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为研究鹤庆五味子果实(Schisandra wilsoniana A.C.Smith)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等分离操作进行分离,通过各种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γ-Schizandrin(Ⅰ),Kadsurin(Ⅱ),Tigloylgomisin P(Ⅲ),Prinsepiol(Ⅳ),WuweilignanⅠ(Ⅴ)。均是首次从鹤庆五味子果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传统中药华中五味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五味子酚(schisanhcnol,1)、戈米辛P顺芷酸酯(tigloylgomisin P,2)、五味子酯乙(schisantherin B,3)、pregomisin(4)和chcanine(5). 相似文献
5.
6.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是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作为一味大宗道地药材,五味子对许多疾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性。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发现五味子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抑郁、抗肿瘤、保护受损神经元,提高记忆力等作用,在医疗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五味子的应用现状、品种选育、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花芽分化、光合特性、植物营养元素等栽培生理,黑斑病、白粉病、女贞细卷蛾等常见的病虫害防治,以及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多糖、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药理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五味子今后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植物油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植物油提取五味子木脂素新工艺及其工艺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提取物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植物油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油用量B、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A,其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A3B3C2;水提取、醇提取、超临界提取和植物油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总量分别为3.24mg、36.57mg、38.56mg和38.00mg,提取率分别为8.28%、93.1%、98.2%和96.8%。本研究确定了植物油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新工艺;用新工艺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和提取率均较高;新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条件温和等优点,对五味子的开发利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五味子科植物分布广泛,其中大多植物可作为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药效。对五味子科植物成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各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为五味子科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并对常用的分离方法进行了整理,为研究该科植物的化学成分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鹤庆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Wuweilignan E(1)、Methyl-gomisin R(2)、Methylisogomisin O(3)、Gomisin D(4)、Tigloylgomisin P(5)和Gomisin N(6)。[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鹤庆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对CCl4致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护肝作用最大的主活性成分。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对细胞加以保护,CCl4体外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结果:CCl4最佳造模浓度为80mmoL·L-(1P0.01);5~20μmoL·L-1的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均能增加L02肝细胞存活率(P0.01);考察浓度为20μmol·L-1时,均可抑制CCl4引起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比较得出五味子乙素护肝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不同产地北五味[Schisandrachinensis(Turcz.)Baill]的药材质量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总木脂素含量;应用HPLC方法测定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甲素和乙素含量;应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产地北五味子进行了指纹图谱比较与分析。[结果]4个产地北五味子在化合物组成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苇河产北五味子与桃山产北五味子相似度较高;苇河产地北五味子的品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北五味子产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及方法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的生殖发育过程。[方法]以北五味子为研究对象,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其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北五味子有雄蕊5~6枚,花药横切面呈蝶形,具有4个小孢子囊。在同一朵花的不同花药内或同一花药的4个不同的花粉囊内和同一花粉囊内,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基本同步。成熟花粉的生殖细胞与营养核靠在一起,形成雄性生殖单位。北五味子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后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多排列成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花粉粒;花药壁的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结论]该研究为北五味子的栽培和育种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常规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多种色谱分离手段,从五味子油饼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光谱学分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五味子丙素(Schisandrin C,1)、五味子乙素(Schizandrin B,2)、五味子甲素(Schisandrin A,3)、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4)、Angeloylgomisin H(5)、五味子醇乙(Schisandrol B,6)、五味子醇甲(schisandrol A,7)。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北五味子叶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日变化,为今后人工合成木脂素类成分和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超声提取五味子叶片的木质素类成分,并利用HPLC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袭进行含量测定。3种木脂素类成分在叶片中的含量从6:00时至9:00时呈上升趋势(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在9: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9:00时至15:00时呈递减趋势;15:00时至18:00时又呈上升趋势(五味子甲素在18: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同一节位叶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五味子栽培区域无霜期短的特点,把秋季施肥由过去果实采收后(9月中下旬)提前到采果前(8月中下旬)进行,并实行腐熟有机肥和速效性氮钾肥合理配比混合施用,使翌年的结果株率由过去的39.68%~55.56%提高到88.89%~96.43%,产量提高了1.5~2.2倍。秋季施肥技术的改进,在实现丰产稳定目标的同时,也取得缩短果园管理周期,减少田间管理用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