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伤热”一词的看法湖北省荆门市麻城乡雷集村陈明广《蜜蜂杂志》刊出了杨多福同志的“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后,不少人都从中尝到了甜头。就“数控养蜂法”中的“伤热”一词,我想阐明我的观点。许多同行都在说,他养的蜂群长期都在“伤热”,而且写出了大量的“伤热...  相似文献   

2.
诲人不倦的李志勇老师我与李老师素不相识。我与他交往是向他请教他在《蜜蜂杂志》上发表的《良种繁育中几个问题》一文中不懂的问题时开始的,每次通讯他都有问必答,还吸收我为他的函授学生,除指导我养蜂外,还给我寄了不少资料。平湖白沙浆蜂种蜂王、《养蜂学》分文不...  相似文献   

3.
贵刊已从1990年第七期开始连载“数控养蜂法”。我深信,“数控养蜂法”的连载,将对我国的养蜂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作为一名养蜂者,谨向《蜜蜂杂志》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两年前,我在《农民致富之路》一书中看到了一篇介绍黑龙江省养蜂大王杨多福事迹的文章,被“数控养蜂法”五个字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想,养蜂生产能用数来控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控”发展新集乡的养蜂业在《蜜蜂杂志》上看到“数控养蜂法”,没想到我一开始养蜂就与“数控”交上了朋友。甘肃省定西县新集乡文化、交通、经济均极为落后。我一直在此地工作,一年很少出外,与相邻的会宁县科协王仁同志谈及养蜂,得知他应用“数控养蜂法”,对...  相似文献   

5.
“数控养蜂法”的发表使我茅塞顿开,蜂友们公认它是当代最先进的养蜂法。我有一蜂友王树森,他养蜂30年了,在1993年和他相识后,同他谈起了“数控养蜂法”。那时我只是在《蜜蜂杂志》上看到了连载文章,我向他宣传,并共同探讨。1994年刺槐蜜花期他收入600...  相似文献   

6.
颜志立 《中国蜂业》2012,(7X):40-41
<正>在那十几年里,我深得《中国蜂业》杂志编辑部黄文诚、李继庸、陈谋、孔凡昌、王彦姿等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过了最初的困难阶段,这是我终身铭记的。1978年3月,因工作需要,我从一所中学调入当时湖北最著名的国营农场养蜂场。在此之前我对蜜蜂十分陌生,连蜂蜜也很少吃,只是在初中上学时曾读过杨溯的散文《荔枝蜜》。到蜂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急找养蜂书刊。十分遗憾,在那个知识匮乏年代,我只得到一本刚邮发不久的当年第一期《中国蜂业》,是双月刊。但无论怎样努力,都找不到前一年的期刊,因为蜂场仅为每个养蜂组各订一本,场部余数不多;每个组都舍不得将以前的《中国蜂业》"割爱"于我,连借阅都困难,我只能紧盯住以后新到的刊期。随后不久,蜂场领导又赠送了一本老版的《养蜂手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养蜂人,今年还是一个读大三的在校学生。但我有一位令我感到骄傲的父亲,他是个养蜂能手。自从我从父亲那里陆续了解到杨多福师傅的一些经历以及“数控养蜂法”后,不禁感叹不已!想借《蜜蜂杂志》表达一下我对杨师傅的深切敬意,同时想谈一点对生活的主观看法。我...  相似文献   

8.
周崧同志谈“数控养蜂法”──来信摘抄接到杨多福老师的书(指本刊寄赠周崧先生的《杨多福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汇编》──编者注),非常高兴,我立刻仔细阅读了一遍,感触颇深。这是个奇才,如果他不是一个养蜂爱好者,他同样也会在其它领域内干出些“怪事”来的。多年来...  相似文献   

9.
读了1990年第5期《蜜蜂杂志》“蜂业与法制”专栏中编辑部撰写的《切实保障养蜂户合法利益,严惩破坏养蜂生产的不法分子》一文后,我深有感触。根据《蜜蜂杂志》和其他养蜂刊物关于破坏养蜂生产的多篇报道加以分析,我认为造成此类事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上众多的人不了解蜜蜂在植物上采集蜜粉时,为植物传递了花粉,使各种  相似文献   

10.
夏邦建 《蜜蜂杂志》2005,25(5):25-25
“数控养蜂法”培训班上,有位吉林蜂友说:在他家乡某地办的“数控培训班”上,执教的自称是杨多福老师的学生。出于好奇,我问杨老师:您的学生也在办班吗?杨老师很惊讶。于是,他查阅了以前历次参加“数控”培训班学员的名单,并无此人。而且他从来没授权别人到“数控”培训班讲课。对此,我有些看法。我是最早学习并应用“数控养蜂法”的人之一。这次来培训班听杨老师讲课,比《数控讲义》的内容充实了很多,顿觉耳目一新,更上一层楼。杨老师为学习及应用“数控养蜂法”的蜂友们负责,几年来结合生产实践不断研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蜂友何国进,50岁,是广西灵山县石塘镇白云麓人。他饲养中蜂多年,养蜂经验十分丰富。2011年2月份,他出售中蜂100群,自己留70多群春繁。3月份,他的蜂群到浦北县乐民采荔枝蜜。4月份到灵山县平山采晚熟荔枝蜜和龙眼蜜。  相似文献   

12.
开办蜂疗卫生所的一些体会山西省忻州市北关蜂疗卫生所所长米志明我是个养蜂爱好者,养蜂已有20多年。从1985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中国养蜂》、《养蜂科技》,每期杂志一到,必仔细阅读,尤其是《蜜蜂杂志》上的“蜂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一栏,更是一字不漏地最...  相似文献   

13.
养蜂之家的“半边天”张功勋师傅是辽宁省有名的养蜂专家,先后在养蜂刊物上发表文章80多篇。来到山东他参与了《养蜂与蜂产品》一书的大量编著工作,担任副主编。在和张师傅接触中,我们发现他的妻子王玉芝是一位爱蜂如命的坚强女性,是她支撑起了一个跨越大半个中国的...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18日,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相信科学,不相信法轮功”的焦点访谈节目,使我这个小小的蜂农上了电视,我感到万分荣幸!我要感谢《蜜蜂杂志》给我带来了好运。我本来是一个种田的好手,80年代初,不幸染上了肝病,被疾病折磨得不能干重体力活。幸好,在蜂友的帮助下开始学养蜂,因为没有经验,年年养蜂不见收入。我想必须求师学习,于是买到了《养蜂手册》,订阅了《蜜蜂杂志》。没有想到,科学技术终于给我带来了财富。正如我在“焦点访谈”中所说的一样:劳动者加生产工具,再加科学技术,就能结出丰收的硕果。《蜜蜂杂志》办得好,饲养管…  相似文献   

15.
引进“浆蜂”良种是定地养蜂提高效益的有力措施,可不少人引进了良种而蜂王浆产量提得不高,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及经验,仅供参考。1995年,我改为定地养蜂,曾两度从浙江引进“浆蜂”良种,使蜂王浆产量从原来30~40g提高到60~70g,但总达不到广告中所承诺的产量。为了提高养蜂效益,谋求蜂场发展,2001年,我写信请教于曾在《蜜蜂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关于“浆蜂”科学饲养文章的沈育初先生,并从他那里一次性引进了2只“浆蜂”种王。在随王寄来的信中,沈先生提出“浆蜂”良种必须“良法繁育和因地制宜的良法饲养”,并在信尾着重指出“良种良…  相似文献   

16.
我养蜂已经七八年。因为是业余爱好养得不多 ,去年过冬才十群。前几年养的少 ,只是自给有余 ,亲朋好友送点。每当管理蜂群时 ,都要先看看《中国养蜂》 ,请教我的第二老师。养的时间不长 ,但《中国养蜂》让我获益匪浅。我养蜂是跟附近的朝鲜族权强石老师学的 ,加上自己买书订养蜂杂志。权师傅对我买书订杂志很是赞同。他说 :“你买书不白买 ,是技术投资。我养蜂三十多年 ,有些事还没弄明白。”他不识汉字 ,但汉语很好。权师傅这样说有他的道理。权师傅的蜂有白垩病 ,治就轻 ,不治就重 ,始终不去根。我在《中国养蜂》杂志上看了方法读给他听。…  相似文献   

17.
养蜂使我走上致富之道我是一名林业工人,工资很低,自愁没有出路。在养蜂户肖师傅家,谈起他养蜂60箱,1989年获利一万元之多,他让我看到了《蜜蜂杂志》。我想学养蜂,于1988年订了《蜜蜂杂志》。我1989年春开始养蜂,在当地养蜂户肖师傅和文师傅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摘抄△我父亲患癌症不幸去世,临终时他对我说:《蜜蜂杂志》是我养蜂的老师,是养蜂的指南,是致富的摇钱树。教我一定要认真勤奋学习。我父亲在《蜜蜂杂志》的辅导下,从一个工蜂、雄蜂都分不清的人成为了一个养蜂模范,先后被评为荆沙市劳模,在生命垂危时又评...  相似文献   

19.
我带徒的体会黑龙江省虎林县新政乡新林村(158415)杨多福我迁居虎林县建起自营蜂场后,利用“数控养蜂法”连年丰收,用事实改变了亲友们“养蜂赔钱”的看法,他们陆续来我蜂场学习养蜂技术。1990年“数控养蜂法”在《蜜蜂杂志》上发表后,很多蜂友来信要求到...  相似文献   

20.
从“华夏蜂圣”谈起在1995年首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上,学员们把一面“华夏蜂圣”的锦旗赠与扬多福,我认为只有他当之无愧。他发现了四个蜜蜂生物学规律,这在我国养蜂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事,也是令专家、学者们望尘莫及的。杨多福在这四个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数控养蜂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