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今,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体验教育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的森林体验教育的开展形式、内容、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我国森林体验教育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体验经济将取代服务经济成为社会主要经济形态的背景下,森林体验蓬勃发展,成为人们缓解压力、获取知识、愉悦身心的一种新途径。在分析森林体验概念、特点的基础上,选取昆明西山森林公园为案例地,分析其森林体验的开发现状,探讨在主题形象、开发方式和程度、专业人才及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确定森林公园主题形象、设计森林体验专题产品、加快森林体验人才培养和加强森林体验理念培训等对策和建议,可为我国的森林多功能开发利用理论提供借鉴,也可为森林公园开发森林体验项目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森林体验基地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2):25-29
森林体验既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森林多功能利用的有效手段。在分析森林体验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建设森林体验基地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感知型、认知型、参与型等3种基地构建模式。通过梳理国内森林体验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深化合作机制、健全管理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定位目标市场、提升专业素质等路径,以期为实现森林体验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森林经营的内涵、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绿色基础设施。我国城市森林的经营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城市森林质量不高。加强城市森林经营,提升城市森林质量,是提升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该文在分析城市森林经营与传统森林经营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森林经营的近自然、可持续、多功能目标,剖析了我国目前城市森林经营中存在的经营意识差、重景观轻生态、依赖人工运维、忽视林地保育、城乡二元化、保护利用不当、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科学造林、城乡统筹经营、加强现有林改培、推进近自然管护、科学开发利用、健全管理机制等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城市森林经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森林蔬菜开发利用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森林蔬菜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性的依据,使我国森林蔬菜产业早日走上规模化、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对日本森林疗养文献查询与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将日本森林疗养研究分为森林疗养效益实证研究、森林疗养基地研究及自然体验活动研究三个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将日本森林疗养的概念、研究内容与我国的森林康养进行比较,最后对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论多功能森林经营的两个体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文中详细分析了小块林地立木水平和区域水平森林总体2个多功能森林经营体系的概念、产生、发展以及区别;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坚持分类经营的思想,大部分小片林地采用以主导功能利用为主,保证森林总体的多功能,稳健开展小片林地多功能森林经营实践,加强研究与示范,探索小片林地多功能经营的多种模式,同时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是伴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出现的新兴产业,已成为林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进一步发挥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巨大潜力,探索邢台市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新思路,该文对邢台市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发展类型理念的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现代森林经营已经从木材导向的单一经营向探索森林多功能可持续经营和实现预期林相技术的转变,但人多地少的林情和不同的功能需求亟待改变长期以来追求木材产量的经营理念,导向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多功能人工林模式。文中基于发展类型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理念,探讨了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模式下的概念框架、目标内容,重点阐述了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的林分作业法设计,以杉木和木麻黄人工林经营模式为典型应用案例解释了森林发展类型的发展目标、树种比例、混交类型、近期营林措施等设计理念,以期为多功能人工林经营设计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思路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多功能森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近一两年来, 在我国关于发展"多功能林业"的舆论日渐兴起。其中有些意见比较中肯, 提出在多年大力发展速丰林和生态公益林的情况下, 今后应当重视多功能森林。而有的意见则把过去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没有发展"多功能林业", 认为只要发展多功能林业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甚至把"多功能林业"杜撰成一个新理论。忽视多功能森林经营, 在强调生态功能的同时弱化经济功能, 把大面积的森林(甚至人工林)划为生态公益林而限制采伐利用, 甚至限制各种抚育性采伐, 的确是我国林业发展上的一个偏差。但是, 如果因此就不再重视发展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 把全国的森林都搞成多功能森林, 那同样也是不妥的。为此, 文中将结合国外的情况介绍, 阐述"多功能森林"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森林组合历经100多年的发展, 在私有林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可借鉴日本经验, 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走联合合作的道路, 从分散的小规模经营, 逐渐发展为联合合作、专业化协作、组织严密、体系完备的民有林经营联合体。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此后,林产品市场供求、生产经营和产业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中分析了日本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现状、木材供求和森林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以及林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动向,以期为理论研究和业务决策提供参考。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过后,木材需求量减少,自给率维持低位。近年来,日本林木进入集中主伐利用期,社会对森林生态环保需求增大,森林经营面临着规模过小、国有林缺乏经营活力、年轻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日本森林经营管理创新的重点包括提高科技贡献率、改革林业特别是国有林的生产经营体制、提升森林在生态与环境和经济减贫等多方面价值。目前,上述创新已经效果初现,也是今后日本林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Forest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systems on earth that require careful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As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guideline systems, each may learn and borrow from one another’s experience. One of such countries is Japan, which has elaborate forest policies, and rich in forest cover (67%) with its forest history dating many years back. On the other hand, Kenya, with a forest cover of just 7% and its policies demonstrating notable weaknesses, has a lot to learn from Japan. Therefore, we have attempted to do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rest policies,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between Kenya and Japan. Results indicate that Kenya’s forest policies do not place adequate emphasis on silvicultural practic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est plantations, and rarely focus on sustainable biomass utilization—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fores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Japan. Additionally, policy legislation, re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have not been given the deserved priority in Kenya. We conclude that Kenyan forest policy would benefit from both revision and thorough implementation. We also discuss the role of indirect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growth and availability of nonwood-based energy sources in the future of Kenya’s forests.  相似文献   

14.
日本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营造模式,成为可供借鉴的典范。文中通过对60处日本森林康养基地的康养产品类型、运营体制和基底条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其营造模式可被分为以名胜地为主体的本底资源利用型、以公园为主体的康养功能提升型、以林地为主体的林业产业激活型3种。各类型基地在营造过程中通过合理利用本底资源、充分活用场地设施、有序开展节事活动等方式全面系统地支撑了基地建设,可为我国森林康养基地营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国有森林类型的划分及其经营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国有林划分为4种森林类型,即国土保全林、自然维持林、森林空间利用林和木材生产林。森林类型划分的优先顺序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合理经营的原则,确定各类森林的经营目标和经营体系,实现分类经营。以伊那谷森林计划区为例,介绍不同森林类型和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适应当前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经济转型”国家健康产业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两山论”理念的有效途径。要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要赋予绿水青山的功能,即康养功能。森林康养是森林旅游的高级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期盼在森林中感受其独特的康养功效。文中收集整理了我国截至目前获批的7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相关信息及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分析了各区域和省(区、市)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数量及占比,以及当前中国森林康养资源利用现状、资源类型和森林康养产品开发等情况;同时,针对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森林康养相关从业人员和有森林康养需求的大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论述了日本国有林的发展阶段及其经营管理的5个特点和经验:(1)确定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战略指导思想;(2)健全法制,依法治林;(3)建立一套科学的森林计划体系;(4)有一个稳定的林业管理体制;(5)采取扶持政策。最后,对日本国有林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纵览近百年日本国有林经营历史,可划分为5个时期,每一历史时期都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提出明确的经营方针,制定具体的经营措施,使日本国有林得到很快发展。借鉴日本历史经验,我国国有林应改变"重取轻予"的政策;编制国有林经营方案;重新划分林种;采伐、更新要因地、因林制宜;研究、确定永续利用范围;把扩大资源放在首位,重点营造防护林,使国有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古巴林业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古巴林业。文章叙述了古巴森林资源,人工林,森林工业,林业科技教育和管理体制情况。概括了古巴林业具有的4个特点,即重视林业法规;积极发展林业联合企业;统一规划森林开发利用和动植物区系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