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背景意义,提出了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并从强化农业关键和基础性技术创新、强化种业自主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平台创新、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转眼又是一年元月.众多农民合作社及其农业生产经营者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回首过往,审视当下,我国正步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如今,我国农村市场化全面实现,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农业投入品、农村消费品、农产品均已实现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数字化均在蓬勃展开...  相似文献   

3.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四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加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文章围绕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系统阐述了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并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项目组织、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国际合作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智慧农业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鼓励、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驱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我部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全国农业农...  相似文献   

5.
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助力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工作一直受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主抓手,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对农村产业和技术培育进行调整完善,逐渐成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主驱动力。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最后提炼优秀基层经验,尝试探索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侯怡梦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264-266+272
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阐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大意义的前提下,分析农业产业化,农村人才流失,农村治理能力以及农业农村金融体系有待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重要问题.为了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中就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与进步.因此,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针对性地论述了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形成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概念,吸收农业强国的五大特色,具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结构相似但内涵有别的五维特征,即基于人口规模巨大、人均资源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基础;追求“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总体现代化目标;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多维文明内涵;推进生态低碳农业和农村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郝丹璞  徐姣 《农业与技术》2022,(12):148-15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一大批乡村旅游创新人才,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题从培养乡村旅游创新人才入手,通过分析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现状,发现不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乡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创新人才稀缺,这对培养人才工作造成一些困难,表现为乡村旅游创新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对乡村旅游创新人才培养投入有限、部分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存在乡村青年人才流失现象。本研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结合乡村旅游人才的相关扶持政策,构建符合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加强村校交流合作,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秀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创新可持续化留人激励机制;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乡村旅游骨干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文章在提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基础上,总结了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和努力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等8项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际举措,以期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亚龙 《乡村科技》2023,(12):27-30
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乡之间互融互促、共生共荣的双向融合互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城乡产业融合不充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各地应积极采取如下措施:牢固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城乡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恒  李永强 《乡村科技》2021,(29):30-32
乡村是集社会及经济特征于一体的地域综合体,与城镇互促互进,依赖共存,两者共同实现人类活动场所与空间的建构.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足以看出乡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现阶段,乡村地区仍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确保小康社会建构目标得以实现是当前...  相似文献   

14.
周明星  肖平 《农业考古》2023,(1):200-208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此论述高度重视我国新阶段重点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一百多年来,乡村发展可以划分为现代化转型中的“乡村自救”、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发展、城乡统筹发展视域下的乡村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新阶段乡村振兴实践取得巨大成就,但具体实践中存在建设主体流失、乡土文化式微、预防返贫阻力大、治理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等困境。针对此类问题,从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重塑乡土文化,筑牢精神支柱;巩固脱贫成果,夯实经济基础;创新乡村治理,奠定组织基础;完善公共服务,落实服务保障等方面着手,以加速与驱动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如何高质量发展关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新发展阶段实施乡村建设,在实现共同富裕、应对危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三个方面存在必要性。根据当前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不顺、实施困难、农民主体缺位、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够的问题,提出新发展阶段乡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坚持农民本位、丰富乡土文化四方面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中国“十四五”时期乡村工作的重点,是关乎中国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构建乡村创新系统,充分发挥政府、农民、农企以及网络中介的作用,是激发乡村创新活力、提高乡村运行效率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梳理乡村创新系统作用于乡村振兴的路径,厘清乡村创新系统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产业融合以及城乡一体化中起到的核心作用,包括促进政策传导、加速资源流动以及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等。这不仅有利于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也有利于为乡村创新系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提供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物流的长足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重大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推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认真审视当前农村物流发展进程,尚存问题急需解决.故从配备基础设施,提升网络信息水平,培育物流经营主体,创新物流运作模式,强化政策保障和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以促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但由于农村地区存在面广、人多、基础薄弱等现实问题,其发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深入研究河南的农业以及农村状况,既有利于推进河南农业、农村的发展,也能为其它省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探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张家口市积极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精心规划布局,以农业产业化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探索一条极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但目前,张家口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人才严重匮乏与外流、农产品市场无序竞争、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张家口市要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持续打造农产品品牌,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拓宽农民收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