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蜂过箱,一般要分别绑上子脾、粉脾和蜜脾。但有时因气温高,过箱绑上的蜜脾,往往坠脾而引起蜂群飞逃,造成损失。近年来,我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过箱,只绑子脾、粉脾和空脾,不绑蜜脾。过箱后,连续饲喂蜂蜜或糖浆三至五天。这样效果很好,不致坠脾引起蜂群飞逃。  相似文献   

2.
<正>蜜蜂的"白垩病",有的是微生物传染所致,有的是带有微生物的饲料传染,有的则是加脾不当——加冷脾且脾多蜂少所致。用冷、暖加脾的方法,可减少"白垩病"的发生。冷、暖加脾法的先决条件必须是蜂多于脾,且适用于春、秋两繁。春、秋两繁,不论是单脾还是多脾开繁,在蜂多于脾的前提下,隔板外放1张冷脾。这张冷脾既是放在巢箱内让蜜蜂预热的备加脾,也是让蜜蜂散热的空脾。  相似文献   

3.
<正>蜂巢是蜜蜂栖息的地方,蜜蜂有筑巢功能。中蜂喜新脾厌旧脾,春繁时中蜂常把老脾咬掉,造新脾春繁;西蜂是喜新脾也喜老脾,不咬老脾,只要有脾就产卵,巢脾使用年限长。刚造好的巢脾是白色,育过几代子后逐渐变成浅褐色、褐色,巢房也渐渐被茧衣加厚,老巢脾育出的新蜂个体小。老巢脾是蜜蜂病虫害的滋生地,尤其是巢虫非常喜欢老巢脾。对于养蜂者来说,更换新脾是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几年实践,摸索出两种更新老巢脾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中蜂有喜新脾厌旧脾的特点,因此准备造脾的蜂群,应事先调整蜂脾,群势蜂多于脾。巢础架或条框架要加在边脾第二位置,即边脾花粉或老子脾之间,这样可以避免中蜂乱造不规则新巢脾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1.3脾1.3.1组织解剖脾位居腹腔,单胃家畜的脾贴附于胃的背部;反刍家畜的脾附于瘤胃背囊。脾的表面被以结实的结缔组织厚膜,被膜发出小梁伸入脾脏内并互相吻合而形成网状支架,脾的实质组织为脾髓,主要为淋巴组织,脾髓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白髓:又称为脾小...  相似文献   

6.
检查蜂群的目的是改善饲养管理,给蜂群的发展和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过多的无目的地检查蜂群,只能破坏蜜蜂育子的温度和打乱工蜂工作的顺序而造成伤子和蜂产品减少。要想掌握好检查蜂群的时间火候,首先要了解蜂巢的布置和育子时所需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温度、蜜源、任务而有目的地检查蜂群和布置蜂巢。蜂巢的布置,在发展时期,平箱群是蜜粉脾、新蛹脾、虫卵脾、老蛹脾、空脾、新蛹脾和框式饲喂器。继箱群的布置:巢箱内是蜜粉脾、新蛹脾,中间是供蜂王产卵的脾(卵虫脾、老蛹脾、空脾或巢础)、框式喂饲器;继箱侧内是蜜粉脾、蛹脾、大虫脾(流蜜期多加几张空脾)、框式饲喂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南方或北方地区,冬季抓好蜂群管理,以确保来年蜂群恢复群势,提高蜂蜜产量。一是蜂多于脾:蜂群经过夏秋两季,多数群势蜂数已变得稀松。如果不紧脾任由蜂群发展,势必会导致蜂群病害。哪怕将8脾紧成5脾,6脾紧成3脾也无妨,条件是绝对保证蜂多于脾。抽出老脾,如果无老脾可抽,新脾也得抽出来(摇尽蜂蜜保存起来备用)。将强群大面积封盖脾与弱群卵虫少的脾进行对调,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强群优势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人的实践体会如下:a.南方早春的天气变化无常,预先把弱小群合并成双王群饲养,以利保温,为蜂群复壮做好基本的第一步。b.组织造脾群:利用特别爱好造脾的新王中等群为造脾群,将其卵虫脾抽出安插于非造脾的中等群中繁殖,于是造脾群中的休闲蜂多起来,有急于扩大巢房的倾向,当晚可加入1张巢框于边二脾,配合奖饲,24小时后可造出1张漂亮的新脾。c.把这张新脾也安插于非造脾的中等群中产卵繁殖,同时将这群的老熟蛹脾抽出安插于弱小蜂群里加速复壮。d.造脾群随即补插上巢框,继续奖饲,24小时后又造出1张新脾,以同样的方式将新脾安插于非造脾的中等群…  相似文献   

9.
<正>蜂群繁殖期,蜂王产卵一般喜欢在蜂巢中央部位的巢脾上,蜂巢的中央部位为子脾,靠边缘为粉脾和蜜脾。根据这一特性,蜂巢一般布置成两边侧为蜜脾,向蜂巢中央依次放置新封盖蛹脾、幼虫脾、卵脾和老蛹脾。这样布置蜂巢既可有效保护对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的幼虫,又便于蜂群管理。正出房的老蛹脾被  相似文献   

10.
谈中蜂巢脾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3,(11):17-17
1 中蜂巢脾与西蜂巢脾的区别a .同样尺寸的巢脾巢房数不同。以郎式标准脾为例 :中蜂巢脾约有 83 0 0个巢房 ,西蜂巢脾约有 64 0 0个巢房。b .蜂王产卵力不同 ,工蜂发育期不同 ,因而中蜂没有像西蜂那样单独的卵脾、幼虫脾及蛹脾等。西蜂一般 3天产满 1张脾 ,中蜂 4~ 5天产满 1张脾 ;中蜂常出现卵、幼虫、蛹混杂在一张子脾上的现象。c .中蜂一般将蜜贮存在巢脾上端 ,以下是花粉 ,再以下是子 ;也有个别群有单独的蜜脾 ,但没有单独的粉脾。d .中蜂对巢脾有“喜新厌旧”的习惯。中蜂不采树胶 ,因而中蜂爱咬脾 ,蜂王爱在新脾上产卵。e .中蜂在没…  相似文献   

11.
正加脾扩巢是蜜蜂繁殖的重要环节,在气温不稳定、蜜粉源情况变化较大时,如果盲目扩大子圈,加脾扩巢,气温降低时,蜜蜂护不住脾,会使子脾受冻。因此,蜂农在此阶段采用要因群、因时制宜扩大子圈,增大蜂巢的繁殖技术。一、插入粉脾定地饲养的蜂群,在紧脾调整蜂巢前1~2天,插入1张粉脾,紧脾时留下此脾。蜂场中如无花粉脾,繁殖开始后,要及时给缺粉蜂群饲喂花粉或花粉代用  相似文献   

12.
a. 换箱换脾:越冬期巢内的子脾、空脾、结晶蜜脾、下痢污染脾等都要用预先消过毒的蜜脾或巢房整齐的脾替换,蜂箱也应如此换。b. 调整饲料:早春每张脾上应保持0.5~1.0 kg封盖蜜和0.5~1张粉脾;无蜜脾时补喂2∶1的糖浆,在3~5天内喂足;面积较大的花粉脾一般放在隔板外,也可以用天然花粉或代用品,放在框梁上让蜜蜂自行取食。c. 密集群势:根据早春温度低和气候多变的特点,布巢时应保持蜂绝对多于脾:如有2.5框蜂,则放2张脾,即蜂多于脾的30%~50%;3框蜂则在隔板内放2张脾,隔板外挂1张,以备高温时蜜蜂栖息。d. 双群同箱:蜂数不足3框者采用双群同箱…  相似文献   

13.
业余少量养蜂者,家有冰箱的话,可以利用冰箱冷冻法防治巢虫,手续简便,效果好。春末夏初,先将空脾和巢内无子的巢脾抽出,逐脾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冻一天,取出后用这些脾逐脾换出出净幼蜂的巢脾,换出一脾冷冻一脾,冻好后逐脾返回原巢。与此同时做好箱  相似文献   

14.
造脾是中蜂饲养技术上的关键。如何造脾?笔者认为有很多技巧,要得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蜂泌蜡力强的优良性能,多造脾、多繁殖、多收蜜、多产蜡。1造新脾造脾条件:不是什么时候、任何蜂群都可以造脾的。造脾的基本要求:外界有较为丰富的蜜粉源,蜂群有产卵王,蜂脾的比例适当。患病蜂群也能造脾,但造出的脾意义不大,会加重蜂群的病情;脾多于蜂的蜂群,早春由于气候变化,寒流一来,蜜蜂为了结团保温,就要咬脾,往里紧缩,使卵虫受冻发病,气温不稳,蜂力不足,勉强造脾后患无穷。造脾准备:在蜜粉源植物开花前数天,普遍检查一次蜂群,把没有卵虫或卵虫少的旧…  相似文献   

15.
曹光兴 《蜜蜂杂志》2005,25(7):24-24
不久前我收到广东一位中蜂饲养者的来信,他问中蜂蜂箱的巢门是开在左边好还是右边好?我函复他说巢门应偏左为好,原因是大多数中蜂有向右发展的习性,这个结论是本人多年观察到的,愿共同商讨。a.从收捕的野生蜂与旧式家养的中蜂巢内脾的排列来看,自然巢脾多靠右偏集,新脾多、子脾大。b.根据中蜂越冬后的观察来看,工蜂多靠右偏集,而靠左边的脾多是空脾、老脾、烂脾或没有子的脾。c.造脾时,加在靠右的巢础造得较快而且完整,蜂王很快产上卵。d.在取蜜期,靠右的脾进蜜多,蜜脾面积大。e.在繁殖期,蜂王喜在靠右的脾上产卵,子脾大。每逢春暖花开,我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1,62(8)
今年我在湖北春繁,决定采二、三期刺槐。蜂群包装时无论是2脾,3脾还是4脾,一律发展到4脾便不再加脾,直到3月10日前后加继箱,虽然子脾少了1~2张,但新蜂质量好。  相似文献   

17.
正养蜂闲置的空脾或蜜脾时间一长就会滋生或感染病菌,甚至会被巢虫蛀蚀,如果不处理就直接拿来再用,会对蜂群造成危害。因此,在保存空脾或蜜脾时,可用硫磺熏蒸消毒灭菌,现介绍一种安全的简易方法。用硫磺熏脾前,需先把脾放在继箱内,脾多的话可撂多层  相似文献   

18.
春季低温运蜂也要注意通风。7—8张脾的强群,转运时可临时加上一个空继箱,以扩大空间,或与弱群对调子脾,将强群的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调入弱群。而弱群中的卵脾与空脾则调入强群。  相似文献   

19.
范全新 《蜜蜂杂志》2012,32(9):25-25
1 1脾蜂也能越冬秋季流蜜期可多培育一批秋王,老劣王更换后,多余的秋王每个小群3张脾:1张完整的虫卵脾,2张蜜粉脾,约1脾蜂。9月15日蜜源结束后把蜂王用王笼囚起。子脾出净后彻底治螨,治螨结束群内有2张蜜脾,王笼放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97年7月6日在我山区最高处———中岭区张忠明住地取得中蜂自然脾。脾面尺寸为:脾面割脾的截面长32cm,脾面高23cm,如图所示,此脾我定义为热带脾,它是蜂巢中间最大的脾。经过计算研究,得出合乎中蜂生物学特性的、中蜂浆型巢箱巢框圆球状结构的生物学设计原理。它的设计计算过程简述如下:1本地中蜂自然脾的脾面计算脾面长32cm(AB=32),高23cm(OC=23)。我把这块自然脾做在一个内径是32×23cm2的巢框上,那么这32×23cm2=736cm2是巢框一面脾的面积。经我长期观察和实验,找到中蜂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