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近年来,从"磷矿重镇"贵州瓮安不断传出好消息,我国减肥增效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尤其金正大集团贵州公司——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磷石膏制酸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成绩显著:2016年9月,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碱性肥料技术和应用通过工信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其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8月28日,金正大集团贵州磷化工清洁生产项目一期20万吨/年聚磷酸铵项目正式投产。2019年6月23日,金正大历时6年攻关的"α-石膏法"磷酸技术在金正大贵州瓮安生产基地实现成果转化,成功建成30万吨/年"α-石膏法"磷酸装置。2020年6月,30万吨/年α-高强石膏粉项目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2.
<正>"创新是磷资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与主旋律。"11月21日,工信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暨磷资源综合利用课题组赴金正大诺泰尔公司调研并召开专题研讨会。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金正大诺泰尔公司磷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园,实地考察了磷矿采选,硝基肥、水溶肥生产线,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生产线,磷尾矿回收利用生产线等,并与行业专家及金正大集团战略、研发、生产、技术、推广人员进行了研讨交流。工信部、农业部、科技部、环保部、水利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NO.1赔偿近15万,无人机施药致290亩水稻产生药害!要不断解决实际操作和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国"飞防"事业越飞越远,也能确保"飞防"安全着陆。NO.2金正大破解磷资源综合利用难题,助推行业绿色发展!5月23日,在贵州瓮安县召开的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研讨会上,金正大公布了历时6年攻关的"α-石膏法"磷酸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对磷石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实现磷肥工业绿色高质发展,并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势在必行。近期,《中国农资》就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相关问题对贵州磷化、金正大集团、新洋丰、鲁西化工、六国等国内重点磷复肥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采访并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步伐在加快,各地及磷复肥企业积极响应绿色发展政策为磷石膏谋出路,同时,也发现一些突出问题、现实困难"卡"慢了其进展,亟待行业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2,(31):21
<正>近日,硝基肥新贵金正大"硝基3+三"问世。硝基肥是近年来肥料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金正大"硝基3+三"从研发到问世一直备受行业关注,那么这个耗资60亿元,拥有18项自主专利技术的新产品到底有何神秘之处呢?多年的试验示范和市场反馈,让金正大认识到要保证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只满足氮、磷、钾大量元素已经远远不够,"硝基3+三"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硝基3+三"黄金配比氮、磷、钾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特别添加了中量元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4,(19):7
<正>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力度,是破解困扰磷复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依靠科技创新是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步伐的主要途径。目前,铜化集团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已经超过100%,历史堆存的磷石膏正逐年减少,提前实现了磷肥行业提出的"十二五"末磷石膏综合利用率30%的目标要求,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金正大诺泰尔公司生产基地礼炮齐鸣,国内外行业专家、节水设备企业代表、经销商、种植大户及各大主流媒体代表齐聚"磷都"瓮安,共同见证金正大诺泰尔一期20万吨水溶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水溶肥生产快速步入规模化和成熟化阶段。据了解,坐落于贵州省瓮安县工业园区的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是金正大集团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59.6亿元。金正大诺泰尔水溶肥项目  相似文献   

8.
一周要闻     
《中国农资》2012,(23):3
<正>"十二五"末,磷石膏年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40%破解行业难题磷石膏综合利用开始发力本报讯6月12-13日,2012年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发布了《磷石膏安全处置及综合利用"十二五"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提出"十二五"前3年,现有企业的磷石膏年利用率必须达到15%;到"十二五"末,磷石膏安全处置率超过90%,磷石膏年综合利用率达到30%,力争达到40%。  相似文献   

9.
<正>5月28日,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的金正大诺泰尔公司生产基地礼炮齐鸣,国内外行业专家、节水设备企业代表、经销商、种植大户及各大主流媒体代表齐聚"磷都"瓮安.共同见证金正大诺泰尔一期20万t水溶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水溶肥生产实现规模化和成熟化。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坐落于贵州省瓮安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些磷肥企业磷石膏库再有两三年就堆满了,长的再有五六年也堆满了,磷石膏问题制约行业发展已到了生死关头——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承前启后的一年。在这一关键之年,化肥行业如何实现持续发展亟待提前谋划和思考。对于磷肥行业来说,磷石膏一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制约磷肥行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年前,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19年9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产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退税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起好步开好局至关重要。可喜的是,近期,我国磷复肥企业磷石膏综合利用捷报频传——贵州磷化集团磷石膏年排放量892万吨,年消耗量932万吨,利用率达104.4%;新洋丰四大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实现以用定产、"吃"磷不剩"渣";安徽六国化工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处理磷石膏2100多万吨,综合利用率超过100%;祥云股份2021年6月初启动总投资7.5亿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工程;云南祥丰总投资7.1亿元,建设200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龙蟒大地公司投资4.75亿元新建磷石膏综合利用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可见,关乎我国磷复肥产业绿色、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卡脖子"难题——磷石膏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现阶段行业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整体如何?这一问题究竟"卡"在哪儿?有何突破口?《中国农资》针对相关问题对国内重点磷复肥企业磷石膏综合利用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重点采访了业内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2.
正本报讯被列为水土污染的"危险分子"——磷石膏,由于缺乏高效利用技术,堆存量每年以5000万吨增长,目前全国堆存量已超3亿吨。9月19日,"二水-半水法磷酸及磷石膏与钾长石的协同利用产业化"项目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废弃的磷石膏资源可转变成多种产品,磷石膏安全处理及环境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有望得到破解。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磷肥生产国,但是由于缺乏环保、适用的预处理技术,磷化工副产品——磷石膏的利用率仅为  相似文献   

13.
<正>在黔中腹地瓮安的朱家山上,如画的风景以及新鲜的空气让很多人心驰神往。然而,作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磷都",瓮安近40亿吨的磷矿储量更是吸引了很多化肥企业的目光。7月20日,金正大诺泰尔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正式投产,这一"大动作"引起化肥行业高度关注,与此同时,金正大集团伏笔多年的西南版图悄然打开。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对磷石膏的系统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在2005年前后,对磷石膏已有较清晰的认识。根据磷石膏的杂质特性,当前国内已经开发了相关净化装置,能够以合适的成本分离有害杂质,得到质量较好的石膏原料。对于磷石膏生产Ⅱ型无水石膏、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生产石膏晶须、用于填料等各领域也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目前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生产普通建材上,附加值相对较低,缺乏生产高强度、高耐水性和低成本的石膏制品技术以及大宗消纳磷石膏的技术。日前,《中国农资》记者就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现状、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采访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秘书长杨再银。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讯4月22日-23日,2016年氮肥行业工作会暨六届二次理事会在河南驻马店市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第六届理事会成员的议案",金正大集团当选为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当选为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近年来,金正大积极开展增效氮肥、控释尿素、高氮复合肥等技术研发与升级,积极推动开展与行业上游氮肥企业合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次万连步董事长当选副理事长,就是氮肥行业对金正大集团近年来在肥料行业创新研发、转型升级、新型肥料推  相似文献   

16.
<正>继3月从南到北的金正大套餐肥产品推介会后,进入4月中旬金正大套餐肥推广再次"点燃"南方市场:4月12日,"金正大套餐肥广东万人团购大会"首站在翁源启动;14日,"金正大套餐肥云南万名种植户农技推广培训活动"首场千人启动会在云南宾川县召开,西南又掀起了一个推广热潮。金正大:精心打造"套餐肥"肥料只是单纯的氮、磷、钾?农民种地只是盲目的选择复合肥?在农化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真正针对农民和作物需求,推广系列套餐肥才是  相似文献   

17.
正用石膏粉加纤维素制成板心,外包不锈钢,做机房、电脑房的防静电地板;将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再加入产品改性剂,经模具灌装,制成改性石膏隔墙板;将石膏粉加入多种小料后搅拌均匀,制成自流平石膏……在新洋丰磷石膏绿色建材产业园,笔者目睹了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磷石膏经处理后,作为原料输送给园区内企业,这些企业用"百变"技法吃掉磷石膏,变出新产品。随着园区内项目陆续投产、扩产,"吃"的磷石膏越来越多,"‘吃’磷不剩‘渣’"的梦想越来越近。以用定产,龙头企业呼朋引伴荆门市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磷化工业,现在拥有磷化企业41家,各类磷复肥产能1300万吨/年,产业规模近400亿元,是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磷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产中的废渣——磷石膏也成了行业内难以解决的"老大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磷肥行业快速发展,磷石膏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增大。据了解,每生产1吨磷酸副产磷石膏约5吨,一些大中型磷复肥生产企业年产排量均在百万吨以上。磷石膏处理不当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反之,若提高对磷石膏的综合利用不但会减轻企业堆存压力,更能变废为宝,为企业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今年是"十三  相似文献   

19.
<正>在肥料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在少数,为什么金正大的技术创新卓有成效?答案就是: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搭建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做大做强,不能跟在别人后面打市场,产品必须要有科技含量,不断创新,必须走在行业的前列,掌握市场主动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金正大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在创业初期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15年来,靠着这股子创新的劲头,金正大一跃成为缓控释肥行业的科技"排头兵",成为我国缓控释肥"第一股",引领着我国缓控释肥技术以至于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等新型肥料创新和产业发展。自2004年起,金正大就联合山东农业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资》2014,(19):7
<正>在周竹叶看来,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企业需要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着力研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以及磷复肥生产过程中磷得率和氟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养分浪费和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延伸售后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用肥指导,以服务带动产业发展,避免由于施肥不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特别将做好磷石膏的处理处置提高到威胁全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高度,积极推进磷石膏的综合利用。一是按照"磷石膏库安全技术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