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姬姆萨氏、瑞氏以及吖啶橙染色液对13例疑似附红细胞体病猪的血涂片进行染色检测,比较其优缺点。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检测出附红细胞体,但吖啶橙染色法的检出率更高,是一种更有效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犬附红细胞体16s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一条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约630 bp的基因片段,建立了PCR快速检测方法.以PCR检测方法及瑞氏、姬姆萨、吖啶橙染色法为基础对20例犬附红细胞体病例进行检测,比较四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略高于吖啶橙染色,明显高于瑞氏、姬姆萨染色,可用于犬附红细胞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犬附红细胞体16s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一条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约630 bp的基因片段,建立了PCR快速检测方法。以PCR检测方法及瑞氏、姬姆萨、吖啶橙染色法为基础对20例犬附红细胞体病例进行检测,比较四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略高于吖啶橙染色,明显高于瑞氏、姬姆萨染色,可用于犬附红细胞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应用鲜血压片、姬姆萨染色、吖啶橙染色三种光镜检测方法以及PCR法检测猪附红细胞体,对临床20例疑似病例进行检测,比较其检出率,结果表明,鲜血压片、姬姆萨染色、吖啶橙染色以及PCR法临床检测率分别为20%、35%、50%、70%。证实PCR检测方法明显优于其它光镜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血液涂片染色、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3种方法,对潍坊市104头奶牛血液样品进行了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检测。结果显示血液涂片染色阳性率为15.4%,血清阳性率为51.9%,PCR检测阳性率20.2%。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都可用于检测牛环形泰勒虫病。血液涂片染色法查找红细胞中的虫体,PCR检测的是虫体,反映奶牛当前感染情况;ELISA检测的是抗体水平,反映了近阶段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筛选出比较理想的鸡沙氏住白细胞虫血液涂片染色方法。方法分另1采用12种染色方法对鸡沙氏住白细胞虫血液涂片进行染色,根据染色时间长短、层次对比、结构完整性、结构清晰度、分辨难易来判定染色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瑞-姬混合染色法、梅-姬染色法、伊红-亚甲基兰染色法效果最好;其次为革兰氏染色法、美蓝染色法、瑞特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梅古氏染色法、立克次氏体染色法等染色方法;抗酸染色法、复红染色法、阿伯特染色法染色效果较差。美蓝染色法由于其染色时间短、操作简单、层次对比明显、结构完整性好,虽然高倍镜下清晰度不高,但低倍镜下检出率高。瑞-姬混合染色法、梅-姬染色法、伊红-亚甲基兰染色法为复染色法,虽然染色时间长,但层次对比明显、结构最完整、最清晰。结论瑞-姬混合染色法、梅-姬染色法、伊红-亚甲基兰染色法在鸡沙氏住白细胞虫血液涂片的染色效果最好;美蓝染色法适应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伊红-亚甲基兰染色法可以代替瑞特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瑞-姬混合染色法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方中药对猪嗜血支原体(M.suis)感染的预防效果,将复方中药Ⅰ、Ⅱ、Ⅲ和强力霉素分别与M.suis阳性血液在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间隔12h用qPCR检测培养物中M.suis拷贝数。选取临床健康的35日龄仔猪进行M.suis PCR检测,将50头M.suis PCR阳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每组隔离饲养。三个复方中药组采用拌料方式连续喂服7d,强力霉素组拌料喂服5d,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10、20、30天前腔静脉采血,对血液M.suis拷贝数、红细胞SOD活力、红细胞膜ATP酶(Na+K+-ATPase、Ca2+Mg2+-ATPase)活力、淋巴细胞(T、B)增殖率、血清IgG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种复方中药在体外培养时均可极显著降低培养物中M.suis拷贝数(P0.01);在仔猪预防试验中,与对照组和强力霉素组相比,复方中药Ⅰ可以极显著降低血液中M.suis拷贝数(P0.01),提高红细胞SOD活力与B淋巴细胞增殖率(P0.05或P0.01);复方中药Ⅱ可以提高红细胞SOD活力、Na+K+-ATPase活力与淋巴细胞增殖率(P0.05),但无法长时间抑制M.suis生长;复方中药Ⅲ可以极显著降低血液中M.suis拷贝数(P0.01),显著提高红细胞SOD活力(P0.05)。结果说明:复方中药Ⅰ对M.suis自然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用抗猪附红细胞体的单克隆抗体,对48份疑似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病猪猪血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并与血涂片镜检及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FA检测的阳性率为68.75%,与PCR检测阳性率为77.08%符合率较高,比血涂片的瑞氏和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率高出近30个百分点;而用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和猪巴氏杆菌作对照,结果均呈阴性。建立的用抗猪附红细胞体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IF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测临床样品的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1例拉布拉多病犬,食欲废绝,喜卧好喘,小便呈酱油色,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发现,红细胞内有淡蓝色的环形虫体。采集病犬血液样品,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方法及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而确诊该病犬为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  相似文献   

10.
研究单味中药对猪嗜血支原体(M.suis)黏附红细胞作用的影响,筛选具有抑制M.suis黏附红细胞作用的中药。应用悬滴镜检法、血液直接PCR法筛选M.suis阳性血液和M.suis阴性血液;利用qPCR技术研究单味中药与M.suis阳性红细胞、M.suis、红细胞作用后,红细胞黏附M.suis的拷贝数变化。结果显示,青蒿、黄芩、槟榔、甘草、秦皮、苦参、丹参作用于M.suis阳性红细胞,可极显著降低红细胞黏附M.suis的拷贝数(P0.01);青蒿、黄芩、槟榔、甘草、秦皮、苦参、丹参作用于M.suis可极显著减少红细胞黏附M.suis拷贝数(P0.01);青蒿、黄芩、槟榔、甘草作用于红细胞,可极显著抑制红细胞黏附M.suis拷贝数(P0.01)。结果表明,青蒿、黄芩、槟榔、甘草、秦皮、苦参、丹参可抑制M.suis对红细胞的黏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M.suis感染和猪附红细胞体病中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1.
分别利用姬姆萨氏、瑞氏、吖啶橙3种方法对猪附红细胞体进行染色,结果表明:3种染色法大多数可见星红细胞体,吖淀橙染色可在90%以上出现星红细胞的样本中检出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鲜血压片、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和PCR法检测荣昌县牛、羊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选择比数比(OR)、相对危险性(RR)及95%可信限(95%CI)对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进行危害性评估.结果显示:鲜血压片、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和PCR法检测附红细胞体,牛的阳性率为33%、33%、33%和0,羊的阳性率分别为64.5%、57.3%、53.6%和11.8%.圈养羊相对于放养羊感染附红体的危险性OR= 1.27,RR=1.18,95%CI=0.91~1.53.表明在荣昌地区牛、羊存在着附红细胞体感染.  相似文献   

13.
应用猪弓形体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对150份猪血样本进行弓形体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病原学涂片染色法检测阳性猪血样本13份,阳性检出率8.7%;胶体金法15份,阳性检出率10%。结论:猪弓形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法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具有简便快速安全的特点,可以作为对病原学涂片染色法的补充和验证,适合养殖场及野外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4.
DNA荧光染色和PCR技术在PRRSV冻干疫苗中支原体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冻干疫苗生产各阶段的支原体检测体系,本研究分别应用DNA荧光染色法、PCR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检测疫苗生产中的细胞、种毒、半成品、成品,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结果显示,DNA荧光染色法检测PRRSV半成品抗原液的支原体污染能够于6d内得到结果,与其余半成品检验项目用时相近,适宜在生产中应用.而采用DNA荧光染色、PCR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对我们生产的10批PRRSV冻干疫苗成品的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DNA荧光染色法与病毒分离培养法检测的结果一致,1批疫苗的PCR检测结果与培养法检测结果不符,即PCR法检测阳性,但DNA荧光染色和病毒分离培养法检测为阴性.由此证明,DNA荧光染色法和PCR法检测疫苗中支原体的结果可靠,而PCR法检出率更高.DNA荧光染色法和PCR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可以作为疫苗生产质量的内控标准,提高支原体的检出率,保证疫苗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昭苏县马感染梨形虫情况及传播媒介蜱的种类,采用寄生虫病病原常规检查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0匹马进行马梨形虫的检测,对320只传播媒介蜱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红细胞染虫率为9.23%,PCR、cELISA对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23.5%,对泰勒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34%;对马体表和周边环境采集的320只蜱虫鉴定为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2种。本研究为该地区马梨形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奶牛嗜血支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和传播途径,本研究对山东省鲁西南地区14家规模化奶牛场2 464份血液样品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常规镜检(直接血液涂片法、悬滴压片法、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结合特异性PCR方法进行嗜血支原体病原检测,同时,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不同年龄(新生牛、犊牛、青年牛、泌乳牛)、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奶牛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以及母仔垂直传播情况。结果显示:该病在夏季的感染率(61.1%)和发病率(10.3%)高于其他季节,泌乳期牛感染率(58%)和发病率(12%)高于其他年龄段牛群,不同地区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并且该病可以通过血液进行垂直传播。本研究结果为奶牛嗜血支原体病的防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140-2144
为体外筛选具有杀灭猪嗜血支原体(M.suis)作用的中药单体,应用血液直接PCR扩增中药单体作用不同时间后培养体系中的M.suis,通过比较电泳条带灰度值筛选出具有抗M.suis作用的中药单体;应用qPCR测定所筛选中药单体作用后培养体系中M.suis的拷贝数,通过杀灭率来评估中药单体对M.suis的杀灭效果。结果筛选出丹参酮ⅡA磺酸钠、甘草酸二钾、秦皮甲素、黄芩苷和肉桂酸5种具有体外抗M.suis作用的中药单体,其中在药物作用18h,丹参酮ⅡA磺酸钠、甘草酸二钾和秦皮甲素对M.suis杀灭率分别为76.9%,90.6%和79.2%。体外试验表明,丹参酮ⅡA磺酸钠、甘草酸二钾和秦皮甲素对M.suis的杀灭效果较好,是理想的抗M.suis目标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枝原体复红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原体涂片染色时,一般均沿用姬姆萨染色法或瑞士染色法,方法比较繁杂且对染料质量要求较高,作者使用一种配方简单、操作容易的“复红染色法”。经过几年应用深感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快速检测猪鼻支原体(M.hyorhinis)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p3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及MGB探针,构建含有p37基因的重组质粒,以其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并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猪肺炎支原体、猪絮状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及猪流感病毒无交叉反应,对M.hyorhinis的检测敏感性为10拷贝/μL,并且稳定性好,变异系数小于2%.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5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7.3%(48/55),而分离培养方法和普通PCR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8%(23/55)和29.1% (16/55).该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以用于M.hyorhinis临床样品的检测,对M.hyorhinis的快速和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血液涂片检查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潍坊市104头奶牛血液样品进行了牛泰勒虫病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市泰勒虫血液涂片染色阳性率为15.4%,PCR检测瑟氏泰勒虫阳性率为8.7%,环形泰勒虫阳性率为20.2%,表明潍坊市牛泰勒虫病感染率较高。本研究为该地区牛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