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Stenger 记述了采自海水环境的各种大  相似文献   

2.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Stenger记述了采自海水环境的各种大小鲻鱼的生殖细胞发育以及卵巢与精巢的成熟过程,但没有提到淡水鲻鱼的性腺发育。为此,促使作者研究它,以确定生活在淡水环境的鲻鱼的性腺发育的程度。如果在淡水中性腺发育正常进行的话,那末,这些鲻鱼可以作为人工繁殖用。  相似文献   

3.
陆忠康 《水产科学》1985,(2):30-33,9
鲻科鱼类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中分布较广,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对象。特别是鲻鱼(Mugil cephalus)和大头鲻(Mugil capito)适合于池塘混养.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鲻科鱼类混养的试验研究。在施肥池塘中,常常出现藻类大量繁殖与生长,这些藻类对鲤或罗非鱼不能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4.
鲻饵中蛋白质适宜含量在淡水池塘中研究了饵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鲻生长和饵料利用的影响。4种试验饵料分别含粗蛋白25%,30%,35%和40%,鱼种平均体重4g,试验期84天。试验鱼养在设置于池塘中的网箱里,放养密度40尾/,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正>鲻鱼隶属于鲻科、鲻属,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厚等优点,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重要经济鱼。鲻鱼适应水温广泛,可生活在从咸水到半咸水以及淡水的多种水域中,在自然水域中主要以藻类及有机碎屑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其食物来源广泛,对饲料营养要求不高,非常适宜池塘养殖。本文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靖江基地养殖试验情况对鲻鱼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广大养殖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唐志勇 《科学养鱼》2006,(10):25-25
鲻鱼(图见彩中插2)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一种优良的搭配养殖鱼类。2004年我县开始进行鲻鱼、河蟹、草鱼池塘混养技术示范,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底淤泥厚如超过10厘米,应进行清淤,每亩用茶饼15~20千克或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7.
福建莆田近海鲻鱼渔业现状及秋冬季产卵群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珊 《福建水产》2012,34(4):316-319
本文主要根据2010年11月—2011年2月福建莆田近海流刺网作业鲻鱼生产调查资料,分析秋冬季渔获鲻鱼产卵群体组成、性腺成熟度分布等生物学特点及鲻鱼生产基本情况。结果表明:秋冬季(11月至翌年1月)是鲻鱼产卵盛期,也是鲻鱼渔业生产旺季;鲻鱼产卵群体主要为流刺网作业所利用,渔获群体优势叉长450~550 mm;近岸众多的流刺网作业过度捕捞亲鱼是造成鲻鱼资源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莆田近海鲻鱼资源,建议进一步开展流刺网及张网作业对鲻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专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1986年11月-1987年1月,江苏省启东县鱼虾养殖场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的鲻鱼人工繁殖试验项目,在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池塘培育鲻鱼亲体的性腺成熟率达26.5%的初步结果;并且多次成功地进行了催产和孵化;孵出的鱼苗最长成活时间为16天。  相似文献   

9.
高位池地膜鱼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7日—8月7日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耶湾对虾养殖场采用高位池铺地膜进行南美白对虾和鲻鱼混养试验。试验结果:南美白对虾平均单产934kg/667m^2,鲻鱼平均单产40kg/667m^2,平均利润1.68元/667m^2;该养殖模式对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和增产增收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鲻的生殖     
鱼类生态学家认为,研究鱼类种群动力学时,生殖是个重要因素。当今鱼类养殖学家,对于海产鱼类人工繁殖发生极大兴趣,尤其鲻的繁殖。本文试图对世界范围鲻的生殖生物学研究主要成果,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对于鲻的性别比例、首次性成熟、成熟期、产卵和早期生活史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启东县地处长江人海口的北岸,有广阔的沿岸带和滩涂。每年3~4月间,大量鲻鱼苗拥向岸边。这里的沿海群众有捕捞鲻鱼苗饲养的习惯,通常在淡水河沟或池塘中放养当年捕获的鲻鱼苗,年底就可长到2~3斤,达到上市规格;倘第二年继续饲养,个体可达3~5斤。近年来,国外养鱼专家对鲻科鱼类的养殖十分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已把鲻科鱼类的研究列为国际生物学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宁海县大佳何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结合宁海县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实际及"宁波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在宁海县大佳何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基地开展了海水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槽流水混养鲻鱼、黑鲷研究与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鲻鱼、黑鲷在宁海县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混养模式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这一流水混养模式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鲻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推荐的海淡水养殖良种,具生长快、适盐性广、食物链级次低等优点。根据鲻鱼摄食底栖硅藻、池底有机碎屑这一特点,1996年我们在福建省龙海市丰港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与鲻鱼混养试验,共收获成虾46225公斤,产值23.11万元,平均亩产虾231.1公斤,亩产估1.16万元,亩利润0.46万元;在不增加投饵的条件下,并增收鲻鱼610公斤,平均亩增产鱼30.5公斤,亩增利润590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畔,共四口,面积分别为3.0、4.5、5.5、和7.0亩。每池排水闸一个,养殖…  相似文献   

14.
鲻鱼的饲养     
鲻鱼是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鱼类,因其肉味鲜美,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我国对鲻鱼的饲养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因其苗种运输困难而不能普及推广。随着运输技术的改进,我场自1975年开始放养,1976年全场推广,在300亩成鱼塘内混养鲻鱼鱼种一万一千多尾,当年捕获鲻成鱼60多担,平均亩产20多斤,最高达175斤。为此,我们认为,鲻鱼可作为一个优良品种在池塘养鱼业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antatus)属鲶形目,卵枯黄色,受精后呈粘性,结成铁状卵块。目前,美欧等主要养殖国家,人工繁殖通常采用池塘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孵化使用多种类型的孵化器。我们在1992~1993课题试验期间,采用池塘放置产卵巢诱导亲鱼产卵,用水车式水动力孵化器孵化,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厦门市淡水养殖以养罗非鱼为主体,品种较为单一,为了调整养殖结构,丰富厦门市淡水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我们挑选了目前市场价格较好的彭泽鲫、团头鲂、建鲤、鲻鱼等进行池塘混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我们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万家居委会祁云成8亩养虾池塘中,采取种草投螺模拟生态环境等措施,进行仿生态主养南美白对虾、混养青虾和鲻鱼的试验,取得了亩平均纯利润6070元的经济效益。现将该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为8亩,长方形,坡比角度小于30°,池水深度1.5~1.8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产白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亲鱼的驯养、促熟和产卵。结果表明,活的鲻鱼苗可用于牙鲆的诱食;当水温达到16.2~19.5℃时,牙鲆可自然产卵,产卵盛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份受精率高达86%。在驯养过程中亲鱼未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9.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狗母鱼类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其永  杨甘霖 《水产学报》1986,10(2):213-222
本文对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狗母鱼类(多齿蛇鲻、花斑蛇鲻和大头狗母鱼)的食料生物组成、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以及消化器官与食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三种狗母鱼类都属于游泳动物食性的底层鱼类,而且是同种残食的中级肉食性鱼类,其食料生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摄食鱼类和头足类,还兼食长尾类、短尾类和口足类。被捕食对象的大小,随着捕食对象(多齿蛇鲻或花斑蛇鲻)叉长的增加而增大。狗母鱼类周年均有摄食,多齿蛇鲻和花斑蛇鲻在产卵盛期(3—4月)摄食强度较高。它们的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肉食性相适应,多齿蛇鲻和花斑蛇鲻的消化器官和食性相近似,比大头狗母鱼的食性较凶猛。  相似文献   

20.
虹鳟是冷水性陆封型的池塘养殖鱼类,冬季11~2月产卵,已成惯例。据1973年3月日本琦玉县水产试验场熊谷分场的试验结果来看,虹鳟1年可以两次产卵,不仅能在冬季正常的产卵,也能在夏季产卵,这就突破了以往的产卵惯例。夏季产卵比冬季产卵,提早了半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