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日前,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人民法院道交法庭宣判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原告阳平(化名)获得各项损失赔偿约8.95万元。"如果各项赔偿标准按农村标准计算,他要少获赔近4万元,原因是阳平在城里打工,是按城镇标准计算赔偿费用。"此案的法律代理人介绍。去年12月4日,阳平驾驶摩托车与被告刘东(化名)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擦剐,致使阳平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经荣县交警大队认定,刘东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而刘东驾驶的小型普  相似文献   

2.
3.
4.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是如何确保“四化同步”。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专门强调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可见,促进农民增收,既是关乎农民能否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我国内需能否真正扩大、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否持续的战略问题。要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关键是要“加减乘除”一起做。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可以说,农民富则天下富。笔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做好"加减乘"三则运算。首先要做好"加法"。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引导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其中包括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创新  相似文献   

6.
7.
高春庭 《农家顾问》2013,(12):24-25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民进城打工、经商、创业成为农村新时代特征.农民不愿种地.特别是年青人不会种地则已成为当今农村的常见现象。正确引导和培养新时代农民.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应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专业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提高专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2005年我区对专业农民实施了科技培训,使专业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使之适应现代设施、种菜技术对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3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九五”特别是200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研究部署“十五”特别是2001年工作。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在会上作了题为《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努力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报告。报告强调指出,“十五”期间特别是2001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及“九五”发展成就 2000年在遭受特大旱灾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为实现“九五”计划作出了积极贡献。除粮食减产外,基本实现了农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初步预计,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99减产9%左右,但由于库存比较充裕,总量仍能满足市场需求;棉花生产有所恢复,油料、蔬菜等继续增产。预计肉类产量比1999年增长5%,禽蛋、牛奶产量分别增长4%和9%,水产品产量增长3.6%。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优质专用农产品发展较快。乡镇企业持续发展,运行质量有所提高。农垦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农机作业水平继续提高。从“九五”情况看,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1999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64%,比1995年提高9.2个百分点。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九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主要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增加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及时作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正确判断,果断转移农村经济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对农业支持与保护的结果,也是各级农业部门、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积极开拓、勇于创新、辛勤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难富裕。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市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使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民收人越来越高。至2004年底,全市农业人口181.55万人,占总人口的67.8%,比2000年下降7.1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占36.6%,比2000年提高9.5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人3886元,比2000年增加704元,年均递增5.1%。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一年,全省农业战胜严重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又夺得了一个丰收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开好头、起好步的要求。突出表现在:(1)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农业除棉花生产外,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330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也获得好收成。蔬菜总产4500万吨,增长21.7%;果品790万吨,增长10.2%;肉类652万吨,增长11.3%;水产品415万吨,增长8.9%。(2)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800亿元。(3)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增加400元。全省小康县达到49个,比上年  相似文献   

12.
正保证粮食安全一直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既要确保14多亿人口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还要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而当前,在农村局部地区出现劳动力老龄化和劳动力年轻化的两极情况,但是其共同的需求点都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满足多样化的生产服务需求,这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涉农企业提供了农服发展平台。而集磷复肥、专用测土配方肥及生态肥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农服之路上一直都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3.
14.
15.
我国是一个农民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如何做好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笔者认为,要多管齐下。调整结构建支柱。我国农业已基本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要走向市场,不断捕捉市场信息。因地制宜多  相似文献   

16.
村民中的活跃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竭力维护村庄的公共权益,并大获成功。这个生动的维权故事,给人多方面启发,促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当村民们辛辛苦苦竭力维权的时候,他们选举出来的村民委员会和那个被认为应该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党支部却置身度外,这是不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法院对村民们的支持是否也揭示着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有效的维权是否应首先建立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近日,笔者参加一个乡下朋友50岁生日宴,其奢侈程度无不叫来宾咋舌!宴席、燃放花炮、充气拱门、迎宾乐队、演出歌舞等一起共花费近8万元。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农民可谓是勤俭节约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民富裕起来了,但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浪费。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资源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捉襟见肘。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更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农民兄弟充电的渠道越来越多了。有田间课堂,农技人员现场问诊;有技能讲座,业内专家讲解知识。林林总总的培训不少,然而效果怎样呢?笔者在基层采访,一位种植大户的心声令人深思。因玉米行情低迷,他打算改种高粱、黑豆等杂粮,还筹划上马高粱酒加工项目,种植结构调整,面临难题不少。试种的高粱大片倒伏,找不到对策;高粱酒加工的技术还没完全掌握。虽说县里有农民培训课,  相似文献   

19.
<正>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出台的为农民增收各项政策措施,能否落到实处,也关键在于我们各级干部。干部抓工作,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作风。没有好的作风抓工作,再好的思路,再优的政策,也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农民增收也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各级干部尤其是广大农村干部,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切实转变作  相似文献   

20.
《湖南农业》2002,(13):8-8
为了尽快使农民收入有较多增长,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扩大退耕还林规模.两年多试点证明,在中西部一些地方实行退耕还林(包括还草、还湖),既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也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