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00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并结合地面资料对南瓮河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主要以森林和草本沼泽为主;森林沼泽和道路呈增加趋势,而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永久性河流变化较小,呈现缓慢的减少趋势,森林群落呈现退化的趋势;景观异质性在增大,破碎化程度在提高;森林采伐和道路修建等人为干扰是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的驱动力之一,火灾引发的森林及沼泽湿地大面积过火是湿地干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Landsat ETM和2010年Landsat TM两个时期的假彩色合成影像作为信息源,获取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的转化数据,确定相应的转移概率矩阵,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景观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着迅速的转变,森林和永久性河流面积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森林群落逐渐退化。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正在向沼泽化和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表水水质状况,对砍都河河水的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等8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单因子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砍都河水体平水期水源优于丰水期,且丰水期水体有机质含量超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不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水体中藻类不繁盛。  相似文献   

4.
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是1999年12月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2003年6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3]5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衡水湖等29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文件,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腹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境内、伊勒呼里山南麓,是嫩江源头发源地之一。其间河网密布,沟壑纵横,其中,二根河、南瓮河、南阳河、砍都河,均为嫩江源头水系,几条河流到呼玛县林业局十二站林场逐步汇聚一起,始称嫩江[2]。因此,本区生态系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素有"铜帮铁底"之称的嫩江水系。对嫩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我国最原始、最典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对于涵养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及深入研究大兴安岭林区的地质地貌、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植物群落演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尕海湿地景观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湿地自1998年建立以来的主要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信息提取和定量分析,并通过转移概率矩阵和马尔可夫模型对尕海湿地景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尕海湿地在保护区建立以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湿地总面积逐年增加,其中尕海湖在当地政府的合理规划和保护下,湖区面积...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量生物量实测数据及历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及各碳库分布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碳储量为1 567.1×104 t。其中植被碳储量为903.4×104 t,占总储量的58%;土壤碳储量为606.3×104 t,占总储量的41%;枯落物碳储量为17.4×104 t,占总储量的1%。各分碳库储量中,棕针土土壤碳库、乔木层碳库、草本层碳库为主要碳库,占总储量的89%。  相似文献   

8.
南瓷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约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寒温带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含量衍栖息的重要场所。区内典型的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低山立陵性地貌、保存完整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该区独具一格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区内开展一定规模的旅游活动,既能起到对游客进行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知识的科学普及教育,增强人们对大自然的自觉保护意识;又能为保护区带来经济效益,提高自身造血机能,为保护区进一步地发展和建设筹集资金,以期能对保护区更好的加以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瓮河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林、白桦林和草地内3种枯落物含水率的测定,确定其年变化规律,直观认识枯落物含水率变化原因.结果表明:5月和10-11月枯落物含水率较低,极为干燥;7-8月枯落物含水率较高,湿度较大;阔叶林枯落物含水率较高,针叶林地枯落物含水率次之,草地枯落物含水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以2005年楚雄市影像图为基础数据,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分类方法,应用RS、GIS技术,通过斑块、类型和景观三个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分类后的楚雄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楚雄市的景观类型较分散,破碎度化程度较高.森林景观作为楚雄市景观的优势类型,分布较集中;城市景观和草地景观受人为干扰的程度较高,分布较分散;水域景观的分布较分散,并且破碎化程度较高;耕地景观的形状较复杂,在整个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目前在景观水平对湿地及其环境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采用三期遥感资料结合地面调查,对克鲁克-托素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类型、分布以及演变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保护区主要湿地景观演变及驱动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是以石林景区为例,利用TM影像、扫描地形图、野外样方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 IS、RS软件平台,对扫描地形图进行了基于公里格网的配准,对图像进行了投影变换和几何校正处理,并以建立掩膜层的方法提高了分类的精度。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分维数、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等指标,利用Fragstats3.3进行景观计算,对景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ARC/INFO支持下,利用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1∶50000植被分布图和其它辅助数据,选取多个有代表性的景观指数对保护区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异质性较高,连通性较好,破碎化程度不明显;各景观组分的面积和周长分布极不平衡,森林景观是区内主要景观类型,常绿阔叶林和暖性针叶林等少数几种组分在景观中占绝对优势;受干扰程度最大的景观类型是竹林和农田景观.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白河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所知的四川岷山山系川金丝猴种群最大、密度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区,对该地区在地震前后的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物种资源的保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结合2008年汶川地震与2017年九寨沟地震发生的关键时间节点,从2003—2018年每隔5年,选取了Landsat5 TM和Landsat8 OLI的遥感影像,利用生态景观格局类型及景观生态指数来分析两次地震前后15年间白河自然保护区在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尺度上的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白河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由裸岩、草地/灌木、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5种类型组成。在Fragstats4.2中选取8个景观指数,分别从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对保护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斑块类型水平上,2003—2018年白河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景观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其次为温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且两次地震均导致主要景观类型所占面积下降,各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增多,景观类型平均面积减小,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水平上,两次地震导致景观多样性降低,景观整体形状趋于复杂,景观空...  相似文献   

15.
以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图为基本图件,在GIS技术支持下对保护区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其景观生态现状;并提出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完善功能区区划、分区保护与开发,开发生态旅游、促进持续发展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