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生植物去除废水重金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水资源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植物和动物的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并能够自然地恢复水生生物系统,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人工湿地(CWs)中。目前,学者们正在研究许多水生植物种类,以确定其在植物修复方面的应用潜力和有效性,特别是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即大型植物。结果表明:植物过滤是从水中去除重金属主要作用,自由漂浮植物由于其独特的形态和较高的生长速度,比沉水植物和出水植物更能有效地吸收重金属。综述了多种水生植物去除重金属的潜力,重点介绍了4种著名的水生植物(超富集植物):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水葫芦(Eicchornia spp)、浮萍(Lemna spp)、槐叶苹(Salvinia spp)修复重金属的机理和作用,并对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的发展、方法和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选取沂河临沂城区段4个研究样点,采集水样、水生植物菹草和底栖动物田螺样样品分析了Cr、Co、Ni、Cu和Pb 5种重金属水平及其在田螺体内的富集程度。结果显示:水体中除Cr浓度较高以外,其他重金属浓度较低,均达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Cr、Ni、Cu在菹草中有较高的富集水平;田螺对Cr、Co、Cu、Pb均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对Cu的富集系数最高可达71050。结果证明尽管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但沂河临沂城区段水域仍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水生植物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相对于传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利用水生植物结合微生物处理技术,有成本低,处理面积大等特点,介绍了水生植物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理,提出了水生植物与微生物联合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铅锌超富集植物及耐性植物筛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提取作用从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本研究从植物修复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的特点与解毒机制,列出了Pb-Zn超富集植物种类,最后分析了Pb-Zn植物筛选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植物修复工作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重金属铅锌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筛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观水体大部分受到污染,种植水生植物是一种简单、便宜、节能的处理方法。该文系统介绍了水生植物的定义、种类、净化机理和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景观水体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水生植物广泛应用于景观水体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于受污染的生态环境,水生植物可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具有成本低、见效快和实现简单等优点.确定园林生态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以河北廊坊市某受污染的生态园林为例,分析小群落水生植物对受污染环境的修复机理.分析该园林的水体环境、土壤特征、气候条件及原生态植被现状,在保证水生植物自身生长环境适宜的前提下,将4类12种小群落水生植物应用到该园林中,使受污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体pH值和氮含量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39,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过程机理、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主要技术、不同植物净化水质的功能差异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关于植物对水体修复效果的研究较为集中,但对植物修复水体的机理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技术处于试验阶段的较多,应用于工程的较少;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差异研究较多,植物净化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关于运用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影响因素的机理性研究、不同植物净化水体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工程实施和大规模应用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土壤重金属对杨树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重金属在杨树体内富集规律及提高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等3个方面介绍了杨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杨树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优势、富集能力强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筛选方法、重金属在杨树体内的富集和分配特性、重金属对杨树的影响及提高杨树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措施,提出今后该领域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桉树作为耐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木本树种,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菌—植体系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研究报道。菌—植体系与桉树可以形成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提高抵抗外界胁迫能力的共生系统,具有固定与去除土壤重金属的2种功能,能通过改善根际环境和改变土壤重金属形态,增强桉树适应性和抗逆性,从而增强桉树吸收、转运和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建立菌—植体系,可以发挥有机载体、桉树与益生菌种三者的功能优势,提高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即仍需从基因分子层面对桉树应对重金属胁迫的具体信号传导和响应机制以及菌—植体系各部分间的互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林地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及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如今大气干湿沉降、矿区及工业生产污染以及有机肥超量施用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正日益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微生物在林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对其修复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综述林地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及微生物修复机制,介绍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累积,通过代谢过程对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甲基化、去甲基化等生物转化,以及通过矿化、络合作用钝化重金属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等修复机理,并提出研究展望,以为后续林地土壤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和毒理作用及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重金属的毒害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和加快重金属毒理作用研究是减轻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可在避免种植食用性植物前提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实行植物修复,另一方面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供给压力,提高经济收益,具有明显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植物对土壤Cd、Pb污染的修复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Cd、Pb污染尤为严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虽有很多,但各有利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存在花费高、操作难、容易破坏土壤理化特性和干扰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具有原位修复、廉价、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文中从重金属Cd、P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抗性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树叶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指示大气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京市区交通流量大的区域和相时清洁区(江苏省林科院)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Pb、Cd、Cu)含量的分析,研究了大气污染指数,初步探讨了植物重金属含量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植物叶片中重金属Pb、Cd和Cu的累积量与大气中Pb、Cd和Cu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所调查绿化树种叶片的重金属含量因重金属种类、采样区和树种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悬铃木叶片累积Pb的能力最强,而杨树叶片对Cd和Cu的累积能力最强.市区大气重金属质量状况为:交通枢纽区中央门、南京化工厂和沪宁高速属于重污染,生活区新庄属于中轻度污染,远郊林科院属于无污染区.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on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Plant System:A Revie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oil-plant system is of major environmental concern on a world scale and in China in particula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status in soil-plant system in China,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effecting factors,extraction methods,free-ion activity model,adsorption model,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Q-I relationship,and compound pollution),and soil remediation are reviewed in paper.Future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陈文 《绿色科技》2020,(4):58-59,61
指出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为工业生产。针对该现象,研究了重金属在水体、大气和土壤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关联,因重金属污染水体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巨大的危害,故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水体处理技术及其进展,如吸附法、化学沉淀法和生物法。通过对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近些年的研究结果的分析,为后期重金属污染水体治理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湖南有色金属矿产的大规模开采,越来越多的重金属随尾矿砂进入矿区周边土壤,造成大面积的面源污染,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时有发生.在综合评价湖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周边优势植物物种进行现场实地筛选和研究,论述了利用累积和超累积植物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从而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地复垦和生态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Fast-growing trees such as Salix viminalis L. and Populus tremula L. are well suited to phytoremediat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However, information on tree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leaf fun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s scarce. We used yearly coppiced saplings of S. viminalis and P. tremula growing in model ecosytems to test four hypotheses: (1)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mpairs photosynthesis by injuring leaf structure; (2)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re enhanced by acidified rainwater and low soil pH; (3)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creases dark respiration and, thus, repair processes; and (4)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s tolerated and remediated better by S. viminalis than by P. tremula. We investigated heavy metal accumulation, tissue injury and gas exchange in leaves of plants subjected to controlled soil contamination with heavy metal dust. Additional treatments included acidic and calcareous natural forest subsoils in combination with irrigation with rainwater at pH 5.5 or 3.5. In both provenances of P. tremula that were studied, but not in S. viminalis, heavy metal treatment reduced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by varying amounts, except in the hot and dry summer of 2003, but had no effect on dark respiration. At light saturation, net CO(2) uptake and water-use efficiency were reduced by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whereas the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f intercellular air space was increased. Rainwater pH and subsoil pH only slightly modified the effects of the heavy metal treatment on P. tremula. Gas exchange responses of P. tremula to heavy metals were attributed to leaf structur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resulting from hypersensitive-response-like processes and accelerated mesophyll cell senescence and necroses in the lower epidermis, especially along the transport pathway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leaf lamina. Overall,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s on P. tremula corroborated Hypothesis 1, but refuted Hypotheses 2 and 3, and were inconclusive for Hypothesis 4. Both P. tremula and S. viminalis showed appreciable potential for storing heavy metals in aging foli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