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胎衣在8~12h内不能自然完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在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一般在12%~30%,也有高于40%以上的报道。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推迟和子宫脱,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受胎率降低,使许多优秀的高产奶牛被淘汰,给养牛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或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胎衣不下(RFM)又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 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 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广大养奶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福宏 《兽医导刊》2016,(2):185-185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现结合岷县禾驮乡畜牧兽医站接诊的一例奶牛胎衣不下将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胎衣不下是指母畜产出胎儿后,超过正常胎衣排出时间仍未排出,奶牛在胎儿产出后胎膜滞留超过12h,就可认为是胎衣不下。奶牛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之一,发病率约在20%~40%,夏季甚至可达50%以上。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产奶,由于胎衣的腐败分解产生毒素,易引起其它病变,乃至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奶牛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胎衣不下在奶牛产科病中最为常见。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其中钙缺乏导致子宫收缩无力是引起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临床资料介绍,奶牛临产前注射葡萄糖酸钙可预防胎衣不下。但由于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操作不便,且对牛有一定刺激性,临产前应用有引起流产的风险,故此法很受限制。笔者等应用奶牛口服离子型补钙液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是家畜多发病,最常见于牛,特别是奶牛.奶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奶牛产后的常见病,一般指母牛产后经过12h胎衣仍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导致不孕,使奶牛提前淘汰,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病,在正常情况下,牛的胎衣排出时间为产下小牛后12 h内排出,若有一小部分滞留的时间过长或者是病态的,就称之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原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现将有关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广大养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胎衣仍然没有完全自然排除。奶牛胎衣长时间不能完全排出造成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腐败分解的胎衣组织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引起急慢性子宫内膜炎,严重的病例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常常引起产后奶牛急性死亡。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是造成产后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0%-50%,在炎热的夏季,产奶量高的高产牛群中发生胎衣不下的比例会更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笔者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产犊记录资料进行整理,通过SAS 8.1统计软件分析了产犊季节、胎次、性别、犊牛初生重等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犊季节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春季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达到了40.72%;胎次对奶牛胎衣不下有极显著影响(P<0.01),尤其是3胎以上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于40%;犊牛性别和初生重对奶牛胎衣不下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养殖领域有不少牛因为长时间胎衣不下滞留在子宫中造成终身不孕,使奶牛利用年限极大缩短,养殖场淘汰率显著升高。为进一步探明青海省门源县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于2020年对门源县养殖的奶牛胎衣不下进行深入调查,并明确了造成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奶牛的普通病发病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内科病和产科病,大多数疾病呈隐性经过,因缺乏高效诊断技术这些疾病对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危害较大,笔者着重分析了奶牛乳房炎、不孕症、营养代谢病、肢蹄病、胎衣不下、犊牛腹泻和真胃移位等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技术、发病机理、防治药物、疾病监测体系、综合防控技术和奶牛标准化养殖等方面提出了奶牛普通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新疆巴州地区部分县、市的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详细调查,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LMT)和乳汁p H值检验法相结合进行乳房炎诊断,对发病情况与被检牛的挤乳方式、胎次、年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泌乳阶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奶牛年龄的增长,乳房炎发病率明显升高;并且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率也有所升高;初产奶牛发病率最低,7胎以上的病牛所占比例最高;泌乳阶段与乳房炎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巴州地区部分县、市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45%。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various disease signs in dairy cattle fed brassicas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to estimat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signs within affected groups an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for commonly reported signs in brassica-fed dairy cows.
Design
A case series study and a case-control study.
Procedures
Case data was collected using an incident reporting system. Herd managers and veterinarians recorded details about disease incidents in brassica-fed dairy cattle in summer and autumn 1995 using a standard questionnair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photosensitisation were assessed using a case-control study.
Results
Disease signs were reported in 66 groups of brassica-fed dairy cattle. Photosensitisation and bloat were the more frequently reported signs. While high incidences were reported in some groups,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signs was low within most affected groups. Photosensitisation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among groups of cows fed brassica crops treated with nitrogenous fertilisers or which were low yielding. Risks of other disease signs were greatest while the first one quarter of the crop was grazed.
Conclusions
In the study population, most disease outbreaks occurring in brassica-fed cattle were of low incidence. However, some high incidence outbreaks occurred.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important risk factors exist for disease signs in brassica-fed dairy cattle.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if these risk factors are to be fully identified. This would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ative strategies for high incidence disease outbreaks while feeding brassicas to dairy cattle.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与泌乳量、泌乳期、季节之间的联系,以河北保定地区5个奶牛场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奶牛乳房炎多发生在泌乳90~150 d,泌乳天数越长发病头数越多;从产奶量来看,泌乳量越高发病牛比例越高;从发病季节来看,奶牛乳房炎在秋季发病率高,春季、夏季和冬季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7.
乳制品的膳食摄入量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存在负相关性,一种或多种乳制品成分可能直接影响代谢综合征 的某种特征性指标,特别是乳制品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乳清蛋白、生物活性肽和共轭亚油酸等被证明有助于代谢 综合征特征性指标的改善。本文就乳制品对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现代奶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奶牛重大疾病的发生严重妨碍奶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梳理了酸中毒、乳腺炎、子宫内膜炎、产后瘫痪、酮病和肢蹄病等奶牛重大疾病的发生率及其危害,分析了重大疾病的历年科研数据和研究层次。按照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估算,乳腺炎发病率最高,其后依次为子宫内膜炎、酮病、酸中毒、产后瘫痪和肢蹄病;最近10年,乳腺炎相关研究最多,其次依次为酸中毒、子宫内膜炎、酮病、产后瘫痪和肢蹄病;对重大疾病相关研究层次分析,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最多,其次是专业技术类研究,科普类和政策类研究较少。建议对影响奶业发展的重大疾病实行精准管理,研究防治措施,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加快推行现代化农业、绿色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西环素泡腾片治疗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治疗作用,对患病奶牛用多西环素泡腾片进行1~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104例为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后有效率98.77%,治愈率93.27%。126例为奶牛胎衣不下,治疗后有效率98.23%,治愈率95.24%。表明多西环素泡腾片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研究皖北地区肉牛能繁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走访,并结合调查问卷,对皖北地区的22个母牛繁育场的3088头母牛的繁殖疾病发病情况及病因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皖北地区母牛繁殖疾病以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高(5.99 %)、其次是子宫内膜炎(5.44 %)、难产(3.92 %)、流产(2.75 %)、子宫积脓(1.45 %)、阴道脱出(1.33 %)、卵巢囊肿分别(1.39 %)、持久黄体(1.52 %)。[结论]繁育场的饲养管理技术影响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病率,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意见,以期为安徽省的能繁母牛的扩拦增量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