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粱杂交种南繁应注意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高梁的商品价格的一路上扬,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同时也促使一部分种子企业选择到海南去制种,以满足市场对种子的需求。2005年冬,几家公司到三亚市崖城和乐东县黄流、冲坡等地进行高梁制种。从产量上看,好的每667m^2在150kg左右,差的每667m^2在5~25kg不等。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与追求利润及对环境的不了解有关。所以,了解海南的地理条件及其他情况成为高粱南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贵州地区酒用高粱产量水平,了解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梁采用膜上种植方式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413.2kg/667m2,与其余方式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不覆膜)增加75.5kg/667m2、增产达22.36%,按高粱价格3.8元/kg计算,共增加收入286.9元/667m2。  相似文献   

3.
赵军  杨珍  张德  何增国  殷稳娜 《中国种业》2024,(5):79-82,87
为了探究制种玉米母本生长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响应,为武威市及河西走廊地区制种玉米密植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制种玉米品种英德 77 和中晚熟品种郑单 958 的母本 LH501、郑 58 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4000 株 /667m2、5000 株 /667m2、6000 株 /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和 5000 株 /667m2、6000 株/667m2、7000 株 /667m2、8000 株 /667m2、9000 株 /667m2 等 5 个种植密度,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 2 个不同熟期制种玉米品种的母本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母本 LH501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测产面积穗重、产量均随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时的产量最高,达 393.20kg/667m2。制种母本郑 58 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单穗粒重、百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测产面积穗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产量随着母本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 8000 株/667m 2 时的产量最高,达 568.71kg/667m2。因此,2 个参试制种玉米品种母本的最佳种植密度为 8000 株 /667m2。  相似文献   

4.
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适宜播期与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浚单20玉米杂交制种母本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每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5500株。其中4月15日播种与每667m2种植密度5500株搭配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每667m2平均产量达550.47kg。  相似文献   

5.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高粱制种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平凉市高粱制种田受气候地理环境影响,每年制种产量始终徘徊在200kg/667m2左右,种子灌浆后期雨水多,种子商品性差,芽率低,影响了种子的质量。近十几年来,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及西北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当地年降雨量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致于多年不见的麻雀及其他鸟类又大量出现,高粱制种田的种子在灌浆后期受到鸟类侵害特别严重,有的地块种子被全部吃光,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6.
我县于1999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了高油115号玉米品种,亦购买了在辽宁省范围内制种专利权.进行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1999年在全县14个乡镇引进试种高油115号玉米266.8hm2,平均产量400.28kg/667m2.其中东部山区种植106.4hm2,产量443.06kg/667m2;北部沙荒区种植33.4hm2,产量372.78kg/667m2;西部丘陵区种植87.3hm2,产量339.57kg/667m2;中部平原区种植39.7hm2,产量416.46kg/667m2.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塬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受异常气候因素的影响,高粱制种产量明显下降,667m2产量由400~500kg下降到现在的250~300kg,收获期经常遇到连阴雨和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的袭击也使种子出现霉坏变质或不能正常成熟收获,粒色不亮,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李朝霞  代洪江  廖雪红  代杨  焦琼 《种子》2016,(7):121-124
由于泸香8258与Ⅱ优系列、中优系列相比制种难度系数较大,2009-2010年在湖南常德等地制种平均单产仅45~60 kg/667 m2,且制种成本高,2011年经贵州梵净山种业引进到合水制种基地,平均单产从最初的128 kg/667 m2上升到现在的178 kg/667m2,高产田单产达225 kg/667m2,这说明泸香8258在铜仁市生态气候条件下,制种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农翼荣  杨新全  朱平 《种子》2017,(8):126-128
为研究加快草红花品种选育速度的方法,在海南对草红花进行栽培试验,了解草红花在海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生长周期,确定草红花在海南加代育种的可行性.草红花在海南的生育期为118d左右,种子产量为125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高粱合理的施肥量,了粒满丰有机肥不同用量对红缨子高粱产量的.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粒满丰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高粱单产增加,施用量为240kg/667m2时,产量最高,较施用30kg/667m2增产48.13%;从经济效益上看,施用量为60kg/667m2时最高,达629.72元/667m2,较施用30kg/667m2增收218.85元/667m2.生产上建议施用60kg/667m2的粒满丰有机肥.  相似文献   

11.
通过3年的研究表明,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利用蜜蜂传粉技术制种,在密度2000株/667m2,父本∶母本为1∶4~1∶6,每667m2放置1~1.5桶意蜂时,种子产量可达50kg/hm2; 与人工授粉相比,昆虫传粉在铃重和每铃种子数上显著较低,而铃重与每铃种子数有很高的正相关,每铃种子数实际又是由杂交花粉量决定,所以提高昆虫传粉的杂交花粉量,从而增加每铃种子数是提高其制种产量的关键;蜜蜂传粉虽然每个工种子产量较高,但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尚存在困难.在不育系少量保纯繁殖时,或者在成片的棉花制种生产中,蜜蜂传粉制种或者以蜜蜂传粉辅助人工授粉制种是非常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2016年陕西省成为全国最大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汉中市曾作为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的制种基地,近年来冬油菜杂交制种面积在2000hm2左右.各油菜种子生产企业在勉县、留坝、南郑、宁强等县利用山区自然隔离优势,落实关键技术,杂交油菜制种每667m2产量达到80kg左右,种子生产企业和制种农户共同从这一产业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笔者通过调查总结,认为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应重点落实好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核不育杂交棉新组合制种技术是利用陆海棉品种之间授粉杂交,培育早熟、抗病、高产的新品种。2006年,哈密红星二场杂交制种3.33hm2,如今扩大到30hm2,单产籽棉由起初175kg/667m2提高到287kg/667m2,种子纯度97%以上。1制种田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发展特色订单种植的需要,2010年,六运湖农场引进豇豆制种产业,经过多年的示范种植,单产达300 kg/667 m2,最高达320 kg/667 m2,种植效益较高。本文简要介绍了豇豆制种的关键技术,为农场推广与应用该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七十三团为巩留地区重要的甜菜制种基地.但该团地下水位高,盐碱较重,为进一步扩大制种甜菜面积,提高制种甜菜的产量和品质,七十三团科委和生产部门从2003年就开展了盐碱地的甜菜制种攻关,至2007年,累计种植制种甜菜133.3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产量120 kg/667 m2,最高单产达200 kg/667 m2.现将关键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制种区瓜农盲目增加种植密度追求产量,造成无籽西瓜种子千粒重下降,影响种子质量。在保证单位面积制种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3个种植密度和3种整枝方式的比较,筛选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千粒重的最适密度和整枝方式。结果表明:株距25cm,每667m2保苗2465株,采用单蔓整枝主蔓结瓜的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无籽西瓜种子的千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甜菜生产已普遍使用甜菜单粒种.随着我国甜菜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甜菜单粒种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单粒种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加工和甜菜生产机械化,而且可以通过精量点播技术,减少用种量,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但单粒种种株以单枝型居多,侧枝不发达,使种子产量不高,常徘徊在 50~ 80kg/667m2,导致我国单粒种子面积仅占小部分.为此,我所在近三年内对甜菜单粒种制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通过试验及大田生产示范,使单粒种产量达到了 150kg/667m2,有效地提高了制种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合遵义市与凤冈县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的酒用优质糯高粱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遵义市种子企业已登记且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酒用糯高粱品种进行对比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平均产量红缨子为499.63kg、黔高8号为485.13kg、金粱糯8号为479.97kg,产量分列前三,较其余参试品种极显著增产。红缨子、黔高8号、金粱糯8号丰产性好,抗倒伏性及适应性强,可作为遵义市与凤冈县相似生态条件区域酒用糯高粱生产基地优先选用品种。针对高粱紫斑病,提出了选用生物农药多抗霉素进行防治的方法,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密度对高粱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适宜开阳县高粱栽培的适宜密度,试验设置种植5000株/667 m2、6000株/667m2、8000株/667m2、10000株/667m2,进行4个水平的种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8000株/667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数量超过8000株/667m2,单位面积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得出,8000株/667m2为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0.
陶田力 《种子》1995,(1):59-60
杂交水稻高产制种(667m2)产200kg以上)和超高产制种(667m2300kg以上),其主要量化指标是:每667m2父本有效穗7.5~8万.颖花800万以上;母本有效穗20~22万,颖花2000万以上;父本结实率80%左右,667m2产125~150公斤;母本异交结实率50%~55%.超高产制种的母本结实65%~70%;千粒重:汕优、金优系列组合25,威优系列组合28g以上。同时要求纯度、净度、发芽、水分达国家一级种子标准,且谷色金黄,商品外观品质好。其栽培要点是;1培育多蘖壮秧1.1用种量与秧田面积:父本每667m2制种田用种0.5~0.6kg,母本3.5~4kg。父本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