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玉珂 《高原农业》2023,(5):486-491
本文旨在科学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通过调查拉萨南北山区域10个典型林地(林木)立地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分析现有成功树种的生态习性,筛选出拉萨南北山适生树种。结果表明:20余个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特性的树种适宜拉萨南北山立地条件。为集约利用土地、实现拉萨南北山绿化生态与景观功能、推动拉萨南北山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编制典型造林模式6种。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东市南北两山造林绿化工程是海东市委、市政府在撤地建市的新形势、新要求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围绕"绿化南北两山、建设生态海东"的行动计划提出的。它将直接影响海东打造和展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先行和示范区的建设,笔者通过调研,提出了推进海东市南北两山造林绿化,加快"生态海东"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联系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调查研究表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兰州市南北两山不适宜大面积人工造林;经过半个世纪的绿化历程,两山绿化面积逐年增加、生态景观逐渐形成、生态服务价值逐渐凸显,有效阻止了空气中粉尘含量、减缓了南北两山水土流失问题,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该文在对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同时,指出了两山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的决策者和实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西宁市南北山林木生长量调查及树种选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宁市南、北两山干旱浅山绿化二期工程中所造人工林,以及湟源、互助地区人工林生长情况调查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适宜南、北山造林的树种及合理造林结构,以期为加速当地绿化进程,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汉中市低山丘陵区开展了以树种选择为主的飞播造林试验,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以期筛选适宜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结果表明,从飞播造林成苗效果上来看,柏类表现的更为显著。因此,汉中市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配置应以柏类为主,松类为辅。  相似文献   

6.
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包括树种选择、石质山整地、造林方法、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供广大林业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殷彬严 《乡村科技》2023,(24):131-133
山毛桃有抗性强、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等特性,适宜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是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常用树种。为提高山毛桃育苗造林质量,结合祖厉河林场荒山造林中山毛桃育苗造林经验,简要概括山毛桃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的应用要点,旨在为其他林场荒山造林、退耕还林中科学栽植山毛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网袋容器技术培育苗木树种,对喀斯特白云质砂岩山和碳酸盐岩山进行造林试验,追踪测定苗木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最后根据苗木长势筛选出适应喀斯特小环境特征的适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是青海省推进造林绿化、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标志性工程。通过总结分析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建设成效、取得的经验、主要作法和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推进西宁地区南北山绿化,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汉中市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成苗调查分析,对筛选适宜低山丘陵区飞播造林树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成本,结合淮北市气候特点,淮北市各级林业部门在石质山绿化过程中大量采取了雨季造林的办法来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石质山植被恢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据本人年多来从事石质山绿化定向育苗经验,针对淮北石质山场实际,介绍了侧柏、黄栌两个石质山绿化乡土树种容器育苗技术,以期为立地条件类似的地区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郊干旱浅山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西宁市郊干旱浅山生态环境和立地条件,提出适宜本区的树种选择、整地方式及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山毛桃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毛桃优势、栽培技术和造林技术的论述,总结出山毛桃是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生态修复的涵义及模式,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石质山区的生态修复,从树种选择、造林模式及侵蚀沟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对策,以期为石质山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兴安岭林区低质林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测小兴安岭低质林改造试验样地苗木的成活和生长状况,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改造方式造林的成活率及生长率.结果表明:横山带造林成活率高于顺山带和林窗的造林成活率,而顺山带造林生长率略高于横山带和林窗的造林生长率.从三种树种在同一改造方式内的造林效果看,红松造林成活率高于云杉和落叶松.带状皆伐选择8~10m采伐带宽度的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率较高,造林更新效果较好.从幼苗成活率、生长率看,中等林窗是造林更新的适宜面积.成活率及生长率混交造林好于纯林.  相似文献   

16.
节水灌溉在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工程概况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项目区范围林地 47.0 4万亩 ,已绿化面积 1 4 .0 4万亩 ,新增绿化面积 33 .0万亩 (其中上水工程造林 1 8万亩 ,三水造林 1 5万亩 )。布置独立提引水工程 43处 ,新建、改建泵站 56座 ,总装机 1 73台套 ,总装机容量2 0 91 3KW。兰州市南北  相似文献   

17.
劈行带不炼山造林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推广,效果显著,特别适用于三类地的马尾松树种的造林。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2008年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的低山丘陵地区的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中,进行了湿地松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胸径、冠幅生长量都明显高于当地传统的荒山造林树种马尾松,表现出良好的适生性和速生性,表明湿地松适宜于在该区低山丘陵地区荒山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太行山区气候干旱,造林立地条件差,为此,很多地方采用了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育苗树种为针叶树种,阔叶树种较少。近几年灵寿县浅山干旱阳坡采用了山杏容器育苗造林,现将山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总结如下。1育苗技术1.1苗床选择。采用低床,选择平坦、有灌溉条件并排水  相似文献   

20.
渭河流域山高坡陡、土层瘠薄属造林禁区,刺槐适合在该地区种植且长势良好。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找到了渭河流域浅山区适用造林树种,为该地区绿化造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