碱化及缓解黄河全流域缺水现状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及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选地、施肥整地、种子处理、繁殖方式、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引大灌区具有兰州市郊县的地理优势和城市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时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分析灌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条件,探索面临的问题,研究发展措施和对策,对于加快灌区农机化步伐,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以最少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作物产量和收益,大范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目前引大灌区存在农灌面积缩减;灌区群众节水灌溉意识不强;灌溉设施老化,末级渠系输水不畅;信息化程度低,节水灌溉技术落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节水灌溉配套工程建设;健全信息化系统,提升灌溉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认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观光农业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属于现代文明旅游的一种,体现出知识经济的载体。它的出现,拓展了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旅游业的开发模式有: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等三种。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求,要有良好的配套服务、强有力的经济后盾、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 “引大灌区”交通便利,高速公路直通市区,距离省会兰州60公里.中川机场雄具其中,灌区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引大入秦工程本身创造的人文景观,沿线穿越青海、甘肃的著名风景区,自然风光旅游十分丰富。“引大灌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观光“农家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姚英 《甘肃农业》2004,(6):32-33
引大灌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应做的工作 :1.加快田间工程配套 ,减少斗、农渠渗漏损失。 2 .引导灌区群众加强平田整地 ,改造土地畦块结构 ,大畦变小畦 ,改变落后的灌水方式 .3.在灌区内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新节水技术。 4 .强化灌区群众的用水商品意识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5 .调整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种植耗水少且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提高灌区农民收入 ,促进灌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灌区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灌区管理水平,走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灌区信息化建设为必由之路。结合引大灌区实际,主要探讨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水利信息化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引大灌区胡麻氮磷配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大灌区对胡麻品种天亚 5号进行的氮磷配比试验结果表明 ,以施纯氮 90 .0 kg/ hm2 、五氧化二磷90 .0 kg/ hm2 (即 N∶ P2 O5=1∶ 1)的处理胡麻生长表现最好 ,有效分茎数、分枝数、蒴果数和单株籽粒数分别为7.7、1.3、2 5 .0和 2 0 1.9个 /株 ,分别较单施氮肥增加 2 .2、0 .3、10 .3、84 .0个 /株 ;单株粒重和千粒重分别为 1.6 1g和8.10 g,分别较单施氮肥增加 0 .6 4、0 .19g;折合产量最高 ,为 314 8.9kg/ hm2 ,较单施氮肥增产 17.4 %。该施肥方案可在引大灌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方永惠 《甘肃农业》2004,(10):131-131
一、工程概况引大灌区配套工程是整体工程建设的主要部分 ,也是引大灌溉工程发挥效益的最终目的 ,全灌区截止 2 0 0 3年底 ,永登县发展面积为 5 3 .0 4万亩 ,其中东一干 2 6.2 3万亩 ,东二干 2 0 .4l万亩 ,总干 0 .68万亩 ,电干 5 .72万亩。自 2 0 0 0年实施节水灌溉以来 ,累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节水农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引大灌区大面积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介绍了花椰菜套种大白菜在滴灌条件下的栽培高效模式表现,通过实际对比,达到了节水、节肥目的,减轻病害,提高了复种指数,增产增收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引大灌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大灌区面临的灌溉水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及灌区出现的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从灌溉节水技术、灌溉管理、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体制改革各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春小麦品种宁春15号为对照,在兰州新区赖家坡村进行了9个春小麦品种(系)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编号10-07、10-04、10-02的春小麦品种(系)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5 755.56、5 744.44、5 722.22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15号分别增产33.51%、33.25%、32.73%,居参试品种(系)1、2、3位,这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生育期适中,田间表现生长整齐,落黄正常,抗病抗逆性强,适宜引大灌区推广种植。编号10-03、10-06、10-09的品种(系)表现较好,其余品种(系)有待继续试验或进一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19.
杨学礼 《甘肃农业》2004,(11):67-67
本文通过对引大灌区全面实施节水灌溉后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就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探索 ,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维鼎 《甘肃农业》2003,(10):74-74
引大工程由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 ,目前工程的效益并不理想。文中分析了制约引大效益发挥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发挥引大工程效益的几个途径 ,以期实现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