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红 《花卉》2020,(12):213-214
油松具有耐干旱、材质好的特性,在干旱地区造林属于首选树种,尤其是北方地区,油松是当地重要的造林树种。然而,油松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其成活率并不理想,为了提升油松的成活率和油松质量,必须要寻找有效的技术对策。本文就干旱山区提高油松造林质量技术对策进行分析,为油松造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冀东山区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侧柏造林成活率低。文章从侧柏营养钵育苗、微型整地、雨季造林及 造林后的管理等方面,对提高侧柏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春干旱、夏秋高温多雨。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依靠常规造林技术已不能保证成活率。嵩县林业技术工作者多年来克服困难,潜心研究,通过引进、改造、创新,总结出一套适合豫西山区的抗旱造林技术,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4.
王淑芳 《花卉》2019,(2):183-184
在我国北方各地区,降雨少气候常年干旱,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油松作为北方干旱地区的常见树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对油松造林的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将从油松的生长习性和干旱山区油松造林技术这两方面进行介绍,为提高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成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吸取历史教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技术研究和对比试验,探索出了适合山地特点的枣树抗旱造林技术,使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提高,为干旱山区的林业发展开创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 涿鹿县石门乡,地处干旱丘陵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多集中于七、八、九月份,属于春秋两季干旱型气候,因而造林成活率很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秋季截干培土防寒造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1990年秋采用此法栽植山杏1700亩,成活率达91.2%,比非截干  相似文献   

7.
仁用杏高产栽培管理把“十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莉 《果农之友》2008,(8):24-24
仁用杏比鲜食杏树更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更强,是干旱山区、河堤沙地造林的良好树种。仁用杏要想获得高产。在栽培管理上应把好以下“十关”。  相似文献   

8.
瘠薄山地山杏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树标 《北方园艺》2007,(9):110-111
山杏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我国北方干旱山地丘陵区特有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山杏作为山区造林的先锋树种,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9.
柠条是一种十分普遍的造林树种,长期以来,在干旱山区得到了广泛种植,特别是在青海地区,柠条作为一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在造林树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提高该树种造林成活率,在造林前,要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有针对性的测定和评估,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从青海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针对柠条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提出影响发芽率测定的关键因素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区荒山造林绿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探讨了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以期有效解决山区荒山造林绿化技术难题,提高造林成活率,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油松和侧柏容器育苗造林是一项非常成功的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非常的高。通过很多实际的项目来看,容器苗造林效果非常好,油松和侧柏比较适合在太行山脉、燕山山脉土壤和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进行造林,这项技术在冀北山区被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覆膜栽植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较早,近几年在干旱、沙漠地区的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半干旱地区也经常出现长时间的干旱现象。为探讨这项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和在东辽地区的应用前景,我们进行了覆膜造林的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河北省承德市属石质深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持续干旱少雨,因此其大面积的坡面造林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干旱阳坡,在灌溉条件极为缺乏的条件下,很难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因此,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陕北地区是我国较为干旱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沙化现象严重,采取合适的抗旱造林技术,解决干旱、缺水等问题,对陕北地区生态、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对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展开论述,并分析其应用成效,为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干旱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的问题,而抗旱造林技术是解决干旱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以北票市为例,分析区域内抗旱造林及配套技术措施,希望对北票市乃至全国的荒山抗旱造林工作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秤锤树的生物学特性,概述了秤锤树的种苗培育、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以及促进秤锤树生长的管护方法,为丘陵山区造林和城乡绿化建设,提出了优质种苗的培育技术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对保护秤锤树种质资源,调整丘陵山区的树种资源和森林结构,构建稳定的北亚热带丘陵低山地区森林落叶混交林森林群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旱造林技术与实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现代园艺》2014,(6):160-161
近年来,干旱问题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生态造林的整体效果,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脚步,因此在林业建设中解决干旱问题刻不容缓,是主要相关研究者关注与探讨的话题。为了有效解决干旱问题,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合理化进程,本文简单阐述了造林树种的选择问题,重点探讨了抗旱造林技术与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汤榕  汤槿  黄利斌 《现代园艺》2014,(22):59-60
本文根据青冈栎的生物学特性,概述了青冈栎的种苗培育、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造林方法,以及促进青冈栎生长的管护方法等方面,为丘陵山区造林和城乡绿化建设,提出了优质种苗的培育技术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对保护青冈栎种质资源,调整丘陵山区的树种资源和森林结构,构建稳定的北亚热带森林落叶常绿混交林森林群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杏的耐旱性、耐寒性强,是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的优良树种。甘肃省兰州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了加强生态建设,采取了大量的植树造林措施,选用了耐旱的刺槐、山杏等品种。山杏由于耐干旱的特征,在甘肃省兰州进行造林,经济价值高,是一种较好的种植树种。因此,对山杏的育苗和造林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对山杏科学的育苗和绿化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张金礼 《花卉》2019,(2):175-17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而森林作为重要的天然资源,无论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还是维持生态平衡等各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破坏严重、数量锐减等突出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及管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山区造林规划的原则,探讨合理优化的造林技术以及山区后期管护措施,为我国山区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