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豆9号是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2008年育成的一个夏大豆新品种,2008—201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2011年参加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4。其特点是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及周边大豆主产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
郑麦9032     
郑麦9032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研究员许为钢博士主持选育的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湖北省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参加过黄淮麦区南片国家区域试验、长江中下游麦区国家区域试验,并于2002年秋播升入这2个国家区域试验的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淮麦4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我国独有的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的冬春轮回选择群体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70007)。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中强筋、适应性广、熟期较早、熟相好、抗倒性好、综合抗性好等诸多优点。为加快淮麦43在江苏沿淮及淮北晚茬麦区的推广应用,介绍了淮麦43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23(原名“淮核23”)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冬小麦轮回群体经多代选择,于2001年育成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607),适宜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通过大面积连片栽培示范,淮麦23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综合性状好。为了让广大农户和农场了解该品种的产量和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产量潜力,现把其材料整理如下。1产量表现2003至2005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505.74kg/667m2,产量与对照淮麦18相当;2005至2006年度组织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0.…  相似文献   

5.
大丰18简介     
大丰18,原名1038,是江苏省大丰市棉花原种场选育的中熟常规棉新品种.该品种以渝棉1号为母本与泗棉3号选系303进行杂交,经过多代连续选择,于2002年育成.2003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07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苏审棉 200707).  相似文献   

6.
润稻118是于2015年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中粳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中种公司科企水稻联合体试验,2017年同步生产试验,2018年完成审定试验审定程序后正式定名润稻11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灌浆速度快、米质优良等特性,适宜在沿淮及淮北等地区种植。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试验及示范种植情况,阐述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漯麦90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10年以黄淮南片国审对照品种周麦18为母本,以野二二燕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2018年参加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黄淮麦区南片小麦试验联合体水地组),两年试验综合评价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达到专用小麦品质标准。2019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9-1-0064。1 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8.
煤生0308于2008年4月28日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08004。该品种兼超高产稳产于一体.是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中增幅最大的品种。根据有关试验研究资料,对煤生0308的主要农艺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渝麦14号(渝审麦2011001)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1999年利用川农19(国审麦2005001)作母本,用从R1685×绵阳26组合中筛选的优质丰产中间材料作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于2003年选出稳定早熟株系,2007-201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和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74d左右;幼  相似文献   

10.
苏新6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辽鲜1号为母本、奎2077为父本,经过10年的常规人工杂交育种选育出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到鲜荚采收80~85 d,产量高,荚大粒大,商品性佳,在江苏省各个地区试验证明适合春播种植。2017和2018年参加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区域试验,较对照分别增产10.29%和3.17%;2018年参加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7.25%;201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苏豆13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苏系5号为母本,巨丰辐射M6为父本,经过常规人工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新品种。2015和2016年分别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生产试验,比对照早熟19 d,较对照增产10. 55%。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苏豆13粗蛋白质(干基)含量高达44. 66%。201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80001)。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9 d,属早熟、高产、高蛋白及抗大豆花叶病毒的淮南夏播粒用大豆。  相似文献   

12.
川鲜豆1号是四川省首批审定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是以奎鲜1号作母本、科源3号作父本进行杂交,后经2009-2015年系谱选育而成.2018-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试验春播组区域试验,较对照(交大133)分别增产13.2%和7.1%;2019年四川省特殊类型鲜食大豆品种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7.5%;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播种到采收约76.4 d,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病力强,在四川省不同区域适应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徐州26号是江苏省徐州农科所小麦研究室对1983年秋从原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室引进的F1代穿梭育种材料经过连续15年单株选择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WS8268(陕农7859/小偃6号),原代号为徐州87633。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优良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徐州26号。  相似文献   

14.
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36(原名SW8688)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进行穿梭合作育种选育出的一个将强筋品质与高抗条锈病新小种相接合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Milan/SW5193。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优质组试验和生产试验,2002年10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川麦36,并被四川省列为重点推广的强筋品种。这是四川省正式通过审定的  相似文献   

15.
汝麦0319是汝州市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系为母本,以该所新品系及生产上推广的周麦9号等高产、稳产品种为父本进行自然杂交选育而成.2009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3.  相似文献   

16.
苏棉10号麦(油)后直播生育表现及栽培技术陈云浩,陈胜中江苏省海门市种子公司226100顾立生,朱兰琴江苏省海门市平山乡农技站226142苏棉10号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选育的抗病棉新品种,1994年4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在...  相似文献   

17.
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999年用河南小麦新品系宛抗42作母本,与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杂交,在昆明夏繁加代后于2002年选育出优良F5株系03062,经2003-2005年进一步选择和品比试验获得定型的F9株系,以代号渝03062参加2006-2009年重庆市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正盈亿165是深州市种业有限公司采用杂交、回交及定向选育的冬小麦抗逆、丰产、稳产新品种。2009年配制杂交组合农大3334/济麦22,其中母本农大3334来源为农大3338/中麦9(农大3338含有显性矮秆基因 RHT21),父本济麦22来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同年温室配制3334/济麦22//济麦22回交组合,后代系谱法选育,2015年出圃。2016年参加河北省小麦品种审定试验,2019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相似文献   

19.
正瑞华麦516(原代号瑞华1426)是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05年以洛麦21为母本、淮麦17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后代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18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48。1特征特性瑞华麦516属弱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全生  相似文献   

20.
正淮麦44(原代号淮麦30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百农9711/淮麦95079的F_1为母本、淮麦970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多年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中早熟小麦新品种。2017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700010。1特征特性淮麦44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