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阶段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有了新的需求。在"城市双修"理论及相关工作开展的背景下,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科学的优化,完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解决城市河道生态问题,对弥补城市生态功能不足有着重要意义。以"城市双修"理论为背景,经实地调研和使用人群需求进行调查,结合ENVI、Arc GIS及e Cognition Develope对现状绿地进行分类分析,归纳白浮泉湿地公园存在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景观提升策略,力求恢复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同时满足,居民实际使用需求,弥补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修复城市河道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实际需求,在城市中的一些地方,如公共建筑外部和居住社区外部建设绿地,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绿地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城市公共建筑外部环境绿地景观和居住社区外部环境绿地景观的设计原则,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信息化时代的加速进程中,人们更多的追求精神与文化的冲击。城市景观作为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不论在功能和效果上都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因此人们对于城市景观不在仅仅满足于景观功能的需求,更多的希望加入人性化方式与景观产生互动性。在重新审视城市景观的环境下体验设计正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将体验设计与景观融合正是一个值得创新与尝试的设计手法。本文以景观体验设计为主要切入点,总结归纳了城市景观中体验设计的设计手法与理念,并对设计要点、原则、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花卉》2018,(22)
现代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没,人们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景观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者们为现代城市景观的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本文对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以促进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孙锋 《花卉》2019,(12):81-8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公园的需求逐渐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向更高层次的心理和文化发展。城市公园不再具有简单的景观功能,也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所。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现状,介绍了城市主题公园的设计策略,探讨了城市主题公园人性化功能空间的创造。提出了城市主题公园创新战略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墙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生活品味的深度体现,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景观墙由于时代的不同展现出了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也满足了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本文就园林景观中城市景观墙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董济心 《现代园艺》2019,(10):75-75
城市建设是以经济发展为后盾,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景观建设与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而园林设计作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必然会推动城市景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户外休闲时段逐渐向夜晚推移,对户外景观的需求大大增加,夜晚景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夜花园"的产生满足了人们户外休闲娱乐的需求,但如何利用植物营造夜花园的优美景观,凸显其作为公共绿地的综合功能成为了重点。本文主要对"夜花园"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视觉类、芳香类、疗养类和防虫类4个方面对适用于夜花园的植物进行了整理,以期为夜花园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园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但城市老公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陈旧,绿化缺乏养护管理,功能布局无法满足现代休闲需求,道路布局不合理且状况不良,空间开放性差,缺乏与城市的有机联系,文化精神内涵丧失等。分析了公园现状及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改造策略,从景观空间布局到具体改造方案分析,重塑景观空间,因地制宜整合提升,实现"旧园新面目",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姚启元 《花卉》2021,(12):83-84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作为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道路不仅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交通运输的需要,还要满足交通组织、划分街坊、城市景观设计等统一规划的需求,让道路周围土地、公共设施、街道建筑等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个整体,这便是所谓的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协调设计。因此,笔者作为一个从事道路景观设计人员,在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本文将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作为研究课题,研究不同形式下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植物景观的社会和生态功能十分显著。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此外,不同的设计方法也凸显了城市的文化特色。为了充分保证城市公共空间植物设计的效果,本文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提升景观美感,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共景观设计作为当下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城市的文化底蕴,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调节居民的身心健康。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追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因此,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人们对公共景观的情感诉求都在促使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与情感化设计进一步融合,以情感化设计为出发点,探索在当今城市文化视域下公共景观的情感化设计,进一步了解大众对城市公共景观的需求,以充实其内涵,提升其质量,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园林设计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对城市景观的需求,同时要更大程度地提高城市景观水平。市政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一部分,为城市景观建设铺平道路。本文以津塘公路街景绿地提升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天津地区市政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的原则、内容及其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其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而且良好的公园空间更是人们选择的依据。恰当的空间布局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标准。对满都海公园调研并分析了空间功能、现状、类型、景观等空间要素。运用理论、数据、图文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结论:文化教育区没有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类型、行为习惯。在空间的植物景观方面,西入口、水上活动区树种配置的有些浓密,阻挡了观众视线。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秦皇岛市4家疗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获取样本信息,结合实地调研了解疗养院现状,对秦皇岛疗养院康养景观的生态、经济、美化、疗养效果等景观效能的提升进行了探究,提出注重生态平衡、强化经济策略、整合创新设计、优化疗养功能等针对性策略,满足疗养者的多层次需求,旨在提升秦皇岛疗养院康养景观质量,推动秦皇岛康养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美丽的康复环境。  相似文献   

16.
滨水景观是城市滨水环境的组合元素,也是协调人与水体自然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总结生态优先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原则的基础上,以绵江西岸滨水景观为例进行分析,希望打造良好的滨水景观环境,以适应城市发展,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8,(22)
自然生态河道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道客沟三面光改造工程为例,从道客沟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景观现状加以生态评价和分析,从来提出道客沟生态景观改造的目标、原则与策略。在具体的生态景观改造方案中响应"城市双修"的理念,将海绵城市设施运用于方案,在传统工程河道改造基础上加以思考与创新,打造道客沟片区优美的生态景观,提高片区雨水调蓄和排水能力的情况下,改善区域居住环境,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张恒 《花卉》2020,(2):29-30
道路绿化是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三分栽七分养,如何对城市道路绿化进行"保鲜",关键在于养护管理。本文深入分析了沣东新城道路绿化养护现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水平,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生长,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胡之平 《现代园艺》2013,(24):76-77
以曹妃甸工业园区新建城市公园、衡水市老城区旧公园改造和南京市一个高品质居住社区景观为案例,分析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不同功能区的景观环境如何适应城市的变迁与更新。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环境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需要融合城市的特点,体现地域文化,更好地完善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20.
《花卉》2019,(2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后,逐渐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以及精神需求。现阶段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发展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生活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晋江市相关部门按照十九大会议的重要指示,重点关注本市山体破损、边坡裸露等现象,通过相关研讨制定完善、合理的解决方案,改善本市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打造"绿色城市"。本文将以罗裳山生态公园山体景观修复工程为例,重点阐述公园景观的破坏程度、设计原则以及主要的修复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