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研究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连续3a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不同因素的试验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其成活率影响极为显著,以挖骨接最好,达83%,贴睃接其次,为79%,切接和劈接最差。只有65%和42%;接穗类型不同,嫁接成活率也不同。其中生长枝成活率最高,达65.2%,其次是徒长枝,为45.2%,最差为结果枝,成活率只有12.1%;砧木不同,其成活率表现也不同,以本砧、化香为好,成活率分别是77%和79%;以4月上旬至5月中旬茎干基部生长活跃,树皮极易剥开且嫩叶有0.8—1.2cm长时留床或提早移植嫁接为好。生长枝与结果枝嫁接苗造林能使树体矮化,但以生长枝嫁接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多种药剂对青杨虎天牛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2%、88.9%、93.1%、87.0%以上。而对同一药剂、同一剂量而言,采用不同防治手段,其防治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薄壳核桃苗木嫁接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平 《林业科技》2010,35(1):65-67
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方法,选择不同的品种和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分析其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中旬最适宜嫁接,各品种间嫁接和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无显著差异,芽接砧木以长势中庸最好;砧木培育周期缩短1~2年,成功的嫁接可使1—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稳定在81%%左右,造林成活率达91.6%。薄壳核桃苗木嫁接技术的关键是合理把握嫁接时机,合理选择砧木,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4.
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44个油茶优良品系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的研究,探索油茶不同品系、不同地点种植时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与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3.7%~42.84%,品系间差异较大.(2)油茶的果实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相关性大小为:干出籽率〉鲜出籽率〉每果心室数〉每果籽数〉单果质量〉果形指数〉鲜籽含水率.(3)从3个不同种植点看油茶品系北移时,其干籽含油率明显降低;当在高海拔地区种植时时,干籽含油率明显增加,不同品系间存在差异.(4)油茶种子脂肪酸主要由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组成,不同品系以及同品系不同地点种植时,其脂肪酸组成有一定差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87.15%~92.17%,平均89.45%,变动系数为1.2%;油酸含量77.91%~88.88%,平均83.58%,变动系数为3.1%;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化相对大些,其中亚油酸含量2.22%~10.36%,平均5.87%,变动系数为31.7%;棕榈酸含量5.78%~10.80%,平均7.67%,变动系数为19.0%.(5)油茶种子各脂肪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21,而二者含量之和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用1%NaHCO_3、1%KBr溶液及低温(2~4℃)湿润等不同方法处理亮果桉,多枝桉、山桉等三种种子,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亮果桉种手进行低温湿处理(12小时)及用1%NaHCO_3溶液浸种(8小时),均能显著提高其苗圃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在雷州半岛地区进行林下平菇栽培试验,栽培料中用不同量的桉树木屑代替棉籽壳,以获得适宜林下栽培平菇的栽培料配方.结果表明:桉树木屑可以替代部分棉籽壳进行林下栽培平菇,桉树木屑52%、棉籽壳26%、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是较适宜的配方,应用该配方可以明显提高平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鲜菇产量,其生物转化率为102.5%,比对照高出10.3%.  相似文献   

7.
枣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掌握枣树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激素、不同基质、不同处理方法、不同管理措施对枣树嫩枝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的促根活性明显高于NAA,其生根率可达85%,比NAA处理的高16.7%,移栽成活率高19.0%;插条的生根效应与ABT1号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无关,处理浓度可降至50~100ppm,时间可缩短至30s;基质类别不是关键,孔隙度和光强是影响插条生根的重要因子,当光强为3600lx时,以疏松土为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8.
小紫珠硬枝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不同年龄、不同直径和不同激素处理对泰山野生小紫珠进行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任何激素处理的情况下,1年生枝条的插穗生根率达48.6%,明显优于多年生枝条;在1年生枝条中,又以直径0.6~0.8cm的插穗为宜,其生根率为67.3%。采用激素处理普遍可以提高扦插生根率,其中以1000mg/L的ABT1号生根粉浸泡插条基部10秒钟的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5.0%,为清水对照的185.2%。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16400-09土壤呼吸室连接到L1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1年在生长季的野外测定,并通过多元回归手段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生长季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均为一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2)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都存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土壤呼吸速率在21.4%-72.18%之间,温度在12.00%-38.67%之间,土壤水分在32.17%.201.34%之间,地上生物量在72%左右;3)CO2释放速率、气温、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约有81%的土壤呼吸量变化是由气温、土壤水分和生物量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牛大力的不同木质化枝条、不同生根剂、不同浓度、不同基质、不同种源、不同季节等因子对牛大力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海白1号半木质化枝条,以河沙与椰糠(1:1)作为基质,以300ppm ABT1浸泡1~2h,并且在气温约15~25℃时进行扦插,湿度保持90%以上,遮光度保持80~90%,约一周后逐渐见光,扦插成活率可达83.33%.  相似文献   

11.
草炭土地基冻胀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玉民 《森林工程》2009,25(1):55-58
以吉林东部草炭土为研究对象,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方案,对草炭土地基在不同含水量下、不同荷载作用下冻胀和融沉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草炭土地基的冻胀特性。研究表明草炭土属强冻胀土,草炭土地基浅层冻胀率较高,深层冻胀率略有降低;在不同荷载的作用下,不同层位、不同冻深的草炭土经过冰冻后产生的最大冻胀率不同,产生的平均冻胀率范围为6.95%~21%;不同含水量草炭土地基,在1m以内范围随着含水量的增加,最大冻胀率也提高,变化范围为12%~17%,比较解冻融化后膨胀率,融沉量所占的比重较高,如1.6m冻深范围内经过冻胀解冻后融沉为总平均冻胀量的30%~40%。公路建设应根据其特性,进行合理设计及施工,避免草炭土地区公路产生病害。  相似文献   

12.
黄心夜合秋季嫩枝扦插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黄心夜合无性繁殖其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生根率为32%-93%;穗条带1-2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生根率;穗条带多片叶或不带叶其生根率显著降低;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后的穗条其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多菌灵不同浓度处理后的穗条其生根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野葛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和IAA3种激素.诱导野葛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再将愈伤组织接种在不同浓度6-BA的MS培养基上.分别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结果表明.野葛幼叶、茎段和顶芽在适宜激素的诱导下均能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激素组合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同。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1.0mg/L.其诱导率为75%.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NAA1.0mg/L 6-BA3.0mg/L IAA0.2mg/L,其诱导率为70%。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其不定芽的分化诱导率不同.茎段愈伤组织在不同浓度6-BA下均能诱导出不定芽;光照有利于芽的分化.在光培养条件下,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平均诱导率为66.7%。  相似文献   

14.
山核桃外果皮与桑枝屑不同配方组合栽培黑木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 a对山核桃外果皮与桑枝屑不同比例配方组合生产栽培黑木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桑枝屑中添加30%~40%的山核桃外果皮栽培黑木耳,其产量、品质、出耳率均接近单纯桑枝屑配方栽培木耳,每袋干耳产量在74 ~ 74.5g,其中40%山核桃外果皮加12%麸皮其排田量、成品率和单袋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山核桃陈外果皮配制的菌棒其排田数、成品率、单袋重普遍优于新外果皮配制菌棒,并以40%陈山核桃外果皮+47%桑枝屑+12%麸皮+1%石膏配方组合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稻草与木屑栽培平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产生大量的稻草绝大部分被烧掉,为了变废为宝,减少污染,进行了此次研究。旨在通过稻草与木屑的比例不同,通过对比得出用稻草栽培平菇的合适配方。试验共设计5个配方,其中稻草以20%的比例递增,木屑以20%的比例递减,通过对产量的统计和对其经济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C是最佳的配方,即稻草40%、木屑40%、麸皮15%、石膏2.5%、糖1%、过磷酸钙1.5%。  相似文献   

16.
通过ABT_1号生根粉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水衫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均比对照高,平均提高46.14%。其中以浸泡时间影响最大,在50、100、260ppm三种溶液浓度中,浸泡6小时和浸泡1小时比较,扦插成活率分别由44.67%、44%、46%提高到58%、62%和65.33%。  相似文献   

17.
以20年生杉木优良无性系根部萌条获得的无菌组培苗作为试验材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杉木组培体系进行优化,并开展了指数施肥对组培苗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DCR+6-BA0.4 mg·L-1+NAA0.02 mg.L-1,其增殖倍数达到4.19,每瓶平均总芽数高达31个,去除顶芽接种方式较之带顶芽,其增殖倍数、有效芽所占百分比分别提高了21.7% ~ 45.5%和31.7% ~ 39.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DCR+NAA0.8 mg.L-1,生根率达76.4%,平均生根条数为6.67;不同生根方式对移栽成活率皆无明显差异,均达到90%以上;指数施肥对苗高和高径比影响差异显著,N150为最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同一地区不同割龄的RRIM600和GT1胶乳中硫醇和抗坏血酸的含量。结果表明,RRIM600胶乳中硫醇含量在第11割年以前较高,尔后开始下降,其中以第3割年最高,而抗坏血酸含量基本维持同一水平,在第16割年以后才开始下降。到第17割年,其硫醇和抗坏血酸含量都最低,分别为第1割年的42.55%和80.51%。GT1胶乳中硫醇和抗坏血酸含量与RRIM600有所不同,以开割第1年最低,以后逐渐上升,到第9割年达到最高值,分别为第1割年的215同.41%和172.5%,第10割年后缓慢下降,但其含量仍较高。  相似文献   

19.
柳叶蜡梅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方式处理柳叶蜡梅种子,观察其在MS培养基上萌发和生长的状况。结果显示:98%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达32%,其它处理萌发率低。以种子无菌苗叶为外植体,接种于2,4-D、NAA、6-BA组合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0.3mg·L^-1+6-BA1.0mg·L^-1的诱导率为80%,生长稳定可分化出苗。  相似文献   

20.
开展尾巨桉不同修枝时间和修剪强度试验,分析修枝对桉树生长及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枝时间和强度对林分生长和木材材质影响较大,从不同修枝时间看,适宜的修枝方案为D处理即造林当年7、8、10月份和第二年5、8月份各修枝1次,强度为1/5.该修枝方案与对照相比,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高径比分别提高了24.3%、11.3%、56.8%和11.7%.从第二年8月6日不同修剪强度对林分生长来看,每次修枝1/5的B处理效果最好,修枝1/5的B处理与修枝3/5的E处理相比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高径比分别提高了10.2%、6.4%、19.7和%3.4%.综合考虑不同修枝强度和不同修枝处理对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可获得无节材长度的影响,认为先后进行多次1/5修剪强度的D处理修剪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