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棉18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 1996~ 1997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 ,对苏棉 1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 ,适应性强 ;其高产栽培途径是主攻每公顷铃数 ,兼顾提高单铃重 ,促进各产量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6、2007年安徽棉花区域试验资料,对稼元216棉花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稳定性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早熟性、丰产性好、稳定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纤维品质一般,其高产途径是合理密植、主攻结铃数、兼顾提高单铃重,促进各产量因素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鄂麦17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麦17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抗病广适品种济麦19为母本,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优质抗病品种豫麦47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地点间穿梭育种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表现综合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较强,在湖北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棉花抗枯萎病、高产新品种“86-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七十年代初开始在枯萎病重病区推广棉花抗病品种“陕401”、“川62—200”等,由于其丰产性及品质不能满足棉花生产不断发展的要求,推广受到限制。为了选育出抗病、丰产性及品质更好的品种,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与河南省新乡县小冀公社王屯大队合作,从1972年开始在枯萎病重病区  相似文献   

5.
1棉花与西瓜间作套种 1.1品种选择。西瓜应选择成熟早、产量高、品质好的小果型品种。棉花选择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嫁接对棉花抗黄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嫁接类型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影响,研究棉花黄萎病发病机理和抗病机制,为深入分析棉花抗病机理、培育抗黄萎病棉花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个不同黄萎病抗性的海岛棉和陆地棉品种,每个品种均设自身嫁接和相互嫁接2种嫁接方式和不嫁接的直播对照;田间试验鉴定比较直播材料与自身嫁接材料、相互嫁接材料的发病程度。【结果】自身嫁接材料与直播材料发病情况相同;以海岛棉抗病品种做接穗的嫁接组合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显著低于陆地棉抗病品种为接穗的嫁接组合;以陆地棉抗病品种为砧木的病情指数与发病率显著低于海岛棉抗病品种为砧木的组合。【结论】嫁接操作本身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没有显著影响。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抗黄萎病机制不同,海岛棉抗病品种的关键抗病部位为茎部;而陆地棉抗病品种的关键抗病部位为根部。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冀86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业部转基因优质纤维棉花新品种培育(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指标,以高产、优质、抗病为主攻方向,通过亲本的广泛筛选,以高产、优质、结铃性强的599系为母本,以抗病、优质的1086系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连续选择,低代检测纤维品质、鉴定抗病性,高代鉴定产量、适应性等性状,选育出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冀863。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优质、吐絮畅易采摘等优良性状,纤维品质符合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和国家优质棉AA档次。201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0008号。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专用棉花新品种鄂棉23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经济作物研究分中心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棉新品种,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产量高,丰产性突出,衣分高达43.9%,结铃性强,纤维品质达到国家专用棉标准,属于超高产专用棉类型。在2001年省区域试验中,皮棉单产(公顷产量,下同)达到1626.15kg,  相似文献   

9.
棉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丰产的主要因素分为“内外”两个方面,棉花品种特性为内在因素,选择高产、抗病品种首先奠定了丰产理论基础;种植管理为外在因素。好种配良法指的就是在棉花生长期必须进行配套的科学管理。实践证明,优势再突出的品种,如果栽培管理技术落实不到位,仍不能达到理想的丰产目标。现将高产棉田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6,(6):60-60
棉花“两无”栽培即“无土基质育苗、无钵体移栽”新技术。是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由中国棉花研究所研究发明.获得了农业部棉花高产栽培重大科研成果奖,居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据了解,棉花“两无”栽培技术具有抗灾抗病能力强、节省用工、育苗成本低、丰产性好等特点,在生长、结桃率、产量上都比营养钵移栽棉花好。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我们参加了江苏省棉花百亩丰产方“丰收杯”竞赛,在鹿河乡新市村56块田100.94亩面积上,取得了麦套棉平均亩产115.57公斤的高产成绩。现将丰产方棉花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土壤条件与栽培经过 小麦棉花套作,棉花品种为抗病棉86-1。轻沙壤土质,肥力中等。栽前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2%,全氮0.1318%,全磷0.1808%,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低酚棉品种资源的黄萎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7-1998年,在中等致病力菌系为主的田间病圃中,对217份低酚品种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抗病类型品种仅占总数的7.4%,且无高抗类型品种,耐病品种占38.9%;感病品种占有较大比例。以河北省培育的品种抗黄萎病性较好,抗病品种比例占16.7%;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抗病品种比例为5.4%,其它省份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13.
盐杂2号(原名新洋83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2005年经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鉴定及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早熟、抗病、抗逆、优质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北疆棉区棉花生产对高产、优质兼抗病品种的日益迫切需求,将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病且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辽棉46在沙湾棉区进行了示范种植,总结了该品种种植表现、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其在北疆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国内外成功经验。50年代育成了川52-128等第一批5个抗源品种。60-70年代有较大发展,育成陕401、86-1等42个抗枯萎病品种,奠定了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的基础。80年代有很大突破,育成48个抗病品种,以中棉12为代表,使抗病、丰产、优质等性状较好地结合起来。此外,在育种目标的确定、抗源筛选、抗性遗传规律及育种方法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使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入一个新阶段。1990年我国种植棉花抗病品种3540万亩,占全国棉田面积的44.1%,年增加收益15.9亿元。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丰产的育种材料H10 9为母本 ,与抗病、早熟的中棉所 16选系中 662为父本杂交 ,经 9a 18代的南繁北育、病圃锻炼和生态育种等手段 ,最终选育出优质、高产、早熟、抗病虫的短季棉品种中棉所 3 6。该品种生育期 113d ,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 16.8% ,在兼顾丰产性的同时 ,注重纤维品质优良性的筛选 ,属优质高效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提高棉花品种选育效果,迅速而有效的选获抗病、丰产、优质新类型,开展了棉花抗病丰产品种改良方法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本项研究是在运城市本所病圃和无病试验田中进行的。以抗病品种72—100和感病品种74—305为试材,从1979年开始,将两类品种同时在上述两种生态条件下进行了连续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经五轮选择后,于1984年将每种生态条件下经连续人工选择获得的抗病株系和感病株系,及经连续自然选择获得的抗病自然选择群体和感病自然群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定量研究棉花新品种SGK791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以明确其高产栽培的最佳途径和主攻目标。在2003~2004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2005年生产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SGK791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因素对产量的作用。4个产量因素与产量呈线性关系,建立了产量与产量因素间回归方程和最优回归模型。4个产量因素影响皮棉产量的综合作用为:每株铃数>衣分>单铃重>密度。皮棉产量构成因素间存在制约与促进的数量关系。4个产量因素中,每株铃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密度和衣分,铃重最小。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SGK791高产栽培应以力争株铃数、兼顾铃重、稳定衣分为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9.
33--47豇豆,是上海市园艺研究所近几年选育成的一个早熟抗病、耐热丰产的豇豆新品种。1989年引进西安市种植后表现良好。自1991年后又在我市推广种植。目前.除陕西省外.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区均有大面积种植.普遍表现抗病、高产、优质,经济效益高。经几年试种实践观察.该品种一般产量较目前种植的之豇28—2可增产10%上.  相似文献   

20.
对2006~2007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冈杂棉8号高产栽培试验及棉花高产创建示范户的有关冈杂棉8号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冈杂棉8号皮棉产量(以下简称产量)构成四因子与产量间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量构成四因子对产量贡献为单株铃数>密度>衣分>单铃重。因此,冈杂棉8号的高产栽培关键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以力争较多的单株铃数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