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蛞蝓科,俗称无壳蜒蚰螺、鼻涕虫。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草莓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蛞蝓的发生和为害越来越重,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在25℃、开灯1 h,关灯23 h(光照1L:23 D)、湿度20%~30%条件下,采用甘蓝、油菜、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饲养蛞蝓,研究蛞蝓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白菜上蛞蝓的产卵前期、产卵量与其它4种蔬菜相比差异显著;用甘蓝饲养的蛞蝓平均每天增重量最大,为4.68 g,甘蓝上蛞蝓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平均体重增加值与其它4种蔬菜相比差异显著,小白菜和花椰菜上蛞蝓的种群趋势指数与油菜和大白菜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不同蔬菜对蛞蝓种群生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蛞蝓和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的蛞蝓科和蜗牛科,均为杂食性动物,但以取食绿色植物为主,在蔬菜田为害特别严重,对蔬菜的外观品质影响极大。为了有效地控制蛞蝓和蜗牛的为害,笔者通过田间观察试验,将其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蛞蝓的防治     
蛞蝓是危害香菇、木耳、银耳、平菇等食菌的害虫之一,常栖息于菇耳场阴湿地方。防治方法:①砷酸钙一斤,加麦麸和水各五十斤,配制成毒饵,撒于菇场周围诱杀。②将新鲜石灰撒在蛞蝓经常活动之处,蛞蝓一接触石灰便会死亡。每隔  相似文献   

5.
蜗牛和蛞蝓是三叶草草坪上的主要有害动物,直接影响绿化景观的观赏价值和人居环境。本文分析了蜗牛和蛞蝓在三叶草草坪上的发生和防治。  相似文献   

6.
蛞蝓和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的蛞蝓科和蜗牛科,均为杂食性动物,但以取食绿色植物为主,在蔬菜田为害特别严重,对蔬菜的外观品质影响极大.县植保植检站.  相似文献   

7.
大棚蔬菜对调节蔬菜淡季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蔬菜存大棚生长期间,常遭受野蛞蝓的危害,影响全苗并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严重的甚至毁种重播。笔者于1991~1992年,对孝感市城区大棚蔬菜野蛞蝓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发生特点 野蛞蝓的食性较杂,在大棚里主要为害番茄、茄子、辣椒、菠菜、白菜等蔬菜的幼苗和叶片,以白菜受  相似文献   

8.
野蛞蝓对蔬菜具有极大的危害。该虫食性杂,为害蔬菜种类多,尤以大白菜、甘蓝等叶菜类蔬菜受害较重。为了有效地控制野蛞蝓的为害,本文通过对其生长习性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若干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蛞蝓是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蛞蝓啃食菌丝的速度是惊人的,据观察,一只170×330毫米的塑料菌袋,一旦发生蛞蝓危害,仅5天满袋菌丝就被吃光,只剩下一些象浮土般的废渣。笔者曾走访了不少专业户,普遍反映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蛞蝓为害,受害的菇、耳产量将会骤减,甚至失收。如何消灭蛞蝓?我们曾用过剧毒农药及甲醛薰闷,几乎都不起作用。这是因为它啃食菌丝时象钻  相似文献   

10.
野蛞蝓危害平菇的生态观察和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蛞蝓在合肥地区年发生 2代 ,世代交替。从孵化到再产卵需 1 6 0~ 2 0 5d ,一般产卵期 70~ 1 2 0d。一生平均产卵约 6 0粒左右 ,寿命在 2 30~ 330d。野蛞蝓对平菇等食用菌危害随气温变化而增减。根据野蛞蝓发生规律 ,建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几种危害食用菌的蛞蝓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蛞蝓俗名鼻涕虫、无壳蜒蚰螺等,在食菌生产中危害严重。为找出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0~1984年对几种蛞蝓的特征、特性及防治等作了初步观察,现整理如下。一、特征特性 (一)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cus) 1、形态特征:体柔软无外壳,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少数有明显的暗带或斑  相似文献   

12.
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Linnaeu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鼻涕虫。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该虫原是草莓的次要害虫,近年来上升为主要害虫。2002年新罗区草莓野蛞蝓大发生,受害重的草莓田被害株率达100%,被害叶率达62.3%,减产28.6%;一般受害田草莓被害株率6  相似文献   

13.
王金前 《食用菌》2006,28(5):19-19
夏秋时节,平菇棚里的肉虫(蛞蝓),猖獗的啃咬菇体。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且伤口处极易感染、发生病害。据笔者多年经验,半夜零时左右,是肉虫(蛞蝓)活动的高峰期。此时打着手电(勿开电灯以免肉虫溜掉),逐排查找。发现后用火钳夹下,集中捕杀。  相似文献   

14.
谭伟  郭勇 《食用菌》2002,24(2):37-38
本文首次报道了危害灵芝的蛞蝓为野蛞蝓(Agriolimasx agrestis)。野蛞蝓畏光怕热,喜阴暗潮湿环境,危害灵芝幼嫩子实体,从而影响灵芝的品质和产量。防治药剂筛选试验表明:以10倍的食盐水防治效果最佳,而且在生产中经济,方便,环保,实用。根据野蛞蝓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提出了灵芝生产中实用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詹庆娘 《现代园艺》2014,(16):71-71
从形态特点、危害特点、生活习性3方面分析了蛞蝓在低洼地带茶园的危害,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温岭县观渭童、朱村、楼旗、琛山等地300余亩的桔园中,发现野蛞蝓为害柑桔嫩叶、嫩芽,经济损失约达36000多元。我们对野蛞蝓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土中越冬,遇冬暖时仍能为害作物,没有明显越冬现象。次年3月后,日平均温度达到10℃以上时野蛞蝓开始大量活动,主要食害植物的嫩叶。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潍坊地区,野蛞蝓在自然条件下仅于高温多雨的7~9月份轻微发生,基本不产生危害。但在大棚温室中,由于温湿度条件适宜,野蛞蝓可周年为害,已成为一种需要防治的新虫害。在种植年限较长的棚室内,其发生密度已达3~5头/m^2,受害株率达60%~80%,应引起广大菜农的重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建波 《食用菌》2016,(2):64-65
正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无壳蜒蚰螺、鼻涕虫、野蜗牛、托盘虫、泫达虫等~([1])。其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可为害双孢蘑菇、平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等多种食用菌。为害食用菌的蛞蝓种类主要有: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双线嗜黏蛞蝓(Philomycus bilineatus Benson)、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2])。现将蛞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蛞蝓及蜗牛危害多种蔬菜,如小白菜、大青菜、甘蓝、茄子、黄瓜、青椒、豆角等,常造成菜田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相似文献   

20.
蛞蝓也称鼻涕虫。近年来在我地区有发生危害,仅2010年秋季调查发现危害面积达200亩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