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9年在鞍山市郊区,我们对山楂花腐病进行了发生为害调查,看到了病原菌的无性世代。1980年春季,我们在病果园又找到了病原菌的有性世代。针对有性世代的出现,我们又进一步做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的林业生产实践中,建立种子园是获得林木良种繁育的主要途径。种子园通过多世代选育,使得林木的优异遗传特性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冀北山区引种樟子松50年来,樟子松在坝上地区的优良表现,建成了1万hm2的纯林或混交林,为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造林提供了科学数据。营建樟子松种子园可为坝上地区提供高品质良种,有力地支持了坝上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梨小食心虫是梨、苹果、桃等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世代多,且世代重叠,初孵化出来的幼虫很快蛀入果内,对于梨、苹果等的危害很大,近年来,我们采取综合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新铁炮百合自交初代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研究了新铁炮百合(Lilium formolongi) 自交初代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建立了自交系纯合分子判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 F2、F3、F4 世代株系多态性百分比分别为59.1%、56.6%、48.0% ,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749、1.530、1.292, 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21、0.207、0.238。在总变异中, 世代内的分布Hpop /Hsp和世代间分布(Hsp-Hpop) /Hsp遗传多样性所占的比率分别为76.2%和23.8%。  相似文献   

5.
黄瓜叶面积的主+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叶面积差异极显著的黄瓜小叶自交系‘SJ57-h’和大叶自交‘系SJ11-1’配制成的P1、P2、F1、F2、B1、B2等6个世代为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结合春秋两季的试验数据,研究了叶面积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叶面积的最适遗传模型均为E-0模型,即叶面积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且均具有大叶亲本优势,即叶面积大小更趋近于大叶亲本。春季,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75.1%、26.59%和61.19%,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36%、55.41%和21.39%,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5.03%、73.79%和39.01%;秋季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80.16%、34.82%和86.59%,多基因遗传力分别为0、49.18%和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20.43%、65.48%和13.51%,表明黄瓜叶面积主要受两对主基因控制,B2世代受环境影响较大,B1、F2世代主基因选择率较高,B2世代多基因选择率较高,应该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关于葡萄蔓割病菌的学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葡萄蔓割病菌的研究历史,建议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和有关研究结果,承认Phomopsis viticola Sacc.是该菌的正确学名。现在我国仍使用的Fusicoccum viticolum R eddick是错定的学名,应当弃用。有性世代仅Shear报道过,他认定的有性世代根据不足,所定有性世代学名Cryptoporella viticola(Reddick)Shear亦当弃用。  相似文献   

7.
昆虫的世代和越冬代兼答陕西读者张健生世代(代)即从卵开始至成虫产卵为止,昆虫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代。换句话说,世代就是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各种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经历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桃小食心虫一年1—2代,舟形毛虫一年1代,桑天牛...  相似文献   

8.
生物农药螨虫素防治小菜蛾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农药螨虫素防治小菜蛾试验简报钟定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小菜蛾在我国广东等地每年约发生20个世代,由于繁殖迅速,各世代间重叠发生为害,给防治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长期以来使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沙蚕毒素等杀虫剂防治小菜蛾,已产生了不...  相似文献   

9.
正1菜青虫发生特征青虫虫青,白蝶蝶白,春秋两季,高发成灾。世代交叠,全国为害,减产绝收,甘蓝白菜。注:菜青虫成虫称菜粉蝶、白粉蝶,全国普遍发生,长江流域春秋两季发生较重,世代交叠现象明显,主要为害甘蓝、  相似文献   

10.
以高感根肿病的青花菜自交系‘93219’和高抗根肿病的甘蓝近缘野生种(Brassica macrocarpa Guss.)自交系‘B2013’为亲本配制的6个联合世代(P1、P2、F1、BC1、BC2和F2)群体为试材,采用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根肿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 × 甘蓝近缘野生种‘B2013’后代对根肿病抗性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C1、BC2和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1.22%、78.36%和80.00%,遗传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79.86%,环境变异平均值占表型变异的20.14%,表明抗病性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BC1、F2世代主基因选择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正红蜘蛛是脐橙的主要害虫,在赣南发生普遍且危害较严重。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受害叶片轻则产生许多灰白色小点,失去光泽,重则引起大量落叶、落果和枝梢枯萎,影响树势和产量,使叶片严重失绿、脱落,果实着色不良,大大降低果品商品率,影响经济效益。红蜘蛛繁殖数量多、速度快,且世代重叠。果农应加强对红蜘蛛的防治,采取切实措施,搞好综合防治。1创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培植天敌种群,通过生草栽培改善果园的生态环  相似文献   

12.
螨类繁殖力强,发生世代多,为害期长[1],是影响新疆核桃产量和效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2,3].害螨刺吸核桃叶片,叶片开始出现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片,最后全叶变焦枯脱落.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广谱性杀螨剂,在杀死螨类的同时,也大量伤害天敌,使螨类的自然控制力减弱,且易产生抗药性[4,5].随着核桃栽培面积、产量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果品安全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经济有机结合的新型现代果园经营模式倍受关注[6].新疆核桃已经超过27万hm2.2011年3月,新疆林业厅在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建立了33.73 hm2生态健康果园(核桃)示范基地,以核桃园自身的生态包容性和调控能力为基础,利用营林、生物及物理方法,以肥料投入、花果控制及有害生物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为核心,以病虫害监测和环境检测、品质分析为手段,推广尽可能少施或不施化肥,少用或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栽培管理技术,探索环境友好型的经营模式,深入研究生态健康果园(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现代园艺》2019,(11):161-162
榕管蓟马(Gynairothrips uzeli Zimmerman)是为害会理地区小叶榕生产的最主要害虫,具有繁殖量大、世代多,甚至出现世代重叠。通过观察本地小叶榕榕管蓟马种群消长规律及为害特点后,为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长茄高代自交系125 和126 构建的茄子6 个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P1、P2、F1、F2、 B1(125×F1)、B2(126×F1)〕 为试材,利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茄子的株高性状进行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亲本株高 性状差异显著,分离世代株高性状数值均呈单峰的偏正态分布,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多世代遗传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茄子株高 性状的最适遗传模型为C-0 模型,不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加性- 显性- 上位性遗传模式。采用二阶 遗传参数进一步分析株高的多基因遗传效应,结果显示,茄子分离世代F2、B2 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9.24%、22.77%,茄 子株高以多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在北方地区为害保护地黄瓜的根结线虫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它在日光温室中的世代周期只有25d(天),且世代重叠严重,在老菜区及复种指数较高的保护地内,  相似文献   

16.
柑桔红蜘蛛由于繁殖快、发生世代多、世代重叠,很易产生抗药性,成为灵川县脆蜜金桔生产上严重发生的虫害。为此,笔者于2007年春引进农家格尔进行防治柑桔红蜘蛛试验,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2个果实呼吸强度显著不同的番茄品系为试材,通过P1、P2、F1,F2、B1和B2六世代分析方法,研究了番茄果实呼吸强度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番茄果实呼吸强度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B_1_1),主基因效应在B1、B2和F23个世代的遗传率分别为58.63%、61.04%、64.87%。  相似文献   

18.
Ⅳ.香椿的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1 香椿根腐病(立枯病) 1.1.1 病原茵和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丝核菌,以无性世代繁殖为主,有性世代只在高温高湿下偶有发生.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传播和为害.在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9.
番茄果实硬度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艳龙 《北方园艺》2016,(14):17-22
番茄果实硬度是番茄重要商品性状之一,为了辅助选育高硬度番茄品种,该试验选用高硬度番茄品种‘14803’与低硬度番茄品种‘14630’构建了6个世代遗传群体,测量了P_1、P_2、F_1、F_2、BC_1、BC_2的6个世代番茄果实的硬度,通过6个世代联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番茄果实硬度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番茄果实硬度遗传模型为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番茄果实硬度的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势能比分别为17.146 8、0.873 1、0.050 9,加性效应为增效,显性效应为部分显性,主基因在BC_1、BC_2、F_2中的遗传力分别为1.64%、1.45%、0.88%,多基因在BC_1、BC_2、F_2中的遗传力分别为26.75%、69.05%、60.98%。  相似文献   

20.
荔枝蒂蛀虫世代划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的荔枝、龙眼为试材,在广东省的气候条件下,对荔枝蒂蛀虫的世代划分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每年第一代发生期很难测定,除品种差异外,气候、物候期(包括开花坐果期)和世代交替等因素均影响蒂蛀虫的出现时间.在品种较为单一的荔枝、龙眼园中,没有必要测定蒂蛀虫第一世代出现的时间,可根据发生高峰期直接喷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