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为了解猪瘟在云南省不同区域、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中的流行分布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用ELISA方法检测了秋季、冬季云南省不同地区16个规模养殖场552份抗凝全血样品中的猪瘟抗原。结果表明,受检地区的抗凝全血样品中均存在猪瘟抗原阳性样品,供检样品阳性率为9.4% (52/552) ,秋季阳性率为8.33%,冬季阳性率为10.5%。在不同生长阶段猪群中,秋季和冬季阳性率最高的为仔猪,其次为种母猪、种公猪、育肥猪。在不同区域猪群中,阳性率最高的为滇中15.5%,其次为滇东北10.8%,滇西9.4%,滇南6.4%,滇东6.1%,秋季与冬季相比,冬季滇中、滇东北、滇南阳性率明显上升,滇东和滇西阳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2018年新疆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抗体水平,笔者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采自7家规模化猪场不同日龄猪的321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猪瘟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4.11%(270/321),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平均阻断率为66.60±24.44。各猪场间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极显著。各日龄段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在60%~100%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保育猪阳性率最低(为60%),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其他各日龄段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均在80%以上。结果表明,在新疆地区7个规模化猪场中,有6个猪场的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能达到国家标准(70%),但离散度普遍较高,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一些规模化猪场频繁发生猪瘟,而且一旦发病疫情连绵不断,很难彻底根除。猪场种猪群携带猪瘟病毒和规模化猪场高密度的封闭式饲养、生产的连续性,给猪瘟病毒在一些易感猪体内传代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种猪群隐性感染会引起母猪妊娠期间流产、死胎和哺乳仔猪发病死亡,这是猪瘟频繁发生和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某规模化猪场种猪群的猪瘟感染情况和免疫状况,笔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原捕获ELISA即AC-ELISA)和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该猪场提供的16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控制猪瘟的“规模化猪场猪瘟净化技术”课题,是用猪瘟单克隆抗体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技术,查出亚临床猪瘟发病原因和猪瘟野毒感染等情况,制订出净化实施方案和科学免疫程序.采用净化措施,淘汰带病毒猪,组建净化种猪群,  相似文献   

5.
猪瘟(HC)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国际兽疫局(OIC)将之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之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20世纪60年代英国在扑灭HC的过程中就证明大部分HC病例属于温和型或隐性感染;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发现HC的流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调查南疆某规模化猪场免疫猪群的猪瘟抗原与抗体水平,为制定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试验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场免疫猪群的480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与分析,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采集的24份猪瘟疑似病料进行抗原检测。结果显示,对随机采集的480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其中449份为阳性样品,阳性率为93.5%;不同类别群体中以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7.2%;2~4胎母猪与5~6胎母猪的抗体阳性率为97.8%;22~28 d的阳性率最低,为76.9%;36~50 d的仔猪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2.3%。对采集的24份猪瘟疑似病料进行抗原检测,显示均为阴性。研究表明,该规模化猪场的猪瘟免疫情况良好,未出现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7.
猪瘟一直被认为是危害猪产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渭南市猪场猪瘟免疫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采集周边养殖场猪血清样品363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82.92%,其中规模化养殖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抗体阳性率为97.69%,适度规模场和散养户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61%和70.37%,均高于部颁标准。同时分类统计不同生长阶段的检测结果,母猪抗体阳性率为91.78%,高于保育猪和育肥猪。从检测结果来看,虽然猪瘟退出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但养殖场户防控并未松懈,猪瘟总体免疫效果较好,这为进一步做好猪瘟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的阳性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从中发现1株单克隆抗体能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肾、肝病理组织切片及PK15细胞产生特异性染色反应,与非感染猪的肾、肝组织切片和PK15细胞无染色反应。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感染的PK15细胞或猪肝、肾小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猪瘟病毒呈现较强的特异性棕色着染,表明该单抗是针对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对研究猪瘟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和繁殖定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单抗命名为YNF,培养上清液和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和1:10000。抗体蛋白属IgG类,亚类为IgG2/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省楚雄地区猪瘟(CSF)的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楚雄州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饲养猪的283份血清样品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楚雄地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为56.89%,其中规模化养殖场为71.77%,散养户为14.86%。从检测结果来看,部分猪场猪瘟免疫效果不理想,今后还需加大免疫力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0.
猪瘟在我省时有暴发 ,对养猪业威胁很大 ,因此做好猪瘟监测工作对预防和控制猪瘟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猪瘟单克隆抗体诊断新技术能识别猪瘟强毒抗体和猪瘟弱毒 (疫苗 )抗体 ,又能排除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和绵羊边界病病毒(BDV)所产生的非特异性抗体。因此 ,它即可用于猪瘟免疫监测又可用于猪瘟病的诊断。 1998年以来 ,我们应用该技术在猪瘟免疫监测和诊断方面做了一此推广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 ,购自北京中国兽药监察所 ,置- 2 0℃以下冰箱保存 ;猪血清样本 ,来自 …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肉兔体内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法对福建省内11个兔场、32群肉兔进行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检测肉免3321只,待检血清541份。结果表明:群体中半数以上待检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4的群体有13个,占总群体数的40.6%;群体中半数以上待检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8的群体有4个,占总群体数的12.5%;而抗体效价达到1:8的待检血清有62份,占总待检血清数的11.5%。其中有3个群体的部分待检兔血清猪瘟抗体效价达到1∶16和1∶32。表明本地区部分肉兔在饲养过程中,确实感染过HDV。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差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 RT-PCR方法 ,从我国 1 0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 2 3个猪瘟病毒 ( CSFV)流行毒株中 ,扩增了CSFV E2基因中主要抗原位点编码区。对各扩增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 ,通过计算机分析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确定了它们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 ,2 3个流行毒株中的 1 8株属基因 群 ,占 78.2 6%;另外 5个流行株与传统石门强毒、兔化弱毒株属基因 群 ,占 2 1 .74 %。两群间测序区的核酸同源性只有 78.90 %。此外 ,根据序列差异程度 ,将基因 群流行株分为 3个亚群 ,各基因群 CSFV在地域分布上未发现有明显的特征性。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我国较大范围内流行的 CSFV毒株与传统的石门强毒和疫苗用兔化弱毒在抗原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以及我国猪瘟病毒流行株在地域分布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猪瘟疫苗超前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旨在确定猪瘟首次免疫的最佳时间:试验中将29只仔猪分为3组分别于吸初乳前1 h、吸初乳时、吸初乳后1 h对仔猪进行猪瘟疫苗注射,利用酶标仪检测免疫后15 h3、0 h、40 h、50h时积各组仔猪体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超前免疫仔猪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14.
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RP—SPA—ELISA方法,在同一猪场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5种常用猪瘟免疫程序免疫后不同时间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2月龄2次免疫猪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90日龄检测80倍稀释血清的ELISA OD值均在0.30以上(0.31~0.48),120~240日龄血清ELISA抗体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乎(OD值0.42~0.66);而超前、2月龄2次免疫猪的免疫应答明显低于前4种免疫程序,120日龄时的ELISA OD值仅为0.25,此后上升也较缓慢,至240日龄时才达0.43.根据本研究结果,综合过去的报道,建议在“猪瘟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2月龄1次免疫,在“猪瘟未控制地区”采用1月龄1次免疫或超前免疫.  相似文献   

15.
用猪瘟兔化弱毒苗4头份免疫后的母猪3头,分别于分娩后定期日龄采血分离24头份血清样品,初生仔猪16头,分别于出生后定期日龄前腔静脉采血分离128头份血清样品,用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猪瘟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母猪猪瘟抗体效价持续较高,达100%保护率,哺乳前仔猪抗体效价为0,吃初乳后抗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抗体总体效价较低,仅有57.89%的保护率;仔猪20日龄前平源抗体水平差异较大,与母猪抗体水平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养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一家正在流行猪瘟的集约化养猪场基本条件完全相同的两个万头商品猪生产线为实验群体,利用兽医流行病学中自然实验的方法,对三种猪瘟免疫程序进行研究,经历了二年共四个实验阶段,从中筛选出适用于集约化养猪场商品猪群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该程序包括二次免疫,即首免为乳前免疫,二免为30~35日龄免疫。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抑制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对20日龄SPF猪和2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血清阳性猪,人工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北京分离株(BJ-4)后48h接种猪瘟疫苗,利用ELISA方法检测仔猪针对PRRSV和猪瘟疫苗的体液免疫,利用MTS法检测仔猪外周血单核细胞对有丝分裂原ConA的刺激反应。结果表明,不论是SPF仔猪还是带有PRRSV抗体的仔猪,在鼻内接种PRRSV后48h接种猪瘟疫苗,其对猪瘟疫苗的抗体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有丝分裂原ConA的刺激反应也下降。由此说明,PRRSV感染使仔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了整合有猪瘟病毒反义基因的PK-15细胞克隆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反义基因片段对猪瘟病毒的抑制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A片段的抑制效率最高(94%~98%),B片段次之(58%~76%),C片段再次(64%以下),D片段和E片段未见明显的抑制效应。抑制效率的差异可能与反义基因片段的位置、长短以及反义RNA表达质粒载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疑某猪场发生非典型猪瘟,采取病死猪的脾、淋巴结,用Dot-ELISA法检测猪瘟抗原,结果阳性,诊断为猪瘟。同时用SPA-ELISA法对猪群开展猪瘟抗体的检测,先后采集75头份仔猪血样(20~28日龄),850头份生产母猪血样。检测结果表明,猪瘟抗体水平低于保护值(OD<0.3)的仔猪11头,占抽检仔猪的14.6%,母猪10头,占生产母猪的1.17%。为此对以上低抗体的猪用猪瘟兔化苗再次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经15天后检测其血清抗体的OD值,结果仍然没有升高。通过本试验证实,猪瘟低抗体的猪,对免疫的应答能力很差,低抗体的母猪还可能成为猪瘟的隐性感染者,并能垂直传播到下一代,是非典型猪瘟的传染源。淘汰低抗体的母猪,是控制和消灭非典型猪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Four pigs were inoculated subcutaneously with a detergent (triton X 100) split hog cholera virus in 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Four other pigs were in the same way inoculated with a detergent split 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 also in 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In the experiment were used 3 control pigs. The vaccinations were repeated after 3 weeks. All pigs were challenged with highly virulent hog cholera virus (Tübingen) 12 weeks after primary inoculations. Signs of hog cholera were only noted in the control pigs.This introductory experiment was succeeded by a larger experiment with subcutaneous inoculations of: 10 pigs with detergent split hog cholera virus in 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10 pigs with detergent split hog cholera virus in a saponin (Quil A) solution, 10 pigs with detergent split 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 in 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10 pigs with detergent split 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 in the Quil A solution plus 5 control pigs. The vaccinations were repeated after 3 weeks, and finally all pigs were challenged 9 weeks later with the highly virulent hog cholera virus strain.With the exception of 1 animal which died accidentally, all animals survived in the groups inoculated with the Quil A vaccines and in the group inoculated with the detergent split hog cholera virus/oil adjuvant vaccine. In the group inoculated with the detergent split 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oil adjuvant vaccine, some of the pigs died of hog chole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