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农产品品牌培育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关键.本文对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以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
企业作为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在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因地制宜的扶贫策略制定和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采用各企业从2016年开始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精准扶贫的规划与成效(2016 — 2019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中所披露的精准扶贫的面板数据)。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总数来评价农村脱贫绩效,经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探讨精准扶贫模式投入与脱贫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投入产业发展脱贫、教育脱贫、转移就业与异地搬迁脱贫、健康及生态保护扶贫、兜底保障与社会扶贫、其他项目脱贫均有利于提升脱贫绩效。加入企业是否具有后续扶贫计划这一调节变量后,企业有后续扶贫计划,能增强企业投入产业发展脱贫、转移就业与异地搬迁脱贫、兜底保障与社会扶贫、其他项目脱贫对脱贫绩效的正向影响。总之,企业对各类精准扶贫模式的投入对脱贫绩效都有正向影响,企业是否有后续扶贫计划对其也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重要举措,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可持续性、长久性。产业扶贫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人力优势,培养经济支柱产业,让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当前,全国上下都认识到了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基于此,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产业发展现状为例,对精准扶贫中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农业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和农村电商方面介绍了黔南州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部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有机农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有机产业,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户脱贫、企业增收、农业提质增效.本文调查和收集了全国30个省的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案例和数据,总结了有机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成功模式,对有机农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效进行了研究,对贫困地区有机农业产业发...  相似文献   

5.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下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非连片贫困地区数量不断增加,面临着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产业发展难度也不断增加。基于此,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探索非连片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新模式,为今后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业经济是广西重要的产业之一。广西林业产业与脱贫攻坚的核心区域高度重合,发展林业经济是推动广西贫困地区"三农"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脱贫人口经济收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此,对近年来林业发展和林业扶贫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广西林业脱贫存在的问题,并详细分析广西在林业脱贫中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坝上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等较差,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扶贫资金不足、产业带动能力欠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和返贫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总结扶贫经验及相应对策,为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扶贫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扶贫正在由"单边输入模式"转向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市场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双向合作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成效。同时,科技脱贫为以贫困县、贫困村镇为主战场的产业扶贫,融入技术、资金、平台、人才和品牌等创新要素,积极参与产业扶贫的各个环节,凝聚合力推进产业扶贫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经济环境。基于此,深入剖析了广西科技扶贫全面融入产业扶贫的实际案例,从战略高度探索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9.
林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在广西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西地区林业资源丰富,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是推进当地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东兰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虽然该县在林业产业扶贫工作上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改进。基于此,分析东兰县产业扶贫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东兰县林业产业扶贫工作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扶贫工作中能够起到增速提质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在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引领和支撑作用。基于此,从农业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广西那坡县农业科技扶贫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扶贫未来发展的相关思路,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助力脱贫攻坚,加快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河北省保定市农业局打出产业覆盖组合拳。2018年以来,保定市整合涉农资金17.64亿元,实施4 518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67 000贫困户增收。保定市农业局积极协调、统筹谋划保定市产业扶贫工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专班职能的意  相似文献   

12.
生态建设和精准扶贫都是时代的要求,民生的需求,政府的民生工程。对于拥有良好生态资源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言,国家生态建设助力精准脱贫举措,其在贫困地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略中有着重大作用。以川南珙县作为西南地区乌蒙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为研究对象,从实际情况入手,对林业专项扶贫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林业在脱贫攻坚中的精准成效,提出了林业生态建设需求,借助国家生态建设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为了探索遥感技术应用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各个环节的可能性,本文以贵州惠水县场坝村为例,结合当地环境和发展条件,通过遥感影像对农居建筑物进行判读,掌握每户住房等基本情况进行精准扶贫。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借助遥感技术可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且能成为偏远地区乡村的建设与管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培育脱贫增收产业是当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和支撑,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在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的共识和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基于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工作地区为样本,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培育和发展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贫困地区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被赋予了精准扶贫的内涵。宁夏隆德县在杨河乡脱贫攻坚综合治理过程中,以解决交通、美化环境和建设美丽村庄为突破口,把精准扶贫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多方筹措资金,集中力量进行整村推进,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并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了群众稳定脱贫和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探索了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新模式,为隆德县乃至宁夏全区开展脱贫攻坚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四川省通江县在2014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相融",努力实现"四个带动",狠抓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显著促进了项目区经济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使项目区人均年收入显著提高,特别是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更加明显,人均达到了1 380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光伏发电扶贫模式及效益提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精准扶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决胜时期,光伏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在解决脱贫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该文以国家级贫困县W县为例,结合光伏扶贫信息化建设,系统梳理近年来4种典型的光伏扶贫模式,对比分析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及其特点,设计光伏扶贫综合效益计算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基于光伏扶贫指标评价的收益分配方法,根据典型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综合从5个视角5个层面构建光伏扶贫效益提升机制总体架构,旨在为中国贫困地区光伏扶贫工程提供技术与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四川省凉山彝区美姑县沙溪洛村的扶贫工作和调查发现,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彝区产业精准扶贫收效甚微,主要是受彝区百姓思想、企业市场、扶贫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此,探索适合深度贫困彝区的产业精准扶贫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介绍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彝区产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沙溪洛村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该地区产业精准扶贫的路径,以期能够助力彝区脱贫。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开州区中草药分布广、种类多、储量大,具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和机遇。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产业,重庆市开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加强政策支持,注重资金倾斜,采取多种举措,注重精准对接,为助推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内生动力不足、能力素质不高、带动作用不强、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针对现存问题,必须采取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降低贫困户的种植风险、加大对药企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如期脱贫、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20.
临汾市5个沿黄国家级贫困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总面积6 241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5 143km~2,是临汾市水土流失强度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尽管"十二五"末,5个贫困县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004.8km~2,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与中央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的投入新模式,着力构建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宣传引导新模式,优化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组织模式,构建民间资金投入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工程建设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当地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