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选择将子女带在了身边,由于这些孩子父母工作不稳定,他们便成了"流动儿童"。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冲击,使他们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对此,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有效干预,改善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以福建省的政策和数据为例,对已有的解决流动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进行分析,试图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问题的具体政策建议:(1)政府牵头设立相关权威机构,促使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工作常态化;(2)制定相关的暂行法规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平等教育权利提供法律支持和机制保证;(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4)完善城乡社区环境和教育政策体系以优化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环境;(5)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3.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进而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在家乡的子女与父母聚少离多,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品行及其今后的发展,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口的整体素质提升。留守儿童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阜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出现许多空巢村,留守儿童较多,产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以阜平县的留守儿童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阜平县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措施,助力当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90-19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向城市转移,导致了一个新兴的群体产生——"留守儿童",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有60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这些离开父母的儿童多数有亲人照看,还有小部分的儿童独自生活。由于家长长期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笔者从多方面研究,提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新问题,涉及农村未成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社会所不容忽视的。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发展不健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等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主要从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入手,对进一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对许昌市市区内3所中小学的城市农民工子女和许昌周边乡村的3所中小学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访问,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教育效果、教育效益、教育效率进行测评,评述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现状,分析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及差异,并提出了"学校助推-家庭护佑-学生自立"的政策体系,系统性地剖析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绩效问题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18-2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人口涌入城市,其子女大多被留在原来的乡村继续生活求学,被留在乡村的孩子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2亿人左右,留守儿童有61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40%左右。随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成为城市化建设引发的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成长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存在并一直在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探究农民工民生两大问题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原因,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农民工作为父母,应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留一个家长照看子女,否则子女长期离开亲生父母的关爱,对性格等各方面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从家庭、社会、国家三个方面找到其解决办法。在婚恋问题上,造成农民工婚恋困难在于三方面原因,即中国社会的转型、户籍制度、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针对这三方面的原因,从企业、社会和国家政策入手,引导和解决农民工的婚恋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很多的农民工都涌入了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探索解决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比较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普通农村儿童的身体形态发育和身体素质状况,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良好,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发育指标优于农村普通儿童,留守儿童身体形态指标最差;农村普通儿童在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优于留守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爆发力优于留守儿童,但速度、耐力等方面比留守儿童差。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呵护与陪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由家中长辈监护,"隔代抚养"易造成非正常成长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66-268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开放性也不断提高,为了更好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城打工。而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及城市对农村儿童上学的"不公平"对待,大部分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家中让其生活,于是,"留守儿童"产生了,并且越来越普遍。再加上青少年对于祖国未来的重要性、关键性,使得做好留守儿童的有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网上查找资料、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A小镇的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现状展开调查,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将他们的子女留在家乡接受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受到其父母外出的影响,通过对山东省L县X镇153名初中在学儿童的分析,发现:父母长期外出对其子女的学习表现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当母亲也外出时,儿童学习表现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与学习表现相关,健康水平低的儿童,学习表现也较差;相比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水平对其学习表现影响较小;亲子关系质量与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相关,亲子关系良好、亲子联系充分的留守儿童学习表现较好;留守儿童家长对儿童学习的关注程度与儿童的学习表现相关;留守儿童相比非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受学业辅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对昆明市连心社区的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帮助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城乡地域之间巨大的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因素的差异,使流动儿童对自身角色、群体边界、社会关系、他人关系认识模糊,缺乏社会归属、孤独自卑心理强烈,应整合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环境,使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平、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6月1日在昆明设立了两所流动人口、农村家长学校,引导流动人口和农村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谌海燕 《农业考古》2005,(6):399-401
外出务工潮造成农村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了直接监护人,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因长期欠缺父母的关爱和现阶段农村教育条件的不完善,导致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从心理发展角度综合分析了“留守子女“的心理问题,希望全社会一起来关注这一特殊群体,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杨琳  刘清 《农业考古》2005,(6):395-398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作为教育不仅应该重视人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应该同样重视教育的质量、效果和内容.本文关注的是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阐述了农民工子女的一般心理问题、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民工潮”现象,传统农村家庭教育的双系结构、乡土性、双系抚育主导性受到了冲击,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这一冲击势必会影响到这些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如流动儿童的乡土认同减弱、自我概念偏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多等。政府和社会要化解城市社会中对流动儿童的排斥性和边缘化的环境氛围,并为留守儿童家庭“团聚”创造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其子女却留在家乡生活,被称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查阅、分析国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及其教师的访谈,介绍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