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过近2年对野生槭树大苗装箱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装箱培育方式育出的野生槭树绿化大苗从叶色、形态、生长状况、苗木质量上看,明显高于对照平地育苗,利润是平地育苗的8.5倍,同时装箱育苗中的起苗、运输、栽植等环节不受季节限制,绿化栽植成活率100%,市场前景广阔,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袁庆 《防护林科技》2016,(Z1):25-26
枫树是辽宁省东部山区常见的绿化树种.通过对枫树进行装箱培育成园林绿化用树苗的试验,结果表明:枫树苗采用木箱子培育,苗木的生长状况及质量成活率都显著高于苗圃地育苗的生长指标;木箱培育枫树园林用苗是苗圃地的3倍,而经济效益却是苗圃地种植的8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白牛槭(Acer manshruricum)、紫花槭(A .pseudo‐sieboldianum)、色木槭(A .momo)和茶条槭(A .ginala)实生苗培育试验表明:4种槭树种子育苗在东北地区易行;1年生幼苗中白牛槭长势相对较弱,从第2年至第5年紫花槭转为弱势生长,4种苗木生长势强弱依次为色木槭>茶条槭>白牛槭>紫花槭。茶条槭和白牛槭苗木无需人工修剪,2~3年龄苗即可直接应用;色木槭生长速度快但冠型发育较晚,辅以人工修剪整形,4年龄苗可出圃应用;紫花槭具有风干稍现象,严重影响其生长和冠型发育,在东北地区可考虑灌木型紫花槭苗木的培育和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4.
茶条槭是槭属植物,其姿态优美、叶片经秋变红,美似霞锦,叶中含有没食子酸,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是北方优良的观赏绿化和药用树种。文章对茶条槭播种育苗中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播种、抚育管理、大苗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利用槭树科秀丽槭为砧木高接,快速培育红枫等槭树科观赏植物大苗。在进行红枫春季切接、秋季切腹接对比试验观察、红枫与赤枫、鸡爪槭的对比试验后,研究摸索出一整套从砧木培育、高接换头到冠形培养的技术,为红枫等槭树科观赏植物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枫树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榨槭、三角枫、茶条槭、青枫为试验树种,用炭化稻壳、泥炭土、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照不同的配比制成9种基质进行网袋容器育苗,各基质上生长容器苗性状指标苗高、地径、一级侧根数、单株生物量、质量指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运用多目标决策法筛选出培育4树种容器苗的最优基质体积比是V泥炭土∶V炭化稻壳=5∶5.  相似文献   

7.
树木大苗培育技术城镇绿化、四旁植树、园林建设,防护林营造,均需要大规格树苗,培育树木大苗是一项高效益的产业,现介绍培育树木大苗的技术要点,供参考。一、培育大苗的主要方式1.移圃培育:将小苗从原圃地转移到另外的圃地,以较大的株行距培育成大苗。2.留圃培...  相似文献   

8.
秀丽槭 (Acerelegantulum)为槭树科落叶乔木 ,树形优美 ,枝叶稠密 ,姿色倩丽 ,青翠宜人 ,叶片秋天变红或黄转红 ,因而在我国南方常被用作为园林搭配中的优良庭园树种 ,又是一个耐烟、耐二氧化硫的好树种。以往有关秀丽槭育苗的报道极少。 2 0 0 0年 ,笔者在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羡山林场培育了 0 .0 67hm2 的秀丽槭苗木 ,产苗 2 2 0 5 0株 ,平均高 31.5cm ,平均地径 0 .63cm。现将秀丽槭苗木培育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床制作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壤深厚疏松、排水性能良好的地点作圃地。…  相似文献   

9.
采用槭树科野生移植青枫为砧木高位嫁接红枫,快速培育红枫大苗。通过不同移栽时间的野生青枫移植成活率试验和不同方法的高位嫁接红枫试验观察,结果表明:3月上旬野生青枫移植成活率较高,嫁接方法上切接成活率大于芽接。研究摸索出了一套以野生青枫砧木高位嫁接培育红枫的技术,有效克服了红枫种子繁殖,难以保持种性,易发生变异,出苗后生长较缓慢以及扦插成活率低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为红枫等槭树科观赏植物的快速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性和技术性支持,有利于红枫苗木培育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温度影响着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其中极端低温会给辽东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及绿化树幼苗培育带来诸多不利,致使许多观赏性绿化树种栽植和培育过程中,因遭受低温胁迫超过其低温耐受极限造成树木整株死亡。近年对于彩叶树抗寒性研究比较多,但对于苗圃播种苗、移床苗抗寒性的讨论和研究不是很多。以秋季红叶观赏性为主要特点的元宝枫、色木槭、拧筋槭3年生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处理,然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回归求其半致死温度,研究3种槭树幼苗的抗寒性,为辽东山区苗圃地培育绿化用彩叶树幼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皂角用种子繁殖易产生高矮不齐、径粗大小不匀的实生苗后代,而采用优良种源的插条进行扦插而育出的无性苗,能保持优良母株优良性状,苗木整齐度较好。采用优树穗材,用外源植物激素作为生根剂,扦插形成愈伤组织率达93.6%,生根率达到88.4%,获得了较好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皖东丘陵区进行珊瑚朴播种育苗、芽移育苗与造林试验,定期观测其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造林成活率、病虫害发生情况等。结果表明:芽移苗当年苗高、地径分别是直播苗的1.19倍、1.25倍;珊瑚朴对当地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抗旱性、抗病虫性强。当年幼树地径、苗高分别为朴树的1.04倍、1.03倍,第2年幼树地径、苗高分别是朴树的1.98倍、1.62倍。  相似文献   

13.
地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组织培养后移栽于大田的地苍无性系苗茎段为试材,对地苍的育苗与园林应用技术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扦插育苗时选择使用50mg/L浓度的ATP生根粉处理穗条,较为经济有效;容器育苗时选择“80%田土+10%细河沙+10%东北泥炭土”作为栽培基质,其容器苗生长较好,满盆率较高;地苍作为边坡绿化材料时宜应用于光照条件良好的缓坡;作为花坛营造材料时不宜散铺,满铺或模拟自然群落铺种效果较好,以模拟自然群落铺种效果最好;作为盆栽材料时单株盆栽的成活率、成苗率和满盆率、缀花数等均明显小于3株盆栽的。  相似文献   

14.
Parker WC  Dey DC 《Tree physiology》2008,28(5):797-804
A field experiment was established in a second-growth hardwood forest dominated by red oak (Quercus rubra L.)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shelterwood overstory density on leaf gas exchange and seedling water status of planted red oak, naturally regenerated red oak and sugar maple (Acer saccharum Marsh.) seedlings during the first growing season following harvest. Canopy cover of uncut control stands and moderate and light shelterwoods averaged 97, 80 and 49%, respectively. Understory light and vapor pressure deficit (VPD) strongly influenced gas exchange responses to overstory reduction. Increased irradiance beneath the shelterwoo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et photosynthesis (P(n)) and leaf conductance to water vapor (G(wv)) of red oak and maple seedlings; however, P(n) and G(wv) of planted and naturally regenerated red oak seedlings were two to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sugar maple seedlings in both partial harvest treatments, due in large part to decreased stomatal limitation of gas exchange in red oak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VPD in the shelterwoods. In both species, seedling water status was higher in the partial harvest treatments, as reflected by the higher predawn leaf water potential and seedling water-use efficiency in seedlings in shelterwoods than in uncut stands. Within a treatment, planted and natural red oak seedlings exhibited similar leaf gas exchange rates and water status, indicating little adverse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transplanting. We conclude that the use of shelterwoods favors photosynthetic potential of red oak over sugar maple, and should improve red oak regeneration in Ontario.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陇南油橄榄产业在育苗环节存在的苗木品种不清、育苗生根率不高的问题,根据多年油橄榄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技术,从而规范了油橄榄育苗时间、方法及后期管理.总结的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技术,将对指导甘肃陇南乃至全国油橄榄育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台湾栾树苗木物候期进行观测,研究了台湾栾树苗木生长规律和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情况,提出了台湾栾树的育苗技术,为沿海地区台湾栾树苗木繁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农作物茬口对日本落叶松育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茬地进行日本落叶松育苗应选择壤土或砂壤土,不宜选择碱土、砂土和黏土作苗圃地;不同茬口以日本落叶松重茬地育苗能够明显增加苗木生长量,以白菜茬为对照,日本落叶松重茬地可使苗高增加1.57倍,地径增加0.18倍,封顶量增加1.25倍,每hm2株数增加1.13倍。其他农茬首选大豆茬地、草木樨、瓜地茬,而谷子和白菜地茬不应作苗圃地繁育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18.
桉树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桉树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入手,系统地介绍了桉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的培育和以组培苗营养袋苗为母株,建立采穗圃,培育大量插条用以生产扦插苗的技术。其间以尾巨桉EF7为例,插入组培苗芽增殖培养基选择,促进生根培养基的选择,以及扦插条激素处理选择等的试验方法及过程,以加强桉树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扦插育苗及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2001年在福建省邵武市进行马尾松扦插育苗及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圃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剪顶高度在8cm为宜,每公顷可产600万根合格的穗条。培育扦插苗可先于12月15日至翌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植到苗圃培育,平均苗高可达22 6cm,地径0 44cm,当年可出圃造林。用此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试验表明马尾松扦插苗是可以用于生产性造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