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菜籽饼粕中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菜籽饼粕的脱毒以及从中提取蛋白质的各种方法,综述了菜籽蛋白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水相酶解法和膜分离法在提取、分离菜籽蛋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油菜品质改良的看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一、油菜产品品质的新概念油菜的产品主要是油和饼两个方面,因而油菜产品品质的概念,就应当从油和饼两方面分析。(一)油的品质有量和质两个方面量的方面:含油量、出油率、脂肪酸各个组分的含量,以及溶解于油中的各种有机物质(包括蜡  相似文献   

3.
甘蔗渣的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甘蔗渣作为牲畜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评价,本研究以光叶紫花苕、灯盏花秆、蚕豆秆、熟化洋蓟花苞等农副产物作对照,对其常规营养成分及其饲料相对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蔗渣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低于熟化洋蓟花苞、光叶紫花苕、灯盏花秆(P<0.01),也低于蚕豆秆(P>0.05);甘蔗渣的粗脂肪(EE)含量明显低于光叶紫花苕、灯盏花秆(P<0.05),而甘蔗渣的钙、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在测定五类粗饲料中,光叶紫花苕、灯盏花秆和熟化洋蓟花苞的RFV分别为102.90、88.62和94.75,明显低于优质青贮玉米(139.48)(P<0.05),显著高于甘蔗渣(76.09)和蚕豆秆(55.86)(P<0.01),甘蔗渣(76.09)跟稻草糠(73.45)差异不显著(P>0.05)。与之相对应,光叶紫花苕、灯盏花秆、熟化洋蓟花苞的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产奶净能(NEL)显著高于甘蔗渣和蚕豆秆的对应值(P<0.05)。RFV排序依次为:光叶紫花苕>熟化洋蓟花苞>灯盏花秆>甘蔗渣>蚕豆秆;而粗蛋白含量高的灯盏花秆GI优于光叶紫花苕(P>0.05)和灯盏花秆(P<0.05),甘蔗渣和蚕豆秆二者极低(P<0.01),表明甘蔗渣饲用价值低下,作为粗饲料利用必须与其他饲料进行混合发酵或膨化后制作颗粒料。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为探讨不同田间环境条件下,同一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各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GH01为材料,研究了由播期与密度形成的9种田间环境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黄籽度与胚含油量、种子含油量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6617和r=-0.7458*),胚含油量与胚蛋白质含量、种子含油量之间仍保持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71**和r=0.8973**)。【结论】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种子含油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随供试基因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另一些品质性状(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因供试基因型间的差异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及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概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主要特点,综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遗传及其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7.
小黑麦光合物质积累及其饲用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黑麦是小麦与黑麦远缘杂交而成的新作物,目前小黑麦作为一种新兴的禾本科牧草很有发展前途。由于前人对小黑麦的光合物质积累特性及饲用品质变化动态研究很少,致使在饲用小黑麦的生产利用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开展小黑麦光合物质积累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小黑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物质积累变化规律,一方面为小黑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从不同生育期光合物质积累动态与饲用品质变化动态之间关系寻求理论依据。本研究可为新疆小黑麦的育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小黑麦在新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果桑夏伐枝条的饲用价值,明确其作为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采收生产上推广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粤椹10号’(Y10)和‘嘉陵30号’(J30)的夏伐一年生枝条,分析其鲜、干产量、营养品质等;并与其他常见农业副产物的饲用价值进行比较。Y10和J30的夏伐一年生新鲜枝条生物量分别为19798 kg/hm2和15820 kg/hm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叶片对产量的贡献最高,干重叶茎比分别为4.03(Y10)和6.51(J30)。两个果桑品种叶片氨基酸组成全面且丰富,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11.00%~12.90%。一年生枝条的蛋白含量(13.77%~15.83%)、粗脂肪(2.21%~2.30%)、粗灰分(9.32%~10.84%)、中性洗涤纤维(21.96%~22.66%)和酸性洗涤纤维(10.76%~11.69%)等营养参数优于茎秆,略逊于叶片。枝条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5.30~5.46%,可消化干物质占干物质的79.79~80.51%,相对饲用价值为327.82~340.76。果桑枝条较稻草、红薯...  相似文献   

9.
李静 《科学种养》2012,(10):44-44
一、饲用价值紫穗槐是很好的饲料植物,叶量大且营养丰富,枝叶可直接利用也可调制成草粉。紫穗槐每500千克风干叶含蛋白质12.8千克、粗脂肪15.5千克、粗纤维5千克,可溶性无氮浸出物209千克。粗蛋白的含量为紫花苜蓿的125%。干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挖掘贵州省丰富的农作物副产物资源、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和加快推进农作物副产物综合利用,基于《贵州统计年鉴》(2006-2019年)及实地调查数据,开展贵州主要农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甘蔗、花生、油菜、薏苡和荞麦)及其副产物资源调查,对收集到的部分农作物副产物的常规营养成分、消化能和相对饲用价值(RFV)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9种贵州主要农作物副产物中,小麦秸秆、薏苡秸秆和花生秸秆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8.68%、8.52%和8.45%)、较低的酸性洗涤纤维(46.74%、40.63%和37.75%)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1.74%、46.37%和43.16%),营养成分较好;油菜秸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的消化能(分别为10.91、9.25和8.91MJ/kg)均显著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稻草的RFV均显著高于其他6种农作物副产物,且RFV高于100(分别为148.65、110.34和102.68)。说明在贵州地区,油菜秸秆、花生秸秆和薏苡秸秆等农作物副产物相对利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菜籽粕。考察了不同料液比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酶解菜籽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时,水解度可达10%。对碱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合水解菜籽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用2400U/g碱性蛋白酶水解2h后,再用2400U/g的酸性蛋白酶水解4h,菜籽粕的水解度为15%。  相似文献   

12.
生长猪对菜粕和豆粕中磷真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6头健康大白×长白阉公猪为消化试验动物,采用6×6拉丁方设计,设6个磷水平(0.11%,0.22%,0.33%,0.44%,0.55%,0.53%),以豆粕、葡萄糖、玉米淀粉等为基础,以菜粕为待测植物性饲料,配制半纯合试验饲粮,其中菜粕和豆粕为磷唯一来源。日粮中添加0.35%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分6个试验期(每期8 d,6 d适应期,2d收粪期),测定了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及菜粕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内源磷的排泄量为0.210 8g/kg DMI,菜粕、豆粕及6个半纯合饲粮中磷表观消化率分别为-0.30%,25.77%,7.25%,16.29%,16.54%,23.62%,15.04%,28.97%,而其真消化率分别为10.21%,32.94%,26.22%,23.62%,22.95%,23.57%,22.81%,32.94%。说明饲料磷真消化率更能反映动物对饲料磷消化吸收的真实情况,具有相对较好的重演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菜籽粕能够提高烤烟品质的效用机理,采用盆栽方法研究菜籽粕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熟和未腐熟的菜籽对烤烟根际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均有促进作用;对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钾细菌的数量也有一定影响,但与施用菜籽粕对烤烟根际细菌总体数量的影响不完全一致;未腐熟菜籽粕对烤烟根际细菌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从该处理烤烟根际分离到的有益细菌主要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另外,腐熟菜籽粕对烤烟根际有益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促进作用,而未腐熟菜籽粕则不同。  相似文献   

14.
发酵菜粕流化干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发酵菜粕干燥工艺,利用流化床设备对其进行干燥研究。对干燥过程中定时采样的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得出干燥过程中发酵菜粕的干燥特性曲线,分析发酵菜粕在干燥过程中物料水分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120℃恒定干燥条件下,发酵菜粕的恒定干燥速率为82.62 kg/(m2 ·h),恒速干燥阶段蒸发的水分占总蒸发量的44.54%。该研究获得了发酵菜粕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为发酵饲料的流化床干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油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油菜的遗传转化研究日趋成熟。2003年,转基因油菜在全球种植面积为352万公顷。油菜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化的目的基因、筛选标记、再生体系的建立和遗传转化方法方面。目前油菜已建立了子叶、下胚轴、茎段、原生质体培养、小孢子培养的再生体系;用于油菜基因转化的方法有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PEG法、激光微束穿刺法、显微注射法和花粉介导法等。在油菜转基因中所转化的目的基因趋于多样化,如:品质改良、抗病、抗逆、不育基因等;较常用的筛选标记基因是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本文主要从油菜转基因的再生体系建立、筛选标记及转化方法方面进行综述,并对油菜转基因上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加性 -显性模型 ,利用 15个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组合的F1及其亲本 ,预测杂种后代基因型值和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F1杂种优势较强。优势强的组合 ,其基因型值较高 ;反之 ,则低。因此 ,可以利用基因型值结合杂种优势评价组合。 15个组合中 ,A3×R3最好 ,其F1群体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均最高 ,而且基因型值很高 ,A2 ×R4 次之。  相似文献   

17.
提高油菜种子(油)中亚麻酸含量对缓解目前亚麻酸资源日益紧缺的压力、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成过程、含量差异、影响因素、杂种优势、遗传方式和控制基因等方面对油菜种子中亚麻酸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剖析油菜高亚麻酸育种的意义、可行性、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开展高亚麻酸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建高亚麻酸育种体系,建立高效保优栽培技术体系,开展油菜籽加工技术和抗氧化研究,构建标准体系等5个方面促进油菜高亚麻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黄籽油菜与黑籽油菜苗期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苗期的植株长势与抗性及后期产量密切相关。为探索甘蓝型黄籽油菜抗逆性较弱和产量较低的原因,以2对不同遗传来源的甘蓝型黄、黑籽油菜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苗期植株的主要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苗期生长势弱,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LAI)均比相同遗传背景下的黑籽油菜低;与黑籽油菜相比,甘蓝型黄籽油菜无论是在不同的叶龄期,还是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均表现出“糖高氮低”的代谢特点,且越冬期叶片的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低;根颈粗和单株干物质重也明显小。甘蓝型黄籽油菜苗期生长势弱,冬前干物质积累偏少,进而影响其春后的生殖生长,这可能是其产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