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绵城市"是城市缓解内涝,合理调洪防旱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城市形象绿化与海绵城市的关系,并以六盘水湿地公园的方案设计探讨了"海绵城市"在城市公园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建设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弱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基于海绵城市的理念,结合航空新城外围城市绿廊景观工程规划实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六种途径,将雨水通过透水铺装渗透、洼地滞留、湿地雨水塘集蓄、生物净化、多途径利用和溢流排水相结合,实现城市雨涝调蓄、雨污净化、水源保护、涵养补充地下水,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城市自然排水能力下降,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海绵城市体系和利用现代海绵城市建造技术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绿地作为重要的天然海绵体,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景观的海绵化改造。本研究以此为契机,优化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模式,分析海绵生态系统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实施途径和应用效果,以期为景观项目的海绵化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海绵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通过系统化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控制及管理雨水径流,能有效缓解我国目前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及作用,以横琴新区海绵城市第一批示范项目公建绿地忆园为实例,对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景观设计进行分析,为海绵城市理念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进程中,雨洪管理一直是被忽略的一部分,导致如今城市内的水污染和洪涝灾害严重。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则着重解决雨水径流,雨水净化问题。通过增加地表可渗透铺装的面积,增加雨水的渗透作用,减少雨水径流,并通过生态滞留池植草沟等净化雨水,减少对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污染和冲击。通过应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并结合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现状,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的思路。建立健全的法制的同时,做好公众参与和公众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海绵城市理论实施。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国外先进的雨洪管理技术——低影响开发(LID)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相关的技术措施以及在国内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层面上对我国城市目前在雨水浪费、城市内涝、洪水频发等问题解决上,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当今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多种水问题,亟需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立足该背景。文章在明确"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特征基础上,对其实施策略进行解读,并结合群力雨洪公园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再加上资源的过度浪费,极大地制约城市的发展。因此,国家层面开始借鉴国内外成功城市建设案例,不断实践交流,提出以“海绵城市”理念为主导的城市园林建设方向,以此加强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首先阐述“海绵城市”的理念的各种理论基础概念,然后对“海绵城市”的理念下进行城市园林设计的技术要点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基于提高城市的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对城市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在城市道路的绿化中,水资源也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类资源。将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相融合,有利于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水资源利用率,对提高城市绿化建设质量,优化绿化建设的思路有重要作用,重点探讨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融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