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半干旱地区极端强降雨灾害链的研究,构建了基于流域单元、综合多源信息的极端强降雨灾害链损失快速评估方法。其中,流域评估单元的选择、遥感解译与灾害信息员实地调查的房屋易损性判定准则、综合损失的灾害链损失评估思路等是该方法的主要特点。甘肃岷县“5·10”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房屋损失评估误差小于15%,基本满足应急救助决策的需要。建立多源数据条件下的洪涝灾害实物量毁损快速评估体系,可提升灾害应急救助效率。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遥感技术已逐步应用于自然灾害调查和预测预报。其中,受灾害面积调查和损失估算方面报告较多。因多数灾害的前兆较难用遥感技术捕捉,故应用于灾害预测预报方面的文献较少,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遥感技术是对地球系统的远距离探测技术。发生于地球表面的灾害(及其前兆)有一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春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是实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减轻旱灾损失和影响的必要途径,如何揭示成险因子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是开展风险评估的关键。本文以中国北方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北方各地春玉米产量和气象数据,以及地形、土地利用和土壤有效灌溉面积等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构建北方春玉米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下结合春玉米种植的暴露度和其他影响抗灾能力因子对中国北方春玉米干旱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区划。结果表明,春玉米干旱较高或高风险地区主要位于内蒙古中部、宁夏、甘肃、辽宁西部和新疆部分地区,风险指标值在0.73以上;春玉米干旱较低或低风险地区主要位于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部、辽宁北部、河北南部和陕西中部等地区,风险指标值在0.72以下。该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风险评估中成险因子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对指导北方春玉米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肃冰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冰雹是甘肃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对农作物危害极大。为了增强我省农业生产及防雹抗灾能力 ,以减少农作物的雹灾损失 ,在统计分析甘肃降雹的区域及时空分布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程度的降雹过程对农作物所造成的灾害影响 ,提出了切合甘肃实际的农业防御冰雹灾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青南高原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青南高原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及2002年人口、经济等社会人文要素和1949-2000年自然灾害统计数据与相关文献,运用ARCGIS 9.0及ARCVIEW 3.2软件建立青南高原自然灾害综合区划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并生成区划基本单元,运用自下而上区域合并的方法得到青南高原自然灾害区划小区,结合自上而下区域划分的方法将青南高原自然灾害划为4个一级灾害区10个二级灾害区,得到青南高原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季风边缘带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季风边缘带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该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活动频繁,对工农业生产经常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在16种以上,它包括大气圈灾害,岩石圈灾害和生物圈灾害。文中还从大气环流特征、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自然灾害形成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剖析。最后探讨了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春季晚霜冻害的天水苹果气候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果期霜冻灾害是天水苹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60%以上,冻害年份轻者减产,重者甚至绝收.为此,进行苹果花果期霜冻灾害气候风险区划研究,对合理苹果产业布局,有效减轻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科技指导意义.将影响天水苹果相对气象总产量的开花坐果期4月上旬-5月上旬日最低气温与0℃以下温度持续日数之积作为苹果霜冻灾害脆弱性指数(V),用该期霜冻灾害不同强度发生频率作为相应灾害危险性指数(H),用Pki=1/n∑Hj×Vij计算所得的霜冻灾害风险系数作为区划指标,按其离散程度划分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域,做出天水苹果霜冻灾害风险区划,对科学布局当地果树产业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2年新疆自然灾害频繁,灾情严重。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低温冷害、霜冻灾害。此外,新疆局部地区还受到了冰雹、干旱、大风、暴雨洪水、泥石流、雪害、病虫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侵袭。全疆耕地受灾面积807.9千ha,粮食减产2.81亿kg,棉花减产1.2亿kg,油料减产0.42亿kg。自治区(不含兵团)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1949-1990年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灾害以洪灾、暴雨灾害、风灾及雹灾发生较为频繁。在年际分布上,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频次总体上呈较明显的波动增长趋势并且灾次的频发期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在年内分布上,灾害频发期多出现在春、夏季节。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灾害次数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空间上主要呈条带状或块状的分布格局。从行政区划上看,塔里木盆地有2个自然灾害频发区,分别是阿克苏地区和喀什地区。总的分布特点是:山区多,山区与盆地交界地带多,盆地内部较少;灾害发生频次以盆地北部最为集中,表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0.
宁夏气象灾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宁夏30年、160年、500年以来有关气象灾害(旱、水、风、雹、冻、虫灾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银川站降水与全区降水变化一致的特点,建立了宁夏降水变化序列。进而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发生发展在区域上的组合性和在时间上的群发性,以及旱、水等灾害的频发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发现各种气象灾害群发的频次在干湿转变时期最明显,而且相对湿润时段低于相对干燥时段。据此,认为在进行未来本区相对干湿时段的预测基础上,可以推断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进而采取减轻和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0-2009年新疆雷电灾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009年气象部门收集的雷灾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新疆雷电灾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受损财物与受伤害人员情况等。资料包括97次雷灾事件,其中30次雷灾造成了31人死亡,15人受伤。新疆雷灾发生在3~9月,夏季占78%以上,6月最高。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雷灾主要发生在11:00~24:00时,17:00~18:00时为峰值。雷灾致人员伤亡的雷击地点,发生在户外的最多。  相似文献   

12.
1644-1911年宁夏西海固干旱灾害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对1644-1911年西海固地区干旱灾害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等级序列以及驱动力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44-1911年西海固地区有记载的干旱灾害82次,平均3.27年发生一次;旱灾以春旱和夏旱最多,占发生次数的38.5%和25.3%;西海固地区的干旱灾害划分出四个等级序列,共发生轻度旱灾24次,占旱灾总数的29.3%;发生中度旱灾50次,占旱灾总数的60.97%;发生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共8次,占旱灾总数的9.73%;西海固发生干旱灾害可分为5个阶段:旱灾的多发期包括:1710-1770年代、1800-1860年代(1820年代除外)。少旱灾期包括:1640年代-1700年代、1780-1790年代、1870-1910年代(1890年代除外);这一时期的中期西海固发生干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旱灾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海固与陕西交接的南部,其中固原发生干旱的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影响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包括气候、生态和人口因子,其中气候因子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西走廊明清时期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干旱灾害等级、时间、空间特征、成因以及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明清时期542年中共发生旱灾83次,平均6.5年发生1次.该地区旱灾可分为4个等级,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分别发生13次、44次、19次和7次,发生频率依次为16%,53...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宁夏区域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宁夏统计年鉴2011》中的数据,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宁夏不同主体功能区和各县市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ECPS)。结果表明: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泾源、彭阳、隆德、红寺堡等县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明显高于银川市辖区、石嘴山市辖区等重点开发区,后者应对前者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5.
明代河南大水灾城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水灾城灾害是洪水灾害中的特大水灾,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明代河南大水灾城灾害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代河南大水灾城洪水灾害共发生101次,平均每3.65年发生一次。1580、1470、1530、1590年代灾害最为频繁。灾害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具体为农历的6、7、8、9月间。主要为河灌型灾害,占水灾总次数的46%,河溢型、雨灾型各占水灾总次数的35%、19%。明代河南有64个州县发生灾害,约占全省的61.5%,祥符、睢州等受灾最为严重。处于黄河南泛区的开封府、归德府受灾严重,南阳府、汝宁府,受灾最轻。总体特征为东部密、西部疏;黄河沿岸及其泛区、沁河流域、伊洛河下游密,其他流域及支流疏。黄河南泛河道不固定、泛溢无常,以及太行山东南缘河道短促,暴雨集中、宣泄不畅等是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We investigated sunflower leaf palatability to Chlosyne lacinia saundersii Doubleday & Hewitson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in plants treated with silicon (Si) and subjected to mechanical injury. We also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ose treatments on plant development. The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as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consisting of the six treatments (10 replicates each): (1) control, (2) plants mechanically injured, (3) Si applied around the plant stem (Si drench), (4) Si drench + injured, (5) Si drench + foliar spray, and (6) Si drench + foliar spray + injured. Si drench + injur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ercentage of caterpillar-injured leaves (CIL), leaf area consumed (LAC), and caterpillar weight (CW), leading to increased caterpillar mortality. The only intrinsic plant characteristic affected by the treatments was Si content (SiC), which was higher in plants treated with either Si drench + foliar spray or Si drench + foliar spray + injure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iC and the variables CIL, LAC and CW, whereas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CIL and LAC, CIL and CW, and LAC and CW. The treatment strategy of Si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mechanical injury affects leaf pala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 lacinia saundersii,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sunflower plants as a function of Si accumulation, although it did not increase crop vegetative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7.
宁夏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宁夏野生及栽培豆科植物结瘤固氮资源的调查,从24属47种豆科植物根部采集到根瘤样品748份,通过调查显示:兴隆山棘豆和单叶黄芪为新发现的豆科结瘤植物;此地区根瘤主要为黄色或褐色,性状以球形和棒状为主,主要着生在侧根;影响宁夏豆科植物结瘤的因素有水分、土壤肥力和植物的生育阶段;根据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和利用状况,将宁夏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分为干旱区、山坡草地区和耕地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试验基地中宁1981-2008年气象资料和红枣产量资料的分析,结合历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记录,得出了5类影响红枣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别是萌芽展叶期高温(B1)、盛花期空气的高温低湿(B2)、盛花期连阴雨(B3)、果实生长期连阴雨(B4)、果实成熟期连阴雨(B5);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上述气象灾害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其对红枣生产的影响权重顺序:B5>B4>B2>B3>B1;将趋势产量进行灾害订正,预测红枣各生育期的实际产量,并建立了基于农业气象灾害的中宁红枣的动态产量预报模型,可为实际预报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宁夏平原县域农业水土资源平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宁夏平原为案例,从天然状态下的农田水分平衡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水土资源平衡两个层次对区域水土资源平衡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定量研究,其中天然状态下的农田水分平衡采用长系列(1961—2001年)、短时段(月)和多种作物类型(8种)相匹配的操作方法,建立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到了宁夏平原各个县域单元、8种作物、逐年、逐月的有效降水、盈水量、亏水量值。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水土资源平衡以2000年平水年为代表年份,通过构建县域水土资源平衡方程,计算了宁夏平原12个县域单元的水量平衡与耕地平衡量,揭示了宁夏平原县域单元的水土资源平衡状态。结果表明:①自然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水分亏缺是宁夏平原天然状态下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特征;不同作物水分亏缺程度差异较大。②受作物种植结构、灌溉水量及灌溉水平差异等因素影响,宁夏平原县域水土资源平衡现状差异显著;③从整体上讲,宁夏平原2000年供水量大于需水量,灌溉水量对区域农业水土平衡起决定作用。④为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应推行“以水定产”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量,同时挖掘灌区节水潜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