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西地区位于东经118°50′—120°15′,北纬40°24′—42°34′。包括朝阳市全部、阜计市一部分和义县。全区总面积为4802万亩,占全省22.1%,其中耕地1,516.2万亩,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31.6%。地貌特点是山地、丘陵、河谷相间分布。属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年降雨量450—500 mm,年平均气温7.2—8.5℃,<10—15℃积温2700—3400℃,无霜期130—170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800—2981小时。干旱和风沙是该区的主要灾害,风沙也严重困扰着该区的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仅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曾达260万亩,占总土  相似文献   

2.
安庆市种植业结构现状与调整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市种植业结构现状与调整的策略安叙林(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安庆市地处皖西南,长江北岸,位于北纬29°47′—31°16′,东经115°45′—117°41′,光、热、水资源丰富,无霜期220~257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4.5—16.6℃,≥0℃积温...  相似文献   

3.
(一) 贵州位于东经103°36′—109°33′,北纬24°38′—29′14′之间,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区。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1.81%。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大斜坡逐级下降,海拔由西部高原2200米降到中部丘原的1400~1000  相似文献   

4.
试验的提出与经过贵州位于北纬24°35′~29°59′和东经104°17′~108°20′的云贵高原东斜面。立体农业特点明显。属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型。田少土多,玉米是主要的旱粮。省内大部分地区年均温为15℃左右。≥10℃的积温为4000—5500℃,低热地区则在5500~6500℃以上。年雨量为800~1200毫米,而夏季三个月中较多。夏季与初秋的日照时数几占全年的半数,这时又是雨、热、光周期,不仅有利春玉米生育,同时对夏玉米的生育  相似文献   

5.
1979年和1980年我们对金善宝教授命名的“云南小麦”亚种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查明“云南小麦”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十二个县,约在北纬22°54′—25°03′和东经95°36°—100°85′左右。“云南小麦”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500米之间的高山区,而以1900米至2300米地带种植较多。原产地年均温15℃、年雨量1480mm 左右。小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地处北纬24°30′~29°13′,是云贵高原中西起103°31′E,东延至109°30′E的高原东侧的梯级大斜坡,隆起在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地势东低西高,南北低,中部高,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省的西部大部分为海拔2,200米以上起伏较大的山原,由此向北、东、南倾斜,河流也分别向三方流去。中部为起伏较小的黔中丘陵高原,海拔为800~1,300米左右,是贵州高原的主体,成为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  相似文献   

7.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地处北纬24°40′~30°4′之间,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境内年平均气温16~18℃,日温稳定通过10℃以上的有220~260天,≥10℃的活动积温5000~5800℃,无霜期270~310天。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全年日照1300~1850小时,日照率为35~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广东省跨于北纬3°50′~25°28′之间,其中绝大部分处于18°N~25°N的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和部分热带地区。土地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 本省气候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1~137Kcclcm~(-2),年日照时数南多北少。北部1450~1900小时,中部1800~2100小时,南部多为2000小时左右。而粤东沿海则是全省高值区之一可达2000~2300  相似文献   

9.
本庄公社地处我县西北部,北纬27°31′—27°38′,东径107°52′—107°59′。水稻是该社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的60.4%。水稻一般分布在海拔560—800米之间,以种植一季中稻(晚、中熟品种)为  相似文献   

10.
从江“禾”资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生态型稻类,属粳糯,品质特优。它在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有十来个县种植,以贵州省从江、黎平、榕江三县种植较多形成所谓禾区。禾虽然产量较低,亩产300千克左右,但抗逆性强,高度适应禾区自然条件。少数民族聚居的从江县每年种禾10万亩左右,约占稻田面积一半,在该县粮食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从江县位于东经108°14′—109°11′,北纬25°19′—26°2′,处云贵高原的边缘,气候  相似文献   

11.
严慧敏 《耕作与栽培》2002,(3):10-10,22
淳安县位于浙江西部 ,地处北纬 2 9°11′~ 30°0 2′,东经118°2 0′~ 119°2 0′ ,水田 3熟制的搭配方式主要有麦 (油 )—稻—稻和麦 (油 )—稻—玉米两种 ,在麦 (油 )—稻—玉米搭配方式的栽培地区 ,由于杂交玉米的推广 ,季节矛盾一直比较突出 ,尤其是杂交玉米受霜害的危险性较大 ,影响了全年的稳产高产。为解决这个问题 ,从双季稻分带套栽技术成功的基础上 ,进行了早稻分带套玉米的试验 ,实践证明了早稻分带免耕套玉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益。同时也为扩大推广杂交早稻和杂交玉米开拓了广阔的前景。1 早稻分带免耕玉米的优越性早稻分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据近年来普查考察结果,我国有三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O.sativa f.spontanea)、药用野生稻(O.officianlis)和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分布在东经97°56′—117°08′、北纬18°09′—28°14′的宽广范围内,有关省  相似文献   

13.
试论安顺地区发展油菜生产的对策刘寓雁(贵州省安顺地区农科所)贵州是我国南方冬油菜主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600万亩左右,总产约50万吨。安顺地区地处东经105°14′~107°17′,北纬25°22′~27°21′,海拔多在800~1400米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余庆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庆县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观察郭世平(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564400)余庆县地处贵州省中部,遵义地区东南角,位于东经107°25′至108°2′,北纬27°28′至27°41′,海拔600—1000公尺,常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1100—1200...  相似文献   

15.
1982年对西藏昌都地区的水稻资源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察隅、波密、左贡、芒康4县及拉萨地区的林芝县共14个公社36个生产队。共地理位置为东经94°30′—98°40′,北纬28°20′ˉ30°10′之间。仅察隅县有水稻种植,其种植海拔高度为1,450—2,240米。过去,芒康县盐井区加达公社(海拔2,350米)、左贡县扎玉区拉乌公社果园(海拔2,600米)都曾种过水稻,后因水源困难未再种植。  相似文献   

16.
高潮 《种子》2002,(3):76-76
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条件 ,进行冬季繁殖玉米自交系 ,是杂交玉米制种工作中解决杂交玉米制种亲本种子种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普定县种子公司为了加速杂交玉米新品种的推广 ,10多年来赴海南繁殖玉米自交系 ,在繁殖过程中 ,严格选择隔离区 ,加强田间管理 ,严格去杂、去劣 ,所繁殖玉米自交系种子均达到国家部颁标准。海南省地处东径 10 8°36′~ 110°4′,北纬 18°9′~ 2 0°11′之间 ,属热带气候 ;全年无霜雪 ,年平均气温 2 2~ 2 5℃ ,相对温度70~ 80 % ,全年各月均可种植玉米。以海南省南部的俊水县、三亚市、乐东县为繁殖…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位于北纬34°33′—34°46′,东经119°13′—119°30′。地处我国沿海的中部,总面积5,882平方公里,境内云台山脉峰连成岭,东北至西南走向绵亘达150多公里。云台山青峰顶上的玉女峰,海拔625.2米,为江苏最高点。据地质考证,云台山属太古代晚期或元古代早期,距今约18亿年。连云港市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棕壤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据调查资料表明,四川大茶树多分布在东经105°20′—107°,北纬31°—28°20′。在海拔600—1500米范围内。为了充分利用我国茶树资源,笔者将原有资料,加经整理,供研究参考。二、调查和实验方法 (一)调查方法:四川大茶树分布面积广,因此,依照地理位置分区,分年完成每年春、秋  相似文献   

19.
糜黍是古老的粮食作物,我省栽培面积约240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丘陵沟壑区、渭北高原区及关中平原区。我省位于北纬31°42′—39°35′之间,跨纬度7°53′,南北狭长,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临沂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北纬34°17′~36°20′,东经117°25′~119°38′。特别是南部的临沂、郯城和苍山3市县,地势平坦,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8~13.3℃,1月份平均气温-1.3~-2.1℃,无霜期188.9~211.0天,日照时数2500~2659小时,年降雨量835~987.3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