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青海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定性方法分析青海省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的现状,再运用分形理论和方法对青海省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的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表明青海省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分形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甘肃城镇体系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将甘肃省划分为陇中、河西、陇南、陇东、甘临5大经济区域。通过计算各个经济区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分析了经济区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特点;用关联维数分析了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总结了目前各大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济区划视角,未来甘肃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4.
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区域特殊的自然、区位、历史条件,人口、资源、经济发展形成了城镇体系成长的区域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它影响并决定城镇体系的成长过程与发展规律。引入分形(fractal)理论,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及其形成机理。通过对城镇体系分形维数的研究,反映特定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模结构特征。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分布分散,呈明显的首位分布,大中城市发展不足,城镇体系规模等级总体偏小,人口在城镇之间分布的均匀性差。城镇空间发育度较低,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分散性较强,远离中心城市的城镇密度衰减较快。局部区域的城镇空间发育成熟度差,空间分形特征不明显甚至没有形成分形结构。相比而言,相对发达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呈现均衡化、网络化特征,首位城市发展已经融入到体系的发展中,城镇以群的力量带动区域发展;而欠发达地区城镇之间规模分布、空间分布"齐性"都相对较差,首位城市的"孤岛式"发展决定了区域的发展地位。 相似文献
5.
新疆绿洲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自然及社会人文要素,借助于遥感等技术手段,应用地理相关分析法,环境本底法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新疆典型绿洲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新疆绿洲具有物质,能量及信息融合的高效性,景观模式的明显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等特征,新疆绿洲的形成与演变是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文条件决定着新疆绿洲的景观格局和规模,地貌条件决定着绿洲的宏观部位,人文活动决定着绿洲的演化方向,建立新疆绿洲的防护保障体系,实行绿洲的综合监控与管理,加强绿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维持绿洲的生态安全和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玛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运用最近邻指数R、β指数、γ指数、平均径路长分析技术,对玛曲县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空间网络结构的连接性、通达性等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玛曲旅游区内各景区点之间的空间联系较弱,加强和加快构建玛曲旅游区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交通网络结构的连接性、通达性水平,是玛曲旅游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试验区内设置标准地,对标准地内林木采用网格法进行全林定位.利用林分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林分的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林分由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个树种组成,兴安落叶松和白桦株数分别占总株数的92%和8%.林分空间隔离程度低,平均混交度为0.087,林分接近兴安落叶纯林.参照树与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分布格局以随机分布为主,林分分布格局整体呈随机分布状态.结构单元里树种白桦胸径大于兴安落叶松的胸径.林分大小比数均值为0.527,参照树与周围林木之间的大小分化和大小组合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9.
分形是大自然优化的结构形式,分形城市群能最有效地占据空间。清代是长城外侧地区城镇迅猛发展时期,文中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分形理论对清代长城外侧城镇体系的网格分维和聚集分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区域78个治所城镇空间分布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且归绥和直隶地区分形发育度最好,围绕归化城和承德府为中心向周围密度衰减分布;伴随着点-轴系统的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历经随机阶段、孕育阶段、发展阶段的三个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对于区域旅游的开发及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在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点-轴理论"等相关理论,对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的空间结构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基本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曹颖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6):182-186
近年来,中国民族地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了更好的说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1990-2009年近2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内蒙古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并从内蒙古工业布局演变和工业化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及特点。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内蒙古经济初显空间集聚效应,内蒙古经济空间结构与工业化、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存在内在的联系和耦合关系,其中工业发展,尤其是矿业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经济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产业在城市各个区域的集聚,加大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必然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中根据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以银川市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结合银川市城市地域空间发展趋势,分析制造业八个行业和现代物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大体上形成了兴庆区的东南向以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为主,郊区和郊县以制造业沿交通轴线块状集... 相似文献
13.
14.
内蒙古自治区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干旱是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为了揭示自治区不同区域发生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调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101个旗县1990~2007年间因旱造成的农业、牧业、城镇居民生活及工业方面的损害程度及相应降水资料。运用统计计算、频率分析等方法,初步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旱情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内蒙古自治区3个易旱季节(春旱、春夏旱、春夏秋旱)旱灾易发区的分布区划及3个级别的旱灾等级(严重旱灾、中度旱灾、轻度旱灾)发生频率和分布区划。该结果可为下一步旱灾预警预报及抗旱减灾、水资源规划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一般流程,即包括背景分析、因素识别、情景模拟、测试评价和确定战略等五个步骤。并以岚皋县城为例,在情景规划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中心城区、两个外围组团"的空间格局模式。城市空间结构的情景规划分析方法使规划方案更具严肃性和灵活性,对于解决城市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沙尘暴的成因、趋势及其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内蒙古1961~2001年的天气气候资料,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沙尘暴作了统计分析,阐述了沙尘暴的危害并给出了沙尘暴的基本定义。分析了引起沙尘暴的天气和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研究了他们对沙尘暴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0年内蒙古的沙尘暴总体呈减少趋势,但从1998年开始有所增加;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以阿拉善盟偏北地区为最高发区;降水、气温、大风、寒潮、北半球极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亚洲西风环流、东亚大槽和南方涛动等天气和气候因素均对该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