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棉田害虫兼有南北两大棉区害虫的特点,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由于多种害虫连年大发生,大量农药用于防治,特别是80年代以来大面积连续使用菊酯类农药,致使主要棉虫抗药性急剧增加,防效降低,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棉花生产。1986年以来,我们在河南省科委的支持下,组织了科研、教学及推广部门共15个单位参加的协作组,开展了棉花害虫综合治理的试验研究及示范。通过6年的协作研究,在害虫危害损失、防治指标和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在全省示范推广累计达200多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综合防治观念的发展进程以及新疆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的发展进程,论述了新疆开展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棉花害虫综合防治的发展过程和成效自1975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来,我省棉区的植保工作者,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积累了适合当地农情的控制棉虫为害的综合防治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正处于由点到面逐步推广阶段.综合防治的方针早在五十年代即已提出,但当时的含义着重于应用各种方法来对付多种害虫.五十年代以来,我省农药工业有显著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云成 《农村科技》2013,(10):38-39
利用化学农药虽可有效控制棉田害虫的危害,但存在着成本日益上升、棉田生态环境易遭破坏、害虫产生抗药性等弊端,而且大面积单一化防有可能激化棉铃虫与棉蚜防治的矛盾,引起棉蚜反弹。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绿色植保方针,自2005年起,141团引进频振式杀虫灯,试验、示范防治棉花害虫,现我区推广应用覆盖面积达53千米2,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诱虫原理  相似文献   

5.
棉花上甜菜夜蛾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是一种世界性害虫,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基于此,为了加强害虫的防治工作,提高棉花的经济效益,分析了甜菜夜蛾的生活习性、在棉花上的危害特点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一、课题提出自从我国1975年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棉花病虫综合防治工作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棉花害虫的防治问题,我省从1977年起在安庆地区设点开展棉虫综防技术的探索。安庆两熟高产棉区,棉田多分布在长江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植棉技术较先进;1982年曾提出一套“合理用药,以益控害”的综防措施,初步改变了过去重前轻后、单一化防乱打农药的习惯。但是,害虫种群结构是动态系统,各地差异较大,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综防模式。即使在同一个地区随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也需不断改进修订综防措施的组合。农村自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棉田管理分散,原综防措施受到限制。协作组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实际需要出发,加强了基础理论探讨,扩大了研究范围,力图重新组建一个更能适应沿江两熟棉区的棉花害  相似文献   

7.
<正> 棉花病虫种类多,危害重,用药量大,是我省开展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的重点。1983年,我们以安庆地区为基点建立了省棉虫综防技术协作组,系统探讨棉花害虫综防技术。1984年,全省共设试验基点159个,示范区124个面积达4.9万亩。1985年,在农牧渔业部植保总站支持下,我省又接受了国家经委下达的棉花病虫综合防治,取代有机氯农药的推广示范任务,落实在宿县地区萧县、砀山和阜阳地区涡阳、蒙城四个县,加上其他地区,全省综防示范区面积70.82万亩,带动面上综防108.68万顷,合计为179.50万亩,占植棉总面积430万亩的41.74%。通过几年来的  相似文献   

8.
棉红铃虫Pectinophra gossypiella Saunders)是一种世界性棉花害虫,也是我国长江流域锦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从三十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锦红铃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自1954年以来,生命表技术已成为国际上盛行的研究课题,并在许多害虫的研究上广泛应用,但关于红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从1980年起,我们开展了棉红铃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此项工作的研究方法,进而掌握红铃虫自然种群变动规律及其关键因子(Key factor),为制定红铃虫防治策略,提高综合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波长,引诱害虫扑灯,并通过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实用工具.佳多频振灯在大面积上防冶棉花、水稻、林木等多种害虫取得了显著效果,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我省一些地方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农作物害虫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验证其防治害虫的效果,探索合理的使用技术,我们于2004年5月至10月在全省蔬菜、桃树、柑桔等园区进行了频振灯应用效果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丁高杰 《农业考古》2023,(1):95-103
1924年4月,为应对嘉兴地区日益严重的螟害,浙江省实业厅于当地设立昆虫局。作为全省虫害防治工作的主管机关,浙江省昆虫局从调查各县虫情入手,在掌握全省害虫活动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害虫生活习性考察、国产杀虫药剂研制、生物防治法引入、杀虫器械改良等研究活动。1929年冬,全省分期治虫工作开启后,昆虫局通过选派防治指导员下乡、创办稻虫防治实施区、培养各县治虫人才等具体举措,推动各地治虫工作的开展。在这些举措的推动下,浙江省的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正>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棉田主发害虫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合几年来对Bt转基因抗虫棉田主发害虫发生活动规律和当地作物布局特点,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综合角度,拟定了棉花生产全程施药防控害虫方案,用以大田试验示范,以期在棉花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一、全程施药防控害虫措施1、苗期。防控重点是棉蚜和绿盲蝽,播种时可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田间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蚜虱净等吡虫  相似文献   

12.
<正>抗虫棉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棉田主发害虫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合几年来对Bt转基因抗虫棉田主发害虫发生活动规律和当地作物布局特点,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综合角度,拟定了棉花生产全程施药防控害虫方案,用以大田试验示范,以期在棉花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一、全程施药防控害虫措施1、苗期。防控重点是棉蚜和绿盲蝽,播种时可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田间蚜量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蚜虱净等吡虫  相似文献   

13.
<正>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近些年来,由于棉花害虫特别是棉铃虫的大发生,严重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使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本文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棉花害虫主要种类的发生情况为例来谈一下棉花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 种类及发生特点1.1 棉蚜 每年可以发生20~30代,冬季以卵在  相似文献   

14.
经过3年6造开展甜玉米大田生产及试验示范田主要害虫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掌握了当地甜玉米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及其发生规律,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防治,解决了当地甜玉米害虫防治的难题,据此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甜玉米害虫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基地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是我区制约棉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棉田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棉花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棉铃虫危害保证棉花丰收,多年来,我们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文结合棉铃虫危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选育抗虫棉等方面分析了棉铃虫,提出了适合我区的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对我区棉铃虫防治,减少其对棉花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普遍发生落蕾、落铃与僵办、焖铃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与自然条件及耕作管理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外,虫害是主要因子之一。三年来对于棉花害虫,因多偏重于保苗,仅注意到棉苗期害虫的防治,对于棉花蕾铃期害虫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棉花生产与纺织原料的供应。目前棉花将开始见蕾,进入发育阶段,除大力贯彻苗期害虫的防治措施外,更应加强蕾铃期害虫的防治工作,及时制止扩大蔓延,以达保铃的目的。特将几种主要棉花蕾铃期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后,供作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集合行政、技术等方面的力量,综合运用新品种推广、肥水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示范片增产增收,同时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本文介绍了宣城市宣州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措施,总结了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棉花高产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蔬菜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是山西省植保部门为配合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全省中南部无公害果菜区建设而推广的一项配套技术。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先后在榆次区、清徐县、忻府区等地试验示范,进而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棉蚜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蚜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虫,已成为棉花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2007年棉蚜田间虫口基数较历年偏高,发生期提前。为发挥特殊生态区资源优势,确保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简便、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 35%赛铃灵,是南京农业大学开发、由江苏省东台市农用药剂厂独家生产的新型复配杀虫剂。1993年,全国植保总站在江苏、山东、河北、湖北等有关省、市县植保站的支持下,进行了大面积防治棉花害虫试验示范。累计面积达5万公顷。赛铃灵对抗性棉铃虫、棉田玉米螟、盲蝽蟓等多种棉花害虫均具显著的杀虫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