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10-113
为了强化同领域同项目的跨区域金融联动合作支持乡村振兴,构建省际金融联动支持乡村振兴机制,打造跨区域联动合作平台,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广西百色市三地为例,采用产业地域联动模型,定量分析跨区域金融联动支持乡村振兴的运行绩效。结果表明,切实解决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乡村振兴问题,需要加强区域内的有效联动,三地以民生领域项目的跨区域联动尤为突出,强化同领域同项目的跨区域金融联动合作支持乡村振兴,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主体优势,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联动,将是提高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乡村振兴开发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及创新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穗县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贵州省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县。近年来,三穗县长吉乡社员摸索出一条符合本乡情况并行之有效的合作社+党支部+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创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域农业新局面,其模式值得借鉴。本文总结长吉乡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演化路径及合作社面临的问题,提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的路径,对探索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是目前国家重点治理的片区之一。它的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落后、生态问题突出,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极具脆弱性。对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治理研究成为近年来滇桂黔地区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课题。从脆弱性构成的三个要素出发,描述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现状,并总结出目前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多元化治理主体、多渠道筹资治理资金、推进教育发展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上下共同的努力方向。在这个过程当中,积极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径,促进乡村面貌的改善,增加乡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当前乡村发展中需要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状出发,对今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地区生态或为了使生态脆弱地区居民脱离贫困而实施的移民工程。滇桂黔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面临政府对生态移民区搬迁后期关注度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较差,产业链短,移民收入来源单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政府对移民地的早期规划与现实实施存在冲突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提高生态移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生态移民保障体制,提升生态移民重建程度、保护民族文化,增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等措施提高生态移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完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的距离不断拉近。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为此,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1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壮大乡村经济农村经济是农村各项产业、事业发展蓬勃的基础,因此,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给乡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基础状况不一,乡村产业应因地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大规模实施扶贫开发以来,滇桂黔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黔东南凯里市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近十年来,相对于全国,凯里市农村的贫困状况有所恶化.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凯里市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以及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后面临的新难点,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农业发展困难,而作为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县的三穗县却突破障碍,利用合作社开创了一条新路径。三穗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是以侗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1994年以来一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11年又被列为滇桂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化的路程,提高基层社会法治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法治的现代化发展。基于对乡村振兴法治化的现实路径进行探究,通过了解乡村振兴法治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的路径对策。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化建设改革,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干部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法治化的发展。以期为相关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历年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2022年1月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共有公办本科院校25所,要吸引更多本科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基层、政府、高校三方有效联动,搭建好本科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招聘平台;依托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所,搭建广西高校本科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平台;鼓励本科毕业生返乡创业,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深入发展,精准扶贫社会动员理念由"独当一面"转向"齐心协力"、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由"要我富"转向"我要富"。动员方式由行政命令转向激励引导、由依赖传统转向运用现代、由"单一"方式转向"多元"方式。动员内容由政治动员挂帅转向以经济动员为主、由以资金扶贫动员为主转向以产业扶贫动员为主、由以政策宣传动员为主转向以转变思想观念动员为主。动员机制由"政府积极主动推进——社会消极被动行动"转变为"政府强力推进——社会主动参与——市场积极行动"、由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转向以法治保障有序开展动员、由自上而下的单向动员转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动员。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农村地区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走融合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升村民幸福感。当前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要通过广泛调研,制定建设方案,为建设工作提供统筹指导,同时又要采取提供资金保障、人力支持等实际行动,早日完成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任务,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安徽农垦龙亢农场通过"质量兴农""产业强农""城镇促农"三项措施,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逐步建成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场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美好的新农场,有力促进了周边农村振兴发展。质量兴农强基础近年来,龙亢农场农业基础装备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应用深入普及,农业生产连续取得大丰收,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深入开展,农业物联网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研究尚存在城乡教育二元割裂、过分夸大教育功能、“为农”与“离农”人才培养目标冲突等问题,导致农村高等职业教育无法精准匹配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助乡效用发挥不明显。从高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机理来看,现阶段需建立“产业融合—教育驱动—产教配合—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路径,为实现这一路径,需要从政府层面、行业企业层面和院校层面分别采取措施进行路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国策,为农业发展问题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要使这项战略取得最大实效,需要探析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根据原因精准施策。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业劳动本身的问题、土地经营管理制度约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三个方面。基于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进行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变革,走新型集体化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农业高级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建设数字化乡村,将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兴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是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方式。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促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本文也通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五个方面分析如何利用数字化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并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二十字总要求,即"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不仅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内容,还是人们日夜期盼的生活向往。本文以泗阳县八堡村为例,结合其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以及产业特色,从建设良好生活环境、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塑造良好乡村风貌和传承乡村古老文化四个方面,为八堡村的乡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城乡差距过大、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基层治理水平有待加强以及农村“空心化”问题较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从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农业创新驱动,探索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打造乡村特色农产品以及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