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银川市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在城市各个区域的集聚,加大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必然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文中根据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状态,以银川市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结合银川市城市地域空间发展趋势,分析制造业八个行业和现代物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大体上形成了兴庆区的东南向以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为主,郊区和郊县以制造业沿交通轴线块状集...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力能源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变及省际间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碳排放数学模型,测算了2001~2010年中国及各省电力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研究了省际间碳排放强度时空演变和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电能消费碳排放总量从2001年303Mr逐年上升至2010年745Mt,平均年增长9.99%;各省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2010年东部地区五省碳排放属超重型(≥40 Mt);西部省份碳排放速度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全国电能消费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从276(kg/万元)下降至182(kg/万元),平均年下降4.42%;西部省份碳强度普遍高于东部发达地区,说明西部经济发展对电能消费碳排放的依赖性强,东部地区电能消费低碳经济格局开始形成.省际间电能消费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性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人口状况、消费水平等因素相关,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区域节能减排目标和电力产业发展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承德盆地地处华北板块的北缘,燕山造山带东段.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丹霞地貌.通过对其岩石特征、构造条件、气候条件等分析,阐明了丹霞地貌发育的条件、总结了丹霞地貌发育的特征、分类以及演化过程.同时与我国其它典型地区丹霞地貌进行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对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4.
"资源诅咒"效应的现实存在,使得研究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摆脱这-诅咒约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肃是个资源大省,其工业优势行业主要集中于资源型产业,由于资源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使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要素支持而陷入资源诅咒陷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的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甘肃摆脱诅咒的可...  相似文献   

5.
中国秸秆生物质发电区域适宜度分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发电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适宜度评价是决定其合理布局的关键.在综合分析秸秆发电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从耕地资源潜力、秸秆原料供应、市场需求状况和产业发展成本四个层面共选取了耕地资源总量、耕地资源量波动水平、秸秆资源总量、秸秆产量波动水平、用电量、用电量增长率、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GDP等8个指标建立了中国秸秆发电区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秸秆发电适宜度存在较大差异,综合适宜度较高的是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黑龙江、吉林等我国中部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综合适宜度较低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东部经济发达区和青海、宁夏、甘肃、陕西等西北农牧区;其余区域秸秆生物质发电的适宜程度一般.  相似文献   

6.
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区域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集聚、扩散和创新的作用。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利用城市首位度、相似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发展在乌昌石城市群产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乌昌石城市群各县市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现状以及产业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乌昌石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未来乌鲁木齐产业发展需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将其打造成城市群内高端制造业中心、创新研发中心以及综合服务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乌昌石城市群的产业整合,加强群内各县市间的产业协作,提高城市群产业整体发展层次。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侧重于农业的农村区域发展政策是否仍然符合实际并取得成功,值得进行深入的数据验证.文中选取了2000、2005、2010年三个时间段面,对我国县域农业发展及乡村经济发展进行秩相关分析及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县域农业发展与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在下降.2)中国县域农业及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率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发展水平上:2000~2010年,中国县域农业发展水平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分布不对称现象越来越明显,比较突出的区域有东北平原地区、黄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在发展速度上:2000~2010年,我国东部县域农业发展速度缓慢,部分县市甚至后退,但是乡村经济却有较大的发展,虽然中西部大部分县市农业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乡村经济发展相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仍比较缓慢,有的县市乡村经济甚至是呈现负发展.基于以上结论,笔者认为我国应制定全面考虑农村经济部门和农村区域发展差异性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8.
新疆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结合新疆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及产业发展现状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产业竞争力做出评价。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制造业优势不明显,但发展潜力较大;比较优势呈重型化趋势;支柱行业发展不均衡;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最后就如何定位新疆的产业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解读之一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新格局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农业主体功能和空间布局,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应紧  相似文献   

10.
李亮  陈柏鸿 《湖北植保》2020,(3):7-10,25
通过比较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日本六次产业发展模式,认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和日本六次产业的拓展版。总结了当前农村产业链延长、农业多功能拓展、产业空间集聚和新业态产生的4种产业融合类型,阐述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并提出了加强认识水平、完善制度建设、引导要素流入农村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肉羊产业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区域产业经济与空间分异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采用GIS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肉羊产业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对此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时空分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苹果、香梨、葡萄、桃、杏、红枣等林果品种资源近6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资源在时间变化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也存在阶段性波动变化的规律,以2000-2009年全疆各地州的林果业面积年变化率最大,且南北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呈非地带性的条—带、块状分布,沿山麓—河流地带分布,沿盆地—绿洲分布等不同分布规律,从而形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大范围大杂集,小范围小聚集的不均衡性总特征。从时空分异规律分析上看,在极端干旱区发展林果业必须因地制宜,一方面要加强对林果业资源配置的区域性调控,以质促产,以品促效,另一方面强化林果业资源经济-环境效益整合,构建林果业经济-环境可持续、和谐发展格局,借助新疆地缘优势,凸现绿色,走无公害林果产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怀集县柑橘溃疡病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和空间分布调查,分析柑橘溃疡病对怀集县柑橘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就柑橘溃疡病发生原因,提出相应地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互胁迫关系。本文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特征、不同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第一产业分布分散且与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态势基本一致,第二产业发展空间高度集中且与矿产资源分布一致,第三产业集中在大中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2)甘肃省产业空间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3)甘肃省生态环境地域分异与产业空间结构分异交互胁迫,强化了生态环境的地域分异,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
新疆旅游饭店等级、规模、空间结构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旅游饭店的档次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是衡量旅游饭店业和地区旅游业供给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从档次、规模、空间分布等多角度分析新疆旅游涉外饭店的发展现状 ,发现新疆旅游饭店的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 ,旅游饭店等级、规模及空间结构等却存在诸多不合理性。从国内外旅游饭店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如果不妥善处理这种不合理性 ,将会影响新疆旅游饭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乳业已是我国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增强国民身体素质重要措施.乳业饲草料生产是乳业生产链中的重要环节,是乳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通过对2行玉米与12行苜蓿、4行玉米与8行苜蓿等不同种植组合模式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的产出效应与生态效应,提出玉米与紫花苜蓿条带式种植的高效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奶牛家庭饲养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奶牛家庭饲养生产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奶牛家庭饲养方式的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4年~2009年内蒙古奶牛家庭饲养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贡献为负;观测年份家庭饲养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平均技术效率为81.9%,同期小规模养殖实现了效率最优、规模最佳,因此,由散养向家庭适度规模养殖转变是转型期内蒙古奶牛家庭饲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过程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敦煌旅游产业集群的存在性进行判断,论述了敦煌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敦煌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阐述,最后利用空间分析工具GIS对敦煌旅游产业集群主要成员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聚集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和显著特点,产业空间结构则是在其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域布局格局。天山北坡经济带作为重点经济开发区域,由于其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与地缘优势、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与产业分工调整等主要因素作用,发生了较为明显的产业聚集现象,演化发展成"一轴四区"的产业空间结构,产业地域分工明确。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发展与调整的战略目标、思路和方向,以及产业聚集与城镇化发展、资源开发和绿洲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