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泉 《花卉》2022,(22)
为解决城市园林同质化问题,本文以巴南文化电影公园为例,对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问题和乡土景观应用的原则,提出实体元素、事件元素、意境元素等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要点,重点研究乡土自然景观、乡土社会景观以及乡土文化景观的营造方法,以期为城市园林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对于体现乡土文化有重要意义。根据乡村景观元素的特性将其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元素与乡村文化景观元素2大类,探讨它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与营造,以保护与传承、融合与升华为理念,从其分类上来探讨乡村景观元素在乡村景观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文化是景观营建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和人文价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土文化的重塑和再生是建设文化自信的大国的关键。从乡土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乡土文化景观营造之间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乡土文化景观营建模式,以杭州市百丈镇半山村为实践案例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文化的应用手法与思路。最后,探讨了保护乡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乡村景观营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陈蜜 《现代园艺》2022,(23):162-165
乡土景观承载了数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记忆,与当地人的行为习惯、审美意趣、风俗观念息息相关,而乡土景观元素作为营建乡土景观的物质与精神符号,是构建乡土场所记忆与精神的基础。因此对乡土景观元素进行合理的编排与表达,才能有效唤起乡土景观予人的归属和亲切感。基于景观叙事学理论,以苏州陆巷村乡土景观元素的叙事性表达为例,阐述乡土景观的设计策略,望能为乡土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丛玮蔚 《现代园艺》2022,(23):147-149
新时代下科技进步带来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改变。忙碌的工作之余,人们追求自然、田园、乡土文化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乡土环境居住人群的素质和规模数量在逐渐提升,共同刷新了乡土文化环境景观的认知。基于新时代下人们的居住意识,深度挖掘乡土环境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以人为切入点,从感知心理的角度去探析乡土景观营造的要点,通过五感来感知新时代环境下的乡土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在保留本真的同时,增添了新时代元素的融入,传承和推新的乡土环境在新时代下绽放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邱毅敏 《现代园艺》2019,(10):133-134
主要以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的应用为论点,先阐述了应用乡土元素的重要性,比如有利于节约景观营造成本、有利于彰显出地方特色等,然后通过充分挖掘乡土元素、融入乡土元素塑造地方性景观、集中整合乡土元素和设施景观、加强文化创造意境、加强乡土元素抽象化的艺术表达等措施,充分彰显出乡土元素的应用价值,为赋予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全新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龙翔宇  徐术菁 《现代园艺》2023,(24):123-125
以文化表征理论为依据,通过解构代表性传统村落常见文化符号(表征物)所表征的乡土景观环境,以及提取元素重新构建传统村落风貌,从而追求“乡愁思念、游客向往”的独特景观意象,实现传统景观村落的多元化发展,为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合理化模式方案,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为传统村落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园林中乡土景观元素的提炼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乡土景观的内涵和乡土景观元素的类型,探讨自然和人文元素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式、方法,并结合徐州市彭祖园规划设计实例,分析园内不同乡土景观元素的提取角度与运用手法,提出乡土景观是地域文化脉络的延续、人文精神的传承、提升当地人幸福感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徽杭古道文化景观评价体系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游客群体特征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构建景观满意度-重要性IPA分析矩阵。结果显示,服务设施文化景观、自然山水文化景观、村落民居、关隘和景观石为优势景观;路亭祠庙和桥梁为维持景观;“农商儒”纪念文化景观、生产技艺文化景观、精神信仰文化景观为优先提升景观,尤其徽墨为重点改进景观。分析可知,徽杭古道存在建设流于表面、脱离传统文化等问题,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丰富文化景观的功能及展示模式、拓展产业业态等方式,赋予古道旅游符号和社会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乡土景观元素分为自然乡土景观元素、人工乡土景观元素和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3大类,以西安市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乡土景观元素在湿地公园中的应用和表达方式,以期为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将城市文化的涌入、农民的基本收入以及乡土景观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与传承相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代新农村建设中刻不容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参与改造陕西省丹凤县冠山村为例,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传统乡土文化景观开发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湿地亟需保护和乡土文化流失待新的背景下,为探索如何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加入乡土景观元素,以达到保护湿地与传承乡土文化双重目的而展开的。从乡土文化的角度对南宁市乡土文化主要类型进行总结;同时,依此为据,结合南宁市那考河PPP项目,为营造具有地域特征的那考河湿地景观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肖艳  孙佳媛 《现代园艺》2023,(9):143-14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美丽乡村和公园城市战略被广泛实施。中华民族朴实、勤劳、智慧的乡土景观应用越来越受重视,这些元素对于保障成都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展示城市公园地方乡土景观特色、满足市民游憩需求、促进周边区域发展、构建符合现代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以成都著名的望江楼公园为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公园的应用特点,为今后节约城市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及城市景观可辨识度、塑造城市形象、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若兰  车璐 《现代园艺》2022,(4):173-175,178
以藏族民族文化为研究基础,通过调研与分析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生态文化景观现状,了解当地生态文化发展需求,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山区文化特色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如何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保护发展系统规划策略,为山区生态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及生态文化景观的打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颁布使乡村振兴成为当下热点,再加上受快速城市化的影响,许多乡村景观设计忽略了对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使乡土景观处于缺乏活性的状态。正是因为缺少乡土景观的融入,乡村风貌杂乱无章,文化底蕴缺失,因此探索新农村乡土景观设计已迫在眉睫。以乡土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乡土文化价值与内涵的合理运用与展现。  相似文献   

16.
陈志雷 《现代园艺》2013,(24):91-91
乡土代表了地域的特色以及本土的文化,乡土景观元素来自于乡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和地域的特征紧密相连,而且代表了特定的文化意义以及地方精神。本文通过探讨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科学运用,使现代园林建设真正的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设计中存在的乡土景观元素表现手法单一、主题不明确、挖掘不够深入等系列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等形式对西安市4处典型的城市景观绿地从乡土景观元素的艺术表现、环境营造手法等角度进行研究,从而发掘各种形式的乡土景观元素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创作方法,结合分析结果对今后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与表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河北省为例,通过研究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思想、理念,剖析了传统地域文化与景观的内在关系,归纳地域文化景观构成体系及特征,从而阐明传统地域文化对景观的重大指导意义,为今后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漓江流域丰富的人文及自然资源通过保护性开发,依托当地民族特色景观,开发与之相关的旅游生态产品。立足乡土自然与人文环境,合理开发乡村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村落自然景观及建设高素质旅游管理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20.
城郊农业景观是城乡景观的模糊"边界",是不同文化观念与审美价值的交汇和碰撞。城郊农业景观要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核心要素,以景观整体的自然性与人文环境的理性为出发点,按照农业自然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农耕文化景观3大模块,立足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元素差异、消费空间等制约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