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香菇是变温结实型大型真菌,低温刺激是香菇子实体形成的重要诱发条件,测定了低温刺激对香菇菌丝转色和产生原基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差为15℃的低温胁迫能促进原基形成但不能促进菌丝的转色.在低温胁迫处理后如不能给予合适的栽培环境。低温胁迫对原基形成的诱导效应将会消失。生理成熟的香菇菌丝经温差为15℃的低温胁迫处理后,能使原基发生提前1-2d,且原基发生的整齐度大大提高。该结果对香菇商业化的设施栽培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mRNA差异显示法分析冷刺激对香菇菌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菇为低温变温结实型真菌,适宜的冷刺激能诱发香菇的子实体发生。应用mRNA差异显示的方法初步分析了冷刺激前后菌丝体内基因表达的变化,发现冷刺激6h到12h是香菌丝应答冷刺激的关键时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基因表达角度揭示出冷刺激与香菇子实体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南方园艺》2021,32(5)
试验通过香菇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比较了三个香菇品种香菇Ⅰ、香菇Ⅱ、香菇Ⅲ的菌丝体的生长趋势,了解香菇菌丝的生长情况。香菇Ⅱ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长势最好,香菇Ⅰ和香菇Ⅲ菌丝体平均生长速度几乎接近平稳;香菇Ⅱ各菌株生长速度差异最小,香菇Ⅲ菌丝体的差异最大。因此,香菇Ⅱ将会是后续试验菌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张江萍  辛泽平 《北方园艺》2016,(18):143-145
以香菇66#、236#和808#菌株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将富钙和无钙培养基与对照培养基对比,分析了钙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尖端分支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香菇菌丝在富钙和无钙平板培养基中满板时间分别减少或增加1d。显微观察发现富钙培养基生长的菌丝尖端长势旺盛,分枝减少;无钙培养基生长的菌丝尖端长势较弱,分枝增多。生物量统计表明,钙离子对香菇菌丝生物积累具有促进作用,且在不同香菇品种中钙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5.
潘迎捷  陈明杰 《食用菌》1993,15(1):32-32
香菇病毒病表达的主要症状是培养料中菌丝老化、生长速度减慢和菌丝紊乱,这一外观现象与带病毒香菇菌丝体内的生理代谢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香菇菌丝对木屑培养基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及相应的酶活性变化,探讨了香菇菌丝生长中这一重要生理作用与病毒病表达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6):6-7
近年来 ,我国代料香菇生产发展迅速 ,为能帮助解决香菇生产上存在的菌筒出菇不畅问题 ,现将我们对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特性一些认识及应用报道如下 ,供作参考。1 菌丝生理成熟的概念1.1 菌丝生理成熟与菌筒出菇的关系 所谓菌丝生理成熟 ,是指料袋接种后 ,在培菌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生理特性。菌筒只有达到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 ,即生理成熟是菌筒出菇必备的内因条件 ,温差、光照、低温刺激和人工惊蕈等催菇措施则是外因条件 ,内因条件不具备 ,所有外因条件都不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生产管理中 ,判定菌筒能否催菇的唯一根据就是其生理成熟度。1.…  相似文献   

7.
灵芝液体菌种生产中常出现菌丝自溶的现象,为解决这一生产难题,采用向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腐植酸钠的方法,比较满意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液体培养基中腐植酸含量达到0.05%时,灵芝菌丝自溶的现象基本消失。腐植酸同时具有对灵芝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腐植酸含量达到0.045%时,菌丝重量增加10.9%。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L9319和香菇9608的双核菌丝,分别与香菇L808的单核菌丝进行双单杂交,再将杂交子放于高温环境进行逆境胁迫试验。逆境处理后的香菇杂交子大部分出现菌丝失活,部分能够继续生长的杂交子扩大培养后,其中大部分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不延伸的现象,最后获得11株杂交子进入出菇试验。栽培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的部分香菇杂交子表现出高产、高温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陕南地区不同季节栽培的富硒香菇优良菌株。以12个香菇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培养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亚硒酸钠对不同香菇菌株的菌丝长势、菌落形态及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以及亚硒酸钠对香菇菌株安香1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亚硒酸钠对不同香菇菌株菌丝生长影响较大。综合菌丝长势、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率3个指标,在进行富硒香菇生产中,建议春栽香菇品种首选安香1号,其次为908;夏栽香菇品种首选武香,其次为212;秋栽香菇品种首选868,其次为109。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安香1号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安香1号子实体硒含量最高,为216.347mg·kg-1。因此,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是影响香菇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培养基或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的FeSO4的方法,观察了铁离子对香菇菌丝生长、菌种保藏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铁离子能促进香菇菌丝生长,提高菌种质量,延缓菌丝衰老,提高香菇产量。FeSO4溶液的适宜浓度为3.759×102mg/L左右。  相似文献   

11.
陈容庄 《食用菌》1994,16(5):34-35
木霉(Trichoderma)是香菇代料栽培中的主要危害菌,它能分泌抗菌素毒害香菇菌丝。在香菇菌丝扩展前污染菌筒,占领培养料使菌筒报废;香菇菌丝生长后污染菌筒,在两者的交汇处出现一条深褐色线圈,抑制香菇菌丝生长,白绿相间,这条线圈称抑制圈或拮抗圈,成熟的菌筒脱袋后很快出现烂筒,如果香菇菌丝抗性弱,木霉很快突破拮抗圈寄生于香菇菌丝上,并布满整个菌筒,造成栽培失败。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浓度药剂拌料后的菌筒对木霉拮抗圈形成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药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农药厂产;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江西贵溪农药厂产。②菌株:木霉菌株从古田香菇污染菌筒中分离所得;香菇93011由本校提供。 (二)试验方法 ①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料水比1∶  相似文献   

12.
栽培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及菌棒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选择香菇K5作为试验材料,以杂木、桑木、苹果木和枣木为栽培基质,每种基质设3个氮含量处理水平,通过分析菌丝生长发育期间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及菌棒中的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香菇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菇菌丝在4种果木基质上均能生长,其中苹果木、桑木的菌丝平均生长速率相对较快;枣木初期生长较快,后期逐渐变慢,导致其平均生长速率偏低。此外,香菇菌丝生长阶段对菌棒中碳源的利用要比对氮、磷、钾的利用高,由桑木和枣木作为主要栽培基质的菌棒菌丝发满后菌棒中氮、磷、钾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在香菇代料栽培中可以考虑使用桑木和枣木代替传统的阔叶树木屑。  相似文献   

13.
以香菇为试验材料,在PDA培养基中添加吡蚜酮、哒螨灵、苦参碱、乙唑螨腈、噻虫胺、多菌灵、苏云金杆菌和四霉素等8种药剂,研究其对香菇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十字垂直交叉法测得8种农药在最高试验浓度下,香菇菌丝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四霉素>多菌灵>噻虫胺>哒螨灵>吡蚜酮>苏云金杆菌>苦参碱。除乙唑螨腈对香菇菌丝具有促进生长作用,其余农药对香菇菌丝均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在香菇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苦参碱、乙唑螨腈来防治病虫害,建议施用四霉素、多菌灵和噻虫胺等农药应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其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比较,带病毒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在PDA培养基上比正常的不带病毒香菇菌株慢,说明香菇病毒对香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选用了3种病毒抑制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其中香菇多糖500倍液对香菇病毒病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菌棒出菇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8.3%。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凡有栎类分布的地方均有野生香菇生长。除日本外,中国南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喜马拉雅山地带及婆罗洲、菲律宾、新几内亚等岛屿中的标高1000~1500m的山地也都有分布。在食用菌中,香菇的生活史很有代表性。若用显微镜观察香菇子实体的菌褶,就能看到有4个角的担子(小柄状),其顶端有担孢子;这些担孢子一旦成熟,会随风飘散,遇适宜环境便会萌发成菌丝。菌丝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形成子实体。单核菌丝与不同性的另一条单核菌丝相结合,就形成具有双个核的双核菌丝(亦称二次菌丝)。双核菌丝的核相结合但不相融合,随着细胞的分裂,两个核各自分裂,故双核菌丝的细胞通常就是4个核。这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就像夹板一样连在一起,不久子实体也就形成了。在未成熟担子中的两个核则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分裂,还原成具有几个染色体的核,各个核又通过担子移向担孢子。影响香菇菌丝伸长蔓延(增殖)的因子有温度、光照等物理条件及氧气、pH值、营养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化学条件。就香菇菌丝而言,当原木接种后,就如同被营养物包围住一样,此后,影响香菇菌丝伸长蔓延的因子有原木组织的生死情况、水分含量、氧气供给情况及温度等。对段木作热处理和气体处理后,检查香菇菌丝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毛韧革菌属革菌科,是常见的段木杂菌。在多数情况下能与香菇菌丝共生于段木内。为比较两菌活性,以木屑(不加米糠)和枹树枝条为培养基,并各设80℃和20℃2个温度处理,进行了与段木生境相似的抗性培养试验。 1.木屑培养基:两种菌丝接触后,香菇菌丝能侵入毛韧革菌菌丝,穿过两菌界面,长满整个培养基。香菇菌丝在30℃高温区的入侵速度比在20℃的低温区快,即使在毛韧革菌已生长得十分旺盛的培养基内,香菇菌丝仍能长入毛韧革菌菌丝。在香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香菇规模化生产中的原材料质量实行精准控制,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和栽培工艺,开展不同颗粒粗细度木屑栽培高温香菇试验,探索其对高温香菇菌丝生长、香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颗粒粗细度为0.5~0.3 cm与0.3~0.1 cm比例各占50%的木屑混合栽培高温香菇,在菌丝生长速度、香菇产量和品质方面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8.
香菇菌深层培养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获得多糖产率高的香菇菌株和提高香菇菌丝体多糖收率,我们从多种香菇菌中筛选出优良菌株。经过设计和深层培养实验,初步地确定了香菇多糖提取工艺。 一、材料和方法 (一)香菇菌株的筛选 对7402、7405、7912、7839、7912、7403、日香5、LD1等菌株,采用测量菌丝在PDA培养基上和甜菜渣麦麸袋栽培养基上的长速,称量在液体培养中菌丝的湿重和干重,测定干菌丝中多糖含量。各菌种分别接种在两种培养基中,每品种  相似文献   

19.
香菇是我国生产规模及产量最大的食用菌。pH值是反应菌棒质量及培养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其菌丝生长要求的pH值不同。作者对适宜香菇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灭菌不仅能有效杀死培养基质中的杂菌,降低菌种接种后的污染率,而且还能引发基质内部养分含量、pH值等的变化;不同的酸性物质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香菇液体菌丝可在营养液pH值5.0~5.9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5.6,营养液pH值为5.0时菌丝生物量显著降低;用草酸和柠檬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香菇菌丝生长的适宜pH值范围较广,为5.6~5.9;用酒石酸及磷酸调节营养液初始pH值时,最适pH值为5.6。  相似文献   

20.
淀粉废液发酵香菇菌丝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以淀粉废液为主要碳源,运用正交试验,采用摇瓶发酵筛选香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在以淀粉废液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中,每升含玉米浆10g,甲基纤维素10g,碳酸镁8.8mg和硫酸亚铁5mg最适宜于香菇菌丝生长发育。在诸因素中,甲基纤维素最重要。提示香菇液体发酵菌丝球的数量与大小,除与菌种、营养成分有关外,还与培养基的粘度(Viscosity)相关。添加适量的甲基纤维素能使香菇菌丝球变小,均匀而菌丝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