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血缘型村落宝石村街巷空间的变化发展与基本形态元素进行分析,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街巷空间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2.
依据人流多少,选取村落空间重要元素,包括村口、圣地、入户、街巷等空间,通过对其原始功能及后期形态变化的阐述与分析,总结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致使村落公共空间不断萎缩,阻碍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程,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基于此,综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系统归纳了下屋村现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涉及公共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水系空间、节点空间。通过对其内容以及功能的解读,分析并解决空间存在问题,以确保下屋村的良性传承,同时为相关的村落空间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学视角,浅析鄂东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生成原因以及相应产生的社会学意义,对于当今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与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东阳市蔡宅村为例,通过对现有古村落建筑空间、古村落街巷空间和景观空间形态的研究分析,探讨古代村落景观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古村落发展、古村落改造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空间句法研究方法,对历史文化名村龙宫村的空间布局进行整合度和可理解度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龙宫村外围交通要道的集成度高,与外界区域的联系及可达性好;村落街巷的整合度有规律地递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分流村民和游客的人流,使村落在居住与游览功能之间取得良好平衡,可为今后的村落建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陶彦松  区智 《现代园艺》2023,(10):91-93
面对当下乡村旅游消费更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需在传统村落房屋、街巷、广场、标志性景观、周边水系等景观基础上进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改造设计。围绕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玩赏、文化消费需求导向,考虑不同乡村地区存在的地形地貌、建筑文化理念、景观审美观念,以传统村落景观为例,对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宏观生态环境、中观建筑及空间结构、微观旅游体验景观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在保留与还原历史文化遗存的同时,完成传统村落景观空间格局、建筑结构、生态及服务环境再造,以满足乡村旅游民众的生态性、文化性与娱乐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杨湾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南宋建村至今,历经数个朝代900余年时间,是太湖洞庭两山一带湖岛型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杰出代表。文章通过对杨湾古村的现状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从自然格局、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空间视廊4个方面提出杨湾古村的空间格局保护方法,以期为古村落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城 《现代园艺》2014,(24):210-211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大潮中,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盲目求进,体系缺乏,问题颇多。文章在分析现状问题后,着重从街巷空间系统、特色、景观、文化和人性化需求方面,对现阶段古城镇街巷空间提出了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东庠岛上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视角对街巷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同时结合收集到的街巷空间中的底界面宽度(D)、两侧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高度(H)和街巷空间节点的组合形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通过系统总结东庠岛传统聚落街巷空间的组成与特征,为东庠岛上聚落进行的美丽乡村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渭北传统城镇空间的研究,尤其是以富平县莲湖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较系统的调研。莲湖村独特环境风貌与传统建筑环境以及老街传统的空间布局形式的保护,对于保护与传承人居文化基因,丰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章介绍莲湖村的基本情况和保护价值,分析其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就莲湖村传统环境面临逐渐消失的窘境提出建设性意见,重点在于对古村环境合理的保护,在保留原有的街巷功能结构上进行调整。使保护不是传统村落的终极,而是永续发展的开始,让传统城镇景观这一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  相似文献   

12.
朱智恒  王晓勤 《现代园艺》2023,(11):149-151+154
村落空间形态的演化可以反应出村落的生态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思想。应用空间句法理论探索了流坑村落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通过DepthMap软件对村落的轴线图结合意向图进行数据量化分析,得出村落形成以龙湖为中心,祠堂、商铺和书院等公共建筑和场所分别在不同区域聚集的情况。村落整体表现为一个具有良好理解度和可达性的村落核心,以及具有合理性和关联度都很强的居住区和公共区域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空间语法理论为依据,以Depthmap为工具深入研究以口夸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点,探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优化所考虑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传统村落中,高整合度和高选择度易于不同角度参与者认知和感知,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的重点内容。(2)传统村落建筑布局中,可选择度较高的区域是公共空间优化重点。(3)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与公共空间之间适宜通过整合度与可选择度的特点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内容。为乡村振兴下以口夸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方向,也是公共空间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通海古城素有"秀甲南滇"之称,作为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城,带着历史的印记,有着独特的街巷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建筑风貌和人文环境等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对通海古城的街巷空间现状风貌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对应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使其具有高度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巷空间文脉能够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15.
李畅  赵艺源 《现代园艺》2019,(10):140-141
陕西关中地区村落是我国传统村落中的代表,而为了保证这些传统村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传统特色,应对这些村落的空间及景观特征进行探究。简要介绍了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概况,探究了陕西关中地区村落的空间特征和景观特征,实现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不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6.
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最短交通时间、村落发展质量构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联系模型,从协同发展视角出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特,提出富春江流域传统村落发展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策略,助力流域范围内传统村落发展有效融合提升。  相似文献   

17.
周圆 《现代园艺》2019,(12):67-68
汕头市凤岗村是一个历史悠久、依山傍海的传统渔村,从自然区域、历史人文、村落构成等角度剖析了凤岗村的景观空间形态,分析了村落景观空间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方式,探索其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因素,并讨论了村落景观空间形态的保护和恢复,为探索当代现代人居环境与传统村落景观之间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共存方式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受到地理环境的响应,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130个传统村落位置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交通、经济、人口等基础数据,借助ArcGIS10.7空间分析平台工具,对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空间格局及其地理要素影响响应进行研究,揭示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地理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闽东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其山峦叠嶂、溪流纵横的自然环境为传统村落水环境空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又融入了闽东独特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本文以闽东山区传统村落水环境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水系与村落的位置关系将闽东山区传统村落划分成四种类型:水环绕型、水穿越型、邻接水型和借用水型,并从中选取四个典型案例,对比这四类闽东山区传统村落的水环境空间结构特征并归纳总结出闽东山区传统村落水环境空间结构的共性,进而提出其水环境空间保护策略,为山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导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传统村落闽安村为例,运用扬·盖尔提出的PSPL调研法,从空间综合品质、公共设施、沿街底层立面感受、步行者流量和公共活动行为这五个方面对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通过对调研的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效了解和掌握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和公共活动的特点,深入分析和挖掘村内现存的问题,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前期的依据,从而提出闽安村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