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评估了蔬菜常用25种农药鸟类环境风险,结果表明,敌敌畏、虫螨腈、敌百虫、毒死蜱、四聚乙醛和福美双共6种农药按照登记用量和登记方法使用对鸟类的急性风险不可接受;虫螨腈对鸟类的短期饲喂风险不可接受,上述农药在使用时应避开鸟类活动区域。  相似文献   

2.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药性汰选及交互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估茚虫威抗性风险,在室内进行了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选育和交互抗性测定。经过10代6次室内抗性选育,获得了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种群,与选育前相比,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敏感性降低了15.63倍。抗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具有对茚虫威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交互抗性测定发现,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氟虫腈对茚虫威抗性种群的LC50值分别是同源对照种群的1.53、2.42和1.53倍,溴虫腈和灭多威对茚虫威抗性种群的LC50值分别是同源对照种群的0.78和0.96倍,表明茚虫威抗性种群对这几种杀虫剂未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敏感品系的获得及其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基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高效氯氰菊酯为筛选药剂,通过室内单对汰选获得了甜菜夜蛾敏感品系,并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该敏感品系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12种常用药剂的敏感基线。浸叶法测得该品系对供试药剂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LC50为0.0340 mg/L)、茚虫威、氟啶脲、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高效氯氰菊酯、虫酰肼、多杀菌素、毒死蜱、虫螨腈、灭多威(124.0482mg/L)。点滴法测得12种杀虫剂LD50由小到大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毒死蜱、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氟虫双酰胺、灭多威、氟啶脲。结果表明,该敏感基线可用于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虱螨脲是目前生产上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杀虫剂,为评估其抗性风险,以福建省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抗性汰选品系选育基础上,采用数量遗传学域性状分析法并结合交互抗性测定,进行草地贪夜蛾对上述两种杀虫剂的抗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非连续汰选11代和10代后,草地贪夜蛾对甲维盐(F11)和虱螨脲(F10)的抗性倍数分别达30.57倍和11.35倍;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403和0.555,且前半段筛选的抗性遗传力都远大于后半段;药剂在室内对草地贪夜蛾致死率为50%~90%时,对甲维盐和虱螨脲抗性倍数上升10倍需要汰选8~15代和6~12代。交互抗性测定显示,甲维盐汰选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虫螨腈无交互抗性,对茚虫威和乙基多杀菌素存在一定交互抗性。虱螨脲汰选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均无交互抗性。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甲维盐和虱螨脲存在快速产生抗性的风险,但可通过与无交互抗性药剂轮用来延缓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本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滇西南、滇南、滇中、滇东北4个区域5个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上述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0.05~0.09 mg/L)≥25%乙基多杀菌素WG(0.16~0.26 mg/L)5%虱螨脲SC(0.84~7.07 mg/L)20%氯虫苯甲酰胺SC(3.31~10.50 mg/L)10%虫螨腈SC(4.82~11.47 mg/L)30%茚虫威SC(23.79~40.41 mg/L)2.5%高效氯氟氰菊酯EC(102.85~147.60 mg/L)32 000 IU/mg Bt WP(141.09~352.61 mg/L),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和Bt对4个区域种群的LD_(50)无显著性差异,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4个区域种群的LD_(50)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区域间差异显著的是5%虱螨脲SC,最大相对毒力指数为8.42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对草地贪夜蛾的LD_(90)均低于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最佳杀虫剂;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LD_(90)超过了推荐剂量,选用时注意防效,高效氯氟氰菊酯和Bt不推荐作为防治药剂。研究结果为云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危害巨大的杂食性害虫,化学农药是其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对该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探究7种化学杀虫剂对江西南昌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结果】7种杀虫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辛硫磷、茚虫威、高效氟氯氰菊酯,其LC50分别为0.0231,1.1642,2.031 5,2.035 5,2.359 3,15.957 5,25.688 6 mg/L。【结论】推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作为江西地区草地贪夜蛾应急化学防控药剂,为江西地区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与抗药性区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本试验评价了7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噻虫嗪3种药剂防效均在95%以上,并持效期较长;粘颗·苏云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虫螨腈2种药剂在药后7d达到最佳效果,但有效期较短,可能与草地贪夜蛾幼虫移动范围较大有关;粘颗·苏云菌、氟铃·茚虫威、吡丙·虫螨腈3种药剂介于上述5种处理之间,且持效性较好。建议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14%虫螨腈·茚虫威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药剂作为甘蓝小菜蛾的轮换药剂或替换药剂,本试验采用14%虫螨腈·茚虫威SC对甘蓝小菜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4%虫螨腈·茚虫威SC用量30 ml/667m~2、40 ml/667m~2时,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药后3 d,防效分别达到88.00%和90.52%,药后7 d,防效分别达到90.85%和94.40%。14%虫螨腈·茚虫威SC可以用来防治甘蓝小菜蛾,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的常用药剂替换或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毒死蜱共7种药剂处理火龙果幼茎防治斜纹夜蛾。结果显示,施药后1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6%、82.6%、79.1%、72%、63.3%、52.2%和39.6%,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施药后3d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5.7%、90.7%、84.0%、75.5%、60.9%和43.4%,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是防治斜纹夜蛾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煮、蒸、炒、腌制)烹饪加工后,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样品加工前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变化,计算加工因子,并根据我国3个代表性人群(儿童、育龄妇女、一般人群)的膳食数据,估算加工前后农药膳食暴露量变化以及对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的贡献率(ADIi%)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ARfD)的影响,评价了清洗和烹饪加工过程对减少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以及降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菜采用食用小苏打水清洗,普通白菜采用食用盐水清洗,对2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显著优于自来水清洗;经过清洗、烹饪后,其加工因子(PFTotal)在芥菜中介于0.06~0.24 (虫螨腈)和0.04~0.11 (高效氯氰菊酯)之间,在普通白菜中介于0.05~0.21 (虫螨腈...  相似文献   

11.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作为多种害虫的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按标准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四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2龄幼虫和松毛虫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45%吡虫·虫螨腈悬浮剂和2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对七星瓢虫的LR50分别为0.0327、6.90、5.00和1.25 g a.i./hm2,其中24%溴虫腈·甲维盐悬浮剂对七星瓢虫为高风险性,其余药剂为极高风险;对赤眼蜂的LR50分别为2.35×10-3、0.0129、6.46×10-3和0.127 g a.i./hm2,均属极高风险。本研究为杀虫剂对七星瓢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负效应影响研究提供一定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六种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及对土壤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土壤处理杀虫剂,室内采用浸叶法比较了3种新杀虫剂与3种已登记的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同时用人工土壤法和密闭法分别测定了6种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和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溴虫腈、茚虫威和甲维盐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毒力明显高于3种已登记药剂毒死蜱、辛硫磷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溴虫腈、茚虫威和甲维盐对蚯蚓的LC50分别为1320.80、1153.42和167.91mg/kg,均低于其它3种药剂,属于低毒级;供试杀虫剂中以溴虫腈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毒力选择性最高,其毒力选择性比值(蚯蚓LC50/小地老虎LC50)为7115.23;6种药剂对土壤微生物均无危害性。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在芥菜中的残留行为与膳食摄入风险,在山西、北京、吉林、河南、安徽、贵州6地进行了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快速、简便的检测芥菜中虫螨腈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及检测芥菜中溴代吡咯腈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了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在芥菜中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并就两种农药对中国不同人群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0.01~3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9%~105%和97%~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分别在2%~4%和1%~3%之间;两种化合物在芥菜叶和根中的检测方法定量限 (LOQ) 均为0.01 mg/kg。虫螨腈在芥菜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4.2~5.9 d;溴代吡咯腈的消解动态因拟合曲线符合性太差无法进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100 g/L虫螨腈悬浮剂以推荐最高剂量(有效成分105 g/hm2)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5 d、采收间隔期14 d,膳食消费量为97.5%位点处,芥菜叶中虫螨腈残留对3~5岁儿童和普通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分别为0.49%和2.47%,说明通过芥菜摄入虫螨腈及其代谢物残留对人体产生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小;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芥菜叶中虫螨腈对中国1~6岁儿童和普通人群均存在不可接受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且对1~6岁儿童的风险远高于对普通人群。选择不同施药方式下的最终残留量数据进行评估,将可能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施药剂量或施药次数的增加会大幅提高农药残留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建议可通过延长采收间隔期的方法降低农药的短期膳食摄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草地贪夜蛾优势卵寄生蜂夜蛾黑卵蜂为研究对象,通过管测药膜法测定了农业农村部推荐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用药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茚虫威、虱螨脲、四氯虫酰胺、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8种杀虫剂对夜蛾黑卵蜂的急性毒性,并评价了其安全性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和虫螨腈对夜蛾黑卵蜂的毒力最大,LR50分别为4.39×10-4 mg a.i./cm2(4.00×10-4~4.77×10-4)、4.96×10-4 mg a.i./cm2(4.48×10-4~5.47×10-4)和9.81×10-4 mg a.i./cm2(9.06×10-4~1.07×10-3),对夜蛾黑卵蜂的安全性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性。其余五种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虱螨脲、茚虫威对夜蛾黑卵蜂的安全性等级均为低风险性,可作为夜蛾黑卵蜂成虫自然种群高峰期和人工释放区的首选杀虫剂。  相似文献   

15.
9种药剂对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9种主流杀虫剂产品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和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可作为防治斜纹夜蛾的首选药剂。Bt与多杀菌素的效果次之。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对斜纹夜蛾已逐渐失去控制作用,在生产中应尽量少用、慎用。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甜菜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2006年采用浸叶法监测了湖北武汉、荆州、宜昌、襄樊和麻城5个地区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10种药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5个种群对氯氰菊酯均已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50.5~263.6);对毒死蜱属中—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36.0~371.5);对灭多威属低—中水平抗性(抗性倍数7.8~20.7);对虫酰肼、氟啶脲、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都处于敏感—中水平抗性;除武汉种群对茚虫威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外,各种群对甲氧虫酰肼、虫螨腈和茚虫威的抗性都处于敏感—低水平抗性。5个甜菜夜蛾田间种群中以武汉种群和宜昌种群抗性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是世界性重大农业迁飞害虫, 在我国已呈严重暴发态势, 对我国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农药防治是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但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会对环境安全和施药人员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结合我国田间化学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实践和效果, 评估了8种田间常用防治药剂的环境风险及其对施药人员的健康风险?推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推农药,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作为首推生物药剂,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须谨慎使用?本研究从农药应用风险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草地贪夜蛾合理用药建议, 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安全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