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管理农业风险的两种重要工具,我国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明显不足,"保险+期货"模式的出现是二者协同发展的一种探索。"保险+期货"模式中保险公司参照期货价格设计保险产品,同时通过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规避价格风险,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购买保险产品实现避险,实际上在此过程中期货市场担当了再保险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各自的优势。"保险+期货"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顺利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及完善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目前,我国"保险+期货"尚处于试点阶段,运行过程中存在适用范围有限、场内期权缺失、农产品期货市场和政府补贴不完善以及法律法规限制、监管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推进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政府财政补贴体系、修订法律法规以及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的"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传统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将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帮助农民稳定收益。以甘肃省三个贫困县苹果项目为例,该项目的 "保险+期货"模式推动了甘肃省贫困县脱贫摘帽的进程,可以通过提高农民参与项目积极性、加快农产品期货品种上市、升级"保险+期货"模式的策略,进一步推进"保险+期货"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34-136
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离不开期货市场的支持。分析了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的条件、现有主要服务模式及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期货服务农业模式的努力方向,即加快农产品期权上市步伐,加强期货市场品种、容量及相应制度建设,加大对"保险+期货"机制的政府支持力度等,探索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的模式创新与机制完善,以实现多方共赢,切实规避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从2016年起,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户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提供有效途径,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玉米“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试点项目为研究对象,从试点项目基本流程、项目内容和亮点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梳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项目提供优化建议,也为其他试点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积极响应并支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保险+期货"应运而生。"保险+期货"从2015年开始试点,目前已经在各地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保险+期货"的实现路径。实施效果"保险+期货"实质上是"价格保险+场外期权+场内期货",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保险公司根据期货市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度推进和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呈加大趋势,作为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农产品价格保险被创新和试点,但农产品价格保险大规模推广应用面临着保险产品设计中保障价格设定依据和保险巨额赔付风险分散两大困境,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转移风险功能可以有效地破解农产品价格保险推广面临的这两大难题,中国也开始了基于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保险产品的设计与风险分散的探索与试点,并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模式和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是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研究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确保粮食主产区农户有效管理农业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感知视角,以黑龙江省粮食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内在联系,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管理的公因子会如何影响农户的风险管理需求。结果表明,订单合约、农业保险和"保险+期货"是农户需求较高的风险管理策略,其高需求意愿占比分别为54.46%、72.92%和74.46%。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与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均对农户的风险管理策略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市场价格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及订单合约等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对自然灾害类风险感知越强,则越倾向于选择借贷和"保险+期货"等事后风险管理策略。"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这类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需求产生促进作用,但现有"保险+期货"产品还未完全达到农户满意度,"新型风险管理策略的参与经验"公因子并未对农户参与"保险+期货"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建议应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帮助农民正确感知风险;积极探索完善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保险产品,满足农民日益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期货”模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农业市场风险的转移,但却存在着风险管理成本高、“农业保险+期货”产品不完善、农业生产者参保意愿不足三个突出问题,限制了“农业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响应党中央关于服务“三农”号召,立足“保险+期货”服务地方特色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维度,提出了多渠道分散风险、完善“农业保险+期货”产品种类、提高农业经营者参保积极性等改进建议,以期促进辽宁省“农业保险+期货”模式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管理地方农产品风险、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广西地区为例,实证研究保险+期货”服务地方农产品的风险管理。研究发现“保险+期货”模式实施的现状存在农产品品种较少、业务发展定位不清晰、服务环节少、农户对金融市场认知不足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典型农产品“保险+期货+N”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广西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的建议,包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机构参与、创新期货期权交易方式以及加强业务模式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何使农民脱贫,提高农民收入一直是国家农业工作重点。自2016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提及"保险+期货"新型保险模式,由此可见,"保险+期货"这种新型农业保险模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从"保险+期货"模式理论背景出发,以安徽泗县玉米"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地区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探究该模式对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期货"模式可以对农户收入风险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为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日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规模农户依然是中国农户结构的主体。提高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是推动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国外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发展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认为小规模农户不仅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体系中,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保险服务。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强化农业保险与农村服务组织、农村政策的协作性,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巨灾机制和再保险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保险+期货"模式作为一种抵御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的新模式,目前在全国23个地区开展了249个试点项目,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减损的重要保障。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因素,伴随着保障率的提升,试点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农户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一系列道德风险行为。本研究从农户道德风险视角出发,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前后农户的生产要素投入行为,进行分析评估,发现模式试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户存在多施化肥、农药的行为。因此,模式试点过程中很有可能确实存在农户道德风险,这对生产高效性和资源合理配置带来不利影响。在未来"保险+期货"模式发展过程中,在稳定农户收入的同时,也要制定合理负向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抵御道德风险,规范农户行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保险+期货"在服务不同农产品过程中存在保费来源单一、农户保险意识差、场内期权品种少、农产品保险少等问题.建议:将"保险+期货"交易信息数据化,使主体间沟通流畅;全方位拓宽保费来源,夯实资金支持;宣传相关知识,增强农户保险意识;与相关部门协同加强市场监督等.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为吉林省落实《农村金融改革综合试验方案》、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保险+期货"模式的基本原理和试点案例,并结合吉林实际,提出了开展"保险+期货"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保险作为支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农业风险、防止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制度体系建设、支农力度、创新发展等方面,距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探索开展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此外,文件强调要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并首次提出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保险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9次。近年来,农  相似文献   

16.
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防范规模性返贫至关重要,传统农业保险仅能对自然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但对市场风险束手无策,“保险+期货”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强国,其“保险+期货”模式的实践应用较为成熟,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发展演变、优势比较、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价格确定、理赔测算和影响效果七个方面对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经营主体多元、产品种类丰富、定价机制完善和风险对冲灵活是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显著特征。对此,中国应当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产品设计上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向合理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助力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保险+期货"是近年来农业风险管理的模式创新,学术界从不同层面开展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加。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对"保险+期货"模式内涵、产生原因及意义进行了重点梳理,并分析述评了关于"保险+期货"试点效果及主要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保险+期货"模式研究的几个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期货公司和农业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保险+期货"的农业保险创新模式。以安徽省某县玉米期货价格保险试点为例,探究这种新型期货价格保险对于农户的生产资金投入是否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以普通保险模式为对照组,选用2014—2017年的保险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参加期货价格保险的农户会加大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结论。最后基于回归结果,对于目前该保险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为期货价格保险的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农产品期货市场特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经济功能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生产规模小、文化水平低、资金少、信息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民利用期货市场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了帮助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增加收入的几点建议:1.加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宣传教育;2.尽快推出大宗农产品期货新品种;3.开展订单农业,积极探索“公司 农户,定单 期货”的经营模式;4.发展农民合作组织;5.应对参与期货市场进行规避风险的农民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政法快讯     
《当代农业》2014,(22):52-52
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指出,今后一个阶段,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经营信息化。主要包括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探索经营模式升级与配套信息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联社)与市场的高效对接等核心工程项目。我国将推农业保险期货发展我国今后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以提升农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农业部强调,未来将着力降低期货市场风险、优化交易结构、推进产品创新、发挥价格功能、利用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