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沈阳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城市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已经使城市的传统文化慢慢消失了。以沈阳的城市发展建设为例,通过对影响沈阳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要素的分析,从而为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城市环境提供认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熊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147-151
文化是城市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已经使城市的传统文化慢慢消失了。以沈阳的城市发展建设为例,通过对影响沈阳城市景观的历史文化要素的分析,从而为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有着自身独特气质的城市环境提供认识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其产生离不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结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的力度,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加之节假日时间的延长,中国人开始认识并体验 现代休闲生活方式。西方休闲运动带着西方人的休闲理念和价值取向在中国开始迅速流行,而从中国文化 历史的角度看,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着的现代西方休闲思想的精髓,才使得西方休闲运动在中 国受到追捧。  相似文献   

5.
对世界文化现状及趋势的描述,存在着文化全球化、本土化两种鲜明对立的认识;对这两种不同文化现状及趋势的评价,也分别存在着肯定或否定的截然相反的看法。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的中和智慧,肯定方向相反的两种文化趋势及每种趋势的利弊的客观存在,并从此出发,建立一个能够化解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紧张关系的中和文化观。并坚信这种中和文化观既可确立中华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也是建立和谐的人类文化生态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学者认为 ,儒家文化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干地位 ,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实质上 ,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与儒家文化同样重要。认为道家文化对传统科学思想的形成只有消极作用 ,是违背了辩证法 ,道家文化对传统科学思想更重要的是积极影响。不仅如此 ,道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分析中国足球与文化的联系,以及我国足球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结果认为:由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束缚,对中国足球起决定性的影响;当前我国足球文化的匮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以及我国民族对足球文化认识上的缺陷是导致中国足球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沃土,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9.
《农业考古》2021,(4):241-247
中华农耕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农业之中,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国早期主要哲学流派对农业生产实践的认识,从新的视角探究传统农耕文化对这些哲学流派主要思想观点的影响,提出传统农业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基础,传统农学思想中的"天人关系"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至今仍对当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更加明显,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渗透格外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文化输入,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认识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晶,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陶冶作用和实践养成作用、重视新媒体传导作用、配合家庭教育关键作用、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贯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广大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2.
农村传统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与村民思想表现为继承发展和辨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梳理和剖析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机理,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发挥作用的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三项旨在提升农村传统文化对村民思想发挥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修缮农村传统建筑场所,保护当地文化特色;弘扬发展非遗文化,为其注入时代特色;加强宣传科普力度,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灵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瑜  吕红安 《河南农业》2008,(20):52-53
宋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到宋朝时期的产物,是思想文化领域中一个新的学术思潮,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对其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这种思潮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135-137
随着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各地不断深入推进,对农村居民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各地在建设新农村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在一些地方作为精神财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不断遭到破坏,甚至消失。结合微山湖古镇建设,从古镇的规划布局、建筑形态、建筑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地域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在古镇建设中加以提炼,以物质的形态承托非物质历史传统文化,使新建村镇还原和保留历史风貌,传承历史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今天,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而消失,相反却得到了重新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艺术实践证明,艺术设计只有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扎根于本民族肥沃的传统土壤,在世界范围内才能拥有显赫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凝结力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对当 今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阶段,各级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程度严重不 足,为此学校应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建立完善的校 本课程体系,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170-172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有利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产生巨大附加值。通过走访舟山群岛新区10余家企业,发现其企业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因子的运用存在不足,即传统文化地位逐渐提高,但重视程度各异;传统文化建设逐步推进,但认识过于狭隘化;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推广,但认识存在片面化;传统文化体系日益形成,但过于分散化与形式化。从而提出应加大重视及宣传力度,克服片面化、形式化,积极融入海洋特色,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创新企业文化发展模式,提升舟山新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振兴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传承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对乡村文化发展认识不足、主体流失、载体缺失的现实困境,提出从强化思想引导、加强人才培养、坚持创新发展等三方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存在,是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东西,它传递、发展、擅变的历史就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因此,在传统与现代双重价值观念交叠、纠葛的文化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通过融合创新,挖掘其优秀思想,对于促进人的现代化,使人成为知、情、意全而发展的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很大作用。本文主要是从特点的视角予以探讨,试图解读转型期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理论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的现实和国内外形式吸收传统优秀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对和谐思想的论述,这些成为和谐社会思想的来源之一,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