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5-18
为了更好地揭示广西柳城县耕地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刻剖析广西柳城县2007年至2015年耕地建设情况及非农业GDP数据和其关系,使用脱钩理论与方法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根据脱钩弹性曲线W类型波动,改变了柳城县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研究周期将分为三个阶段,2007~2009年、2010~2013年、2014~2015年。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脱钩变化态势。统观全局,柳城县自身实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及措施实施效果颇为明显。柳城县的经济发展,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仍然存在,而应该增加建设占用土地管理、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株潭(长沙、株洲、湘谭)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及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启动,长株潭地区是否会启动新一轮的耕地占用高潮。通过过去十几年长株潭地区发展过程中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分析,来发现长株潭耕地占用的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长株潭地区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来预测长株潭地区未来的变化,为经济增长过程中如何避免耕地的大量占用及土地集约化利用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县域的发展水平差异,并简单分析原因及发展对策。结果表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相对地分为高、中、低三类。因此,在未来应加强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苏州市1978~2005年的统计资料和近10年来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为依据,分析了苏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空间差异,选取人均GDP、耕地面积作为指标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耕地数量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苏州市占用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呈指数型递减趋势,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伴随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对耕地压力将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6.
7.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工业化强省战略的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逐年增加,优质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以耕作层剥离为前提,实施区域坡耕地整治为措施,能有效促进耕作层再利用和生态保护工作.该研究以耕作层试点剥离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耕作层剥离、“坡改梯”工程设计、生态防护等技术措施的研究,实现优质耕作层再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从耕地占用这一角度出发,分析福建省耕地占用现状及趋势,并应用2005年的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对福建省耕地占用分布聚为4类,分析4类地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931户占用耕地建房户的入户调查,从农民的视角来看,无宅基地及原有村庄内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成为占用耕地建房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占用耕地建房问题,必须坚持规划引导、加大村庄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建房管理制度,采取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方式,使农村占用耕地建房逐步消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次调查更新数据和底图,结合土地整治规划和统计年鉴资料,建立了7个耕地潜力评价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确定主成分个数;然后对主成分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临川区耕地整理潜力等级,为临川区耕地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建设用地供应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同时还与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紧密相关。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不但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而且能够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认识,根据长沙市1995~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关关系,重点探讨建设用地与GDP、城市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供应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与城市化率之间只有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3~2008年贵州省长序列耕地统计数据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该区域耕地资源数量动态变化趋势,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耕地资源数量的突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面积呈平缓递减趋势;土地利用率、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化肥、农药施用量也逐年增加,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人口数、城市化水平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动的驱动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以促进贵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红艺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2,25(1):79-82
随着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已成为制约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建立动态多元回归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投资增加与耕地资源之间动态变化弹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耕地数量做出了预测,从而为协调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并由此提出,今后我们应加强土地整理、推进节地型经济增长技术对土地的替代,全面实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耕地非农化成本以及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乌鲁木齐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人口、耕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临川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99和2004年2个时相的抚州市临川区遥感图像及其辅助数据,分析了该地区5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结果表明,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周边未利用土地、林地、其他土地不断减少。该研究结果对抚州市临川区的城市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西农业学报》2017,(12)
基于1985~2015年的耕地面积与三次产业产值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广东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同产业发展对耕地资源数量影响的方向、程度各异,就广东省目前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而言,控制耕地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是以消耗耕地面积为代价的,而耕地面积减少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均不显著。鉴于此,建议从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节地技术、闲置土地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经济发展对耕地的依赖,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西农业学报》2022,(12)
基于19852015年的耕地面积与三次产业产值数据,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研究了广东省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同产业发展对耕地资源数量影响的方向、程度各异,就广东省目前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而言,控制耕地数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发展;第一、三产业的发展是以消耗耕地面积为代价的,而耕地面积减少对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均不显著。鉴于此,建议从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节地技术、闲置土地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减少经济发展对耕地的依赖,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山东省1995~2014年建设用地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采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运用平稳性检验、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其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建设用地面积(LnC)与经济发展(LnGDP)两个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97,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建设用地向外扩张0.639 1±0.056 1个百分点。(2)山东省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发展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单向Granger原因。(3)山东省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张的相关关系具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共性。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程度远高于江苏省1989~2007阶段研究值,土地利用集约度低于江苏省。各级政府应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摒弃通过建设用地扩张推动经济发展的想法,优化产业结构,探讨立体开发节地模式及中小城市人口分流等,以利于未来城市空间拓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为例,选取了经济、人口、农业和城市化中的12个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湖南省2005~2016年耕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耕地变化的作用机制;其次运用土地利用弹性系数和区位熵等方法对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耕地变化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特征,其中2008~2009年间增幅最大。(2)在耕地变化的12个影响因子中,灰色关联度值最高的是农业人口。(3)自2009年后湖南省土地利用集约度较低。(4)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中,长沙、湘潭、岳阳3个城市区位熵值介于0~1之间,经济发展对耕地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