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试验是利用宁夏4—5月份气温较低的时段,并结合利用果窖进行金针菇的反季节生产,筛选适合的培养料配方。试验证明金针菇的反季节栽培是可行的,在各种培养料中产量最高的是棉籽壳,其次为玉米芯,再次是稻草、木屑,稻壳最低,品质方面以玉米芯为最佳,其次为棉籽壳、稻草,稻壳最差;经济效益方面玉米芯投入产出比最高。综合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来看,以玉米芯作培养料最适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县反季节大白菜种植不断增多,为了筛选出适合榆中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2006年我县引进9个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一口菜、太太菜质量优、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可作为娃娃菜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春圣、冠春和羞月不仅产量比对照高,而且球形为合抱,紧实度高,商品性好,适合本地区消费习惯,经济效益高,可以作为春播大白菜品种进行推广;金春胜、京翠相比产量稍低,根据其表现,可作为秋季品种进行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世勇 《农技服务》2007,24(4):29-29
通过夏秋季节中5个萝卜品种的对比试验,其中双红一号单产品39919.5kg/hm2、热秀白萝卜37918.5kg/hm2、中秋红33667.5kg/hm2、天鸿尚品33267.0kg/hm2,依次比对照夏抗40(30015.0kg/hm2)增产33%、26.3%、12.7%、10.8%。结合抗病抗逆性表现,双红一号适宜在玉屏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1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1300千克~1600千克,亩产值3500元~5000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500个~4000个果穗,亩产值3000元~58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省夏季西芹价格高,产品供不应求。但由于西芹不耐热,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如不采取措施,在我省夏季栽培有一定的困难。由于高海拔山医(750米以上),夏季最高温度只有30℃左右.适宜西芹提早播种,使芹菜在淡季期供应,因此,我们选择廷坪乡汶合村对西芹进行高山反季节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汶合村海拔750米,土壤pH为6.3,夏季(7—8月)白天最高温度30℃,晚上温度20℃。西芹4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上市,亩产量50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6.
反季节萝卜品种引种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是修文县扎佐镇的农业主导产业品种.年种植面积470hm^2。长期以来,以夏秋小青头萝卜本地品种作反季节栽培,以期供应7月份市场,结果抽薹率高达31.6%,产量低、效益差。为了筛选高产、抗病、优质、商品性好,适宜本地反季节栽培的春夏萝卜(春季播种.夏季上市)品种.于2003年5月引进3个萝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7.
廖诚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72-73
通过沼肥在反季节大白菜上的试验,摸索其对蔬菜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沼肥基施加沼液根部追肥,产量可达3456.73kg/667m^2,增产18.5%,增加净产值620.7元/667m^2。  相似文献   

8.
历时近3年的试验表明,通过高山夏季低温处理和遮光促成栽培,可使一品红花期提早2个多月。在浙南地区,一品红高山越夏和反季节栽培适宜的海拔高度为800m左右;供试9个品种经遮黑短日照处理的苞片变色时间为20d,花朵完全成熟的苞片感应期为57d,生育期105~119d;插穗取下后存放2h,扦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廖诚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B07):100-100,99
为了解沼肥在蔬菜上的增产效果,为广大沼气户科学使用沼肥提供依据,2004年进行了沼肥在夏季反季节青花菜上的肥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屏南县古峰镇农业科技示范小区进行二年高山夏秋豌豆品种试验、示范,不断总结经验,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且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改良604豌豆。全县推广反季节种植豌豆面积已达5000余亩,亩产量平均600千克,亩产值在2400元以上,是山区农业增效、农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节能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节能日光温室反季节生产的甜瓜已成为淡季畅销的高档果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此,我们自1998年开始在庆城、华池两县进行了甜瓜秋冬茬栽培试验示范,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反季节萝卜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反季节萝卜对肥料的需求量不大,特别是施氮肥过多反而降低产量。应合理控制施氮肥量在150kg/hm2以内,磷、钾肥量均控制在300kg/hm2以内,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与配施微量元素肥,可获得反季节萝卜的高产。  相似文献   

13.
豆角又叫豇豆、带豆,是春、秋主要蔬菜之一,对解决淡季蔬菜供应具有重要作用。五华县常规栽培豆角的适宜播种期为3~8月。2002年冬季,在五华县示范农场利用简易大棚反季节栽培豆角试验获得成功。试验于12月12日播种,翌年2月8日初收豆角上市,至5月30日终收,平均每亩收入10400元,扣除大棚成本,每亩收入9200元。豆角反季节栽培比常规栽培每亩增收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反季节蔬菜面积也逐渐增多,尤其是白菜品种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这对调节市场夏秋蔬菜淡季起了很大作用,同时,经济效益好比较高。但由于夏秋气温高,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小菜蛾,危害性有极大,该虫易产生抗药性,很难防治,对白菜产量损失很大。为了筛选出能有效防治小菜蛾的特效药,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依据,并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不断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总结,在利用日光温室成功进行早春茬西瓜栽培,而且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面积较大、经济效益好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周年生产,2003年我们通过探索,试验成功了反季节西瓜嫁接吊蔓栽培技术.2004-2005年在嘉峪关市城郊累计示范1 hm2,单瓜重一般在2 kg以上,最大的达4 kg,产值在9万元/hm2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为了进一步扩大香椿稀特蔬菜种植,于1996年从山东寿光引进“红芽香椿”新品种进行反季节生产试验示范,目前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亩收入达3万多元。  相似文献   

17.
盘架子树是多年生常绿乔木,是城市庭院理想绿化树种之一。该树种在广西北海地区进行反季节移植再生,试验获得成功。移植时,根系切口用生根粉(ATP)处理,长根快,数量多,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为城市全年绿化、美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白银豆反季节栽培效果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银豆进行了反季节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白银豆反季节栽培能提早上市时间20天,采收结束时间延长70天,增加货架期70天,每亩增加产出3221元,提高效益1431元。  相似文献   

19.
青蒜反季节栽培是指盛夏或初秋播种,特别是6~7月播种,9~10月采收上市,此时上市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选种 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红皮、蒜头完整、无畸形、无病虫、颗粒饱满、蒜瓣较大、辣香昧浓的玉米香蒜或其他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0.
“台湾青枣的反季节开花及二次结果的试验研究”于2003年开始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项目的开展是提高青枣单产及调节产期,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针对台湾青枣生长快速、边生长边开花的特性,以及在6~7月期间有少量成花的现象,通过主枝摘心、药物控制等抑制其顶端优势,叶面追肥增加树体的营养以及夜间增加光照等技术措施促使青枣提早进入花芽分化。在6~7月开第一次花,称反季节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