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受到病原菌的浸染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病原相关蛋白基因在抗,感品系内均被诱导表达具有大体相似的动态规律。β-1,3-葡聚糖酶(PR-2)基因在接种病原菌ptr后  相似文献   

2.
β葡聚糖酶高产菌Bacillus subtilis 9126—6的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β-葡聚糖酶(EC3.2,1.73)高产菌B.subtilis 9126-6发酵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是:大麦粉7%,玉米粉3%,豆饼粉5%。在1L发酵罐中保持温度35-37℃、pH7.0-7.2。搅拌通风培养3d,发酵液的酶活力高达154U/ml.作者还对大麦β-葡聚糖对9126-6β-葡聚糖酶产生的诱导性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病原相关蛋白基因在抗、感品系内均被诱导表达,表现了一种非特异性的抗性反应。并且,以上3个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大体相似的动态规律。β-1,3-葡聚糖酶(PR-2)基因在接种病原菌ptr后16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表达量达高峰,64小时后表达减弱;几丁酶(PR-3)基因在接种后8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达最大值,72小时后表达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于接种后8小时被诱导表达,48小时后表达进入盛期,64小时后开始下降,但直至72小时后仍维持一定水平,这种趋势较病程的发展一般提前16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新开割和第3割年的热研7—33—97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割胶和外源水杨酸刺激对橡胶树胶乳中的蛋白质含量与种类以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开割以后,不但胶乳中总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而且蛋白质种类也增多;采用外源水杨酸刺激第3割年的橡胶树,可提高胶乳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刚果红与β-1,3-1,4-葡聚糖紧密结合的特性,采用改进的方法筛选β-葡聚糖酶产生菌。凡菌落周围刚果红褪色的透明圈大者,其酶活性亦高。从12个土壤样品分离的上百个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活性的菌株Bacillussubtilis9126,它在刚果红平皿上生长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很大,其产酶活力高达57U/ml.  相似文献   

6.
对β—葡聚糖酶(EC3.2.1.73)高产菌B.subtilis9126—6发酵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是:大麦份7%,玉米粉3%,豆饼粉5%.在1L发酵罐中保持温度35—37℃、pH7.0~7.2,搅拌通风培养3d.发酵液的酶活力高达154U/ml.作者还对大麦β—葡聚糖对9126—6β—葡聚糖酶产生的诱导性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刚果红与β-1,3-1,4-葡降糖紧密结合的特性,采用改进的方法筛选β-葡聚糖酶产生菌。凡菌落周围刚果红裉然的透明圈大,其酶酶活性亦高,从12个土壤样品分离的上百个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活性的菌株Bacillus subilis 9126,它在刚果红平皿上生长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很大,其产酶活力高达57U/ml。  相似文献   

8.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双向电泳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24,48,72h叶片细胞间洗脱液的蛋白质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后,22种病原相关蛋白(PR)被诱导合成,接种后48h,PR蛋白的表达量达最大值,72h后相应减少。其中20种组分在抗、感品系间的表达动态没有差异。Western杂交分析证明,其中有7种为β-1,3-葡聚糖酶,4种为几丁酶,1种为PR-1蛋白,属非特异性抗性反应。研究还发现pI5.2、22kd和pI6.6、19kd的两种蛋白仅在感病品系内被诱导合成,与特异抗性反应有关。从凝胶中回收了这两种组分,并完成其氨基酸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连续三年种在七个地区的10个二棱和六棱西班牙大麦品种的酸性提液粘度和β葡聚糖含量,大麦粘度值变化在2.4~24.8cst间,平均值为6.4cst。经高效液相层析(HPLC)测定。大麦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3.5%,变幅为1.9~5.5%,不同品种,地区和年份之间大麦β-葡聚糖含量和酸性提取液粘度都有极显著的差异,冬大麦的β-葡聚糖和粘度值均高于春大麦,品种Beka是粘度值和β-葡聚糖含量都  相似文献   

10.
蝇蛆几丁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观察了由蝇蛆壳制备而成的几丁糖(壳聚糖),在pH5.6、1mg/ml时1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几丁糖含量分别在0.75、1.5、3.0、6.0mg/ml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情况,发现几丁糖具有广谱的抑菌特性,而且随几丁糖浓度的提高,其抑制率也相应提高,但当几丁糖浓度达到3.0mg/ml以后,抑制率又保持相对稳定,从抑菌效果来看,几丁糖对丝核菌的抑制效果高,而对棉炭疽病及茄枯萎病菌则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品种茎用芥菜的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成分的研究表明,瘤状茎在膨大过程中,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2、纤维素、醛酸和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特别是膨大后期下降幅度较大.其中,果胶和总糖含量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纤维素的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β-1,3-葡聚糖含量在膨大后期不易空心品种T84-61高于易空心品种T84-66,这与膨大后期T84-61品种β-1,3-葡聚糖合成酶活性增加有关.瘤状茎中的Ca含量T84-61品种在膨大后期高于T84-66,而Mg含量品种间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细胞壁中果胶、总糖、Ca和β-1,3-葡聚糖含量的降低,可能与瘤状茎空心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方法琢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农抗5102产生菌同源菌株90-11、FR-008及WH-1相互之间融合研究的前期结果。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酶解温度和时间均为32℃和1.0~1.5h,但所需溶菌酶量则有异:90-11为2~4mg/ml,FR-008为6mg/ml,WH-1为2mg/ml。将各菌株的原生质体在-20℃下冻存1个月内的相对再生率可维持在70%以上,2个月以内仍可达60%以上。以50%PEG1000诱导融合各组合的融合频率是,90-11×WH-1为10-2,FR-008×-90-11以及FR-008×WH-1均为10-3。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同源菌株融合改良农抗5102产生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报道了农抗5102产生菌同源菌株90-11、FR-008及WH-1相互之间融合的前期结果。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适宜酶解温度和时间均为32℃和1.0-1.5h,但所需溶菌酶量则有异;90-112-4mg/ml,FR-008为6mg/ml,WHoo 2mg/ml。将各菌株的原生质体在-20℃下冻存1个月内的再生率可维持在70%以上,2个月以内仍可达60%以上。以50%PEG1000诱导融合组合的融合频  相似文献   

15.
植物几丁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植物几丁酶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和调节、录译后加工及分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植物几丁酶前体均含N-端信号肽和催化区,有的还有几丁质结合区和C-端液泡导向区;植物几丁酶绝大多数可由病原物等生物因素或乙烯等非生物因素诱导,并有组织专化性,有些受发育调节;译后几丁酶前体切除N-端信号肽→脯氨酸羟基化→切除C-端信号肽而成为成熟蛋白;几丁酶的分类目前存在两个系统,分别将几丁酶分为5类(class)或将几丁酶基因分4组(group).  相似文献   

16.
β—转换生长因子对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检测TGF-β对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和移植后的成活率的影响,在试验1和试验2,添加0.3-7.0ng/mL的TGF-β至无论是复杂培养液还是各成分已知的简单培养液中,囊胚中内细胞团细胞都不同程度地增长,比对照组的囊胚多0.5-1.0倍;此外在含有3.0-5.0ng/mL的TGF-β的培养液中的囊胚,其孵化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FusariumgraminearumSchw.)原生质体的方法及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培养的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处理,原生质体形成效果较差。原生质体在PDAS高渗培养基上再生频率较高(20%~30%),在MMS上再生频率较低,而在NMS上原生质体则不能再生。在PDAS中加入KClO3和MNNG对原生质体再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ECO1,ECO2,ECO3和ECO-mixture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菌株接种于牛体胆囊培植牛黄,测定接各前后胆汁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酶)活性及培植1a后牛黄产量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表明,ECO1,ECO2菌株的β-G酶活性,牛黄胆红素含量比ECO3菌株,ECO-mixture菌株明显升高(P<0.01),但牛黄产量明显偏低(P<0.01);ECO-mixture菌株的β-G酶活性,牛黄胆红  相似文献   

19.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双向电泳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24,48,72h叶片细胞间洗脱液的蛋白质进行了系统态研究。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梁后,22种病原相关蛋白(PR)被诱导合成,接种后48h0PR蛋白的表达量达最大72h后相应减少。其中20种组分在抗,感品系间的表达动态没有差异。Western杂交分析证明,其中有7种为β-1,3-葡聚糖酶  相似文献   

20.
复合酶饲喂种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是一种蛋白质,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催化和调节代谢的作用。当它们自身被分解成氨基酸后,又可被动物所吸收。 安 酶是由蛋白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糖化酶、脂肪酶等10余种酶组成。 为了探讨安 酶在种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时间及 地点 2000年9月5日至10月25日,在河南安阳市富民种禽有限公司进行50天产蛋鸡试验。1.2 试验鸡及分组 选33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种蛋鸡9055只,分两栋舍饲养。试验组4535只,对照组4520只。1.3 饲养管理 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