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4号湘早籼24号(原5-34)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1989年用湘早籼11号作母本、湘早籼7号作父本杂交于1992年定型育成的高产中熟早籼新品种。1997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1994~1995年推荐参加长沙、常...  相似文献   

2.
湘早籼7号(原名怀早4号)是湖南怀化地区农科所1983年用早熟早籼81-280作母本,多抗早籼HA79317-4作父本杂交,于1986年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偏早早籼新品种,1989年12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湖南省科委列为1989~1991年重点推广项目和湖南省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3.
湘早籼11号(原7-81)是湖南省水稻所1983年用浙辐802作母本,湘早籼1号作父本杂交于1987年定型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1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1989~199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8.2kg与494.3kg,分别比浙辐802  相似文献   

4.
“湘早籼6号”(原名益早3号”)是湖南省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湘矮早9号”与“莲塘早”杂交后选育而成,适合于双季稻区作早稻栽掊的早熟新品种。1988年4月,该品种通过益阳地区农作物品种审  相似文献   

5.
多抗高产新品种湘早籼16号湘早籼16号(原名HA88374)是湖南农科院水稻所1985年用湘早籼3号作母本与浙辐802杂交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4年1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高产稳产湖南省水稻所安仁基点、零陵地区品比试验结果:19...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3湘早籼23系我所1989年用湘早籼7号作母本、浙辐9号作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7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04~105天,比湘早籼13早熟2~3天。株高80cm,耐肥抗倒,成熟落色好,有效穗3...  相似文献   

7.
湘早籼15号(原名86-70),商品名为“湖南软米”,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于1984年从IR 19274-26-2-3-1-2的变异株中系选育成的一个优质迟熟早籼品种。1991年列为湖南优质米重点开发品种,1992年10月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总分(90.30分)第一,获金质奖章,1993年1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湘早籼25湘早籼25是湖南省湘潭市农村所杂交选育的双季早籼品种,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平均产量6485.3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2%:1995年江西省永丰县……  相似文献   

9.
湘早籼46号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优质高产迟熟常规早籼新品种,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审定。本人根据在湖南常德连续两年生产实践,总结了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杨远柱  廖松贵 《种子》1994,(2):62-63
湘早籼13号(原名怀4077-2)是1988年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先后参加过十一届次区试.均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1993年通过了湖南省审定并命名,被确定为省区试对照品种和全省重点推广品种。1993年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1·选育目标与亲本选择在分析我省早稻生长季节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把选育苗期耐寒,抽穗结实期耐低温阴雨,结实率高,前期株型较紧凑,后期较松散,穗颈下第一节节间长,株间通风透光.成熟落色好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早籼新品种作为主攻目标,以适应湖南的早稻生态条件,确保优质高产高效。为实…  相似文献   

11.
湘早籼一号原名81—292,是湖南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抗迟熟早籼新品种。1984、1985年湖南省早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505.35公斤与495.8公斤,比对照广陆矮四号增产8.6%与12.7%,比湘矮早9号分别增产6.4%与8.8%。1986年益阳县  相似文献   

12.
湘早籼13的高产栽培技术杨远柱,廖松贵,龙天建,王宪美(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12007)(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418000)黄泽智(湖南省怀化市种子公司418000)湘早籼13是我们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早籼新品种。1994年8...  相似文献   

13.
抗病虫新品种赣早籼28号赣早籼28号是江西省赣州地区农村所植保研究室用浙丽1号与湘早籼3号杂交选育而成,是一个抗白背飞虱并兼抗稻瘟病的水稻新品种。1992年由江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赣早籼28号(丽湘早5号)。1993年分别获地区和江西省科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湘早籼46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湘早籼46号在湖南地区的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湘中籼3号(原名88-140)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湘早籼1号作母本与湘中籼2号杂交,于1988年选育定型。在各级试验和示范中表现突出,该品种产量高,抗多种病虫害,具多种用途。1992年元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0年省中籼区试平均亩产594.5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5%;1991年续试全省平均亩产566.6kg,  相似文献   

16.
湘早籼15号水稻湘早籼15号(86—70)是湖南农科院水稻所系选的一个优质高产迟熟早籼新品种。由于该品种米粒细长,垩白极少而小,透明光亮,米饭柔软清香,1991年列为湖南优质软米重点开发品种,并定商品名为“湖南软米”。1992年10月首届中国农业博览...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为充分挖掘湘早籼46号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对湘早籼46号主要特征特性及在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6个试验点的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早籼46号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金优402;抗倒伏、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在产量结构分析中,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与产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且产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4923.7+27.6x1+39.5x2+173.4x3+215.8x4。在栽培管理上,应主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协调好穗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施氮及栽插密度对湘早籼46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湘早籼46号高产潜力,进一步提高产量,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湘早籼46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湘早籼46号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以施氮量为240kg/hm2且栽培密度为40×104穴/hm2的处理产量最高。(2)不同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影响最大,每穗总粒数次之,结实率相对较小,千粒重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种子》1983,(4)
“2319—3”是湖南省怀化地区农科所1975年用湘矮早九号和873杂交,于1978年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一般亩产800斤左右。  相似文献   

20.
95-81是湖南省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湘早籼18辐射后,一年二代,于1997年定型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8年以来,经长沙、益阳、湘潭等市及江西省安福等县较大面积的生产示范栽培和湖南省区试,均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95-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