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陇东油田调剖技术经历了单井调剖、井组区块调剖和油藏整体调剖3个阶段,根据发展现状,提出了配套技术及工艺改进措施。研究油藏的渗流规律,掌握了655口井见水方向,根据不同类型窜流通道,优选出适合的堵剂体系,针对油藏物性特点调整段塞设计及用量,应用PI决策技术和IPI值进行选井。从2005年推广堵水调剖技术以来,共完井208口,其中对应油井1139口,见效井519口,累计增油51907t,单井含水率最大降幅达到60%,为陇东油田后期稳产起到了重要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高效开发大庆油田中高渗透油藏、薄层、低渗透油藏及稠油油藏,针对国内外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技术特点,简化施工过程,减少施工难度,增大井眼尺寸,改进完井技术,通过现场试验,形成一套成熟的超短半径侧钻水平井钻、完井工艺技术,并通过油田开发实践,完善油藏选井、选层、选完井等配套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不同类型油藏中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量和水井吸水指数.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油藏由于其复杂性,试井资料解释和油藏评价存在一些困难。应用数值试井方法,对储层模型和油相流动模型通过PEBI网格离散获得相应的差分方程。用该差分方程的解解释碳酸盐岩储层试井数据,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姬塬东部铁边城地区长4+5及长6油藏有利区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庆油田成熟的低渗透油藏滚动勘探开发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勘探及现场评价进展,充分利用已掌握的地质信息对姬塬东部铁边城地区长4 5及长6油藏生、储、盖组合进行研究,按照油藏控制因素优先,完钻井控制程度把关,投产试油落实储量,并结合预期效益分类评价的原则,总结了该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并对有利区域进行了预测,为油藏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疆XQ井区火山岩储层物性差,投入开发后存在地层能量不足、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的问题,为优选符合该类油藏的有效开采模式以及找出不同方式的驱油特点,提高油气采收率,以该井区安山质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对岩心分别开展了CO2驱油和水驱油试验,分析不同驱油方式对岩心孔隙油水动用情况以及驱油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岩心孔隙构成主要为小孔隙,少量为中孔隙和大孔隙,油相主要分布在小孔隙区域,小孔隙为主要产油贡献区;总体原油采收率较低,驱替采油作用主要发生在流体注入初期,注水开发方式的采收率高于注CO2开发;岩石物性参数孔隙度与渗透率对于原油采收率有一定的影响,呈正线性关系,实际生产时应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注采方案.在制定实际开发方案时,可通过提高开采初期流体注入压力和注入量来提高初始阶段采出程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分支井是开采稠油、疏松砂岩油藏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针对油田存在的问题,采用计算机技术和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M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分支井开发方案进行了全面研究,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上某油田8井区构造复杂、断层较发育,主力油组产能不足,前期实施了注水开发。采用示踪剂监测技术,对 D4、D13井加注示踪剂,现场监测了 D8、D12采油井示踪剂浓度,测试了井组注采对应关系、前缘水线推进速度等参数。结果表明,D4井与 D8、D12井在 M2Ⅳ油组上连通,水驱前缘推进速度分别为38m/d 和14.3m/d,向 D8井推进速度较快;D4井 M2 V 油组注入示踪剂 Ho,D13井 M2 V 油组注入示踪剂 Lu,D8井、D12井均未见采出,表明其断层封闭不连通。运用数模预测软件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数模预测与现场监测趋势相吻合,为该类型海上断块油藏的开发措施(布井、堵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层原油黏度超过300mPa·s进行注常温水成功开发的稠油油藏鲜有报道.准噶尔盆地昌吉油田吉7井区中深层稠油油藏突破技术瓶颈成功实现常温水驱,已建成52万吨产能,预测最终采收率可达30.0%.从原油自乳化能力和稳定性及乳化液流体特性入手,通过室内试验深入分析了吉7井区原油的自乳化机理,结果表明,吉7井区稠油与水在地层条件下易自乳化,乳化液呈亚微米稳定结构,形成的W/O乳化液呈高黏度特征.该认识突破了原油只有添加乳化剂才能乳化的常规认识,揭示了特定稠油遇水自乳化规律.为了进一步研究乳化液微观驱油效率,开展了吉7井区水驱油室内试验.乳化液体现出良好的流度控制能力,水驱前缘乳化原油高黏度带形成"水-乳化液-油"三段式驱替条带,起到了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在吉008试验区稠油常温注水开发成功的基础上,对吉7井区其他稠油油藏进一步开展了推广应用.每个区块均表现出注水见效后递减率小,预测采收率高等特点,突破了注水开发传统原油黏度界限,为同类油藏注常温水开发的可能性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致密油资源潜力大,以常规方式难以开发动用,近3年在扶余油层采用长井段水平井钻探以提高单井产能,而扶余油层储层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砂体薄,连续性差,河道摆动快,水平井砂岩钻遇率低,为此开展了长井段水平井部署设计和精细地质导向研究。形成了扶余油层"三优两精"水平井部署设计及随钻跟踪调整技术,即优选靶区、优选靶层、优选靶向的"三优"水平井设计方法,精细分析准确入靶、精细跟踪防止脱靶的"两精"随钻地质导向调整技术。实践证明该方法大幅提高了水平井砂岩钻遇率,确保水平井在扶余油层致密油储层勘探中取得产能突破,致密油储层单井日产量大幅度提高,约为邻近直井20倍,为致密油储量有效动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盘古梁长6油藏是一个特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岩性油藏,天然微裂缝和人工压裂裂缝发育,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油藏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主侧向井矛盾加剧,持续稳产难度加大。结合油藏地质特征与生产特征,该油藏见效特征规律分3种类型(上升型、稳定型、见水型),以见效稳定型为主。见水特征规律为大部分油井含水处于较低水平,产能较高,但伴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单井日产油量逐渐减小,且下降幅度较大。分析见水原因主要包括:裂缝沟通造成主向井含水快速上升;高渗带的影响;由于物性不均造成水驱不均,导致油井见水;中部高采出程度井含水上升;产液强度偏大造成含水上升。通过研究中含水开发阶段的见效见水特征并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对油藏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土地分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国家制定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引入立地条件系数,提出了农有土地分等的技术方法,并结合秦皇岛山海关区的区域特点及土了利用方式进行了实际研究,旨在对今后的分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抚松县水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池塘渔业、水库渔业、高效渔业、冷水渔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抚松渔业的策略,如树立科学的养殖观念,加大库区水产业的技术投入力度,推广新的养殖模式,大力发展渔业加工业,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加强渔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样本,采用省际建成区绿地率空间面板数据,运用ESDA与GIS技术相结合的空间分析方法,探明1997-2014年我国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空间聚集、空间相关模式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建成区绿地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增强趋势。2)我国70%左右的省域属于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高-高型主要分布在东部,低-低型集中于西部,地区间省域集聚类型差异是我国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空间分异的主要特征。3)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检验少数省域集聚类型的显著性强,对周边省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而2/3以上的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空间集聚类型处于不稳定状态。本研究提出差异化、分类制定提升4大地区和省域建成区绿地率的政策建议,对实现国家建成区绿地率总体发展目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余国忠  黄昆  赵承美  郜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466-6468
以河南省某大型水库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所在区域农林牧渔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茶产业发展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与水库TN、TP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影响到该水库的城市供水功能,水库所在区域农业开发与水库功能开发之间存在矛盾,提示应将大型水库功能延伸与所在区域的开发战略统筹起来,实现彼此开发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参与性农户评估的调查方法对密云水库周边地区877户农户对信息来源途径、环境保护认识、生态补偿意愿,期望与机会成本、移民意愿与补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保护水库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需要通过拓展农户信息来源途径,大力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北京郊区的区位优势,发展生态环保的都市农业。  相似文献   

16.
该文运用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根据森林的主导功能 ,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 2大类 ,3个层次 ,2 1个种类 ,分别提出分类技术指标与标准 ,结合密云水库库区的实际情况 ,以雾灵山林场为对象 ,在分类指标和技术标准上对密云水库库区的森林分类经营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解决山东天然气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和季节用气调峰而建设小型地下储气库的需求出发,确定了胜利油气区地下储气库库址的优选标准,优选出气库目标区—胜利油区胜坨一区Es1气顶油藏。针对目标区,从气藏圈闭、构造变化、盖层特征、储层物性、气体性质、储量规模、采气能力、采出程度和地面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规划设计了储气库的运行参数,部署了气库井位,为现场实施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胡晓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20-4922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金华市金东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及分类,发现该区旅游资源共有7个主类、18个亚类、38个基本类型。通过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系统对金东区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等级资源37个,普通等级资源62个。认为金东区优良级旅游资源以名人文化、古建筑、古民居类为主,特色明显,但分布比较分散,资源的保护、遗存的挖掘不够,类型比较单一。提出应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打造黄大仙、艾青、施光南等名人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9.
大伙房水库主溢洪道加固是大伙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着重从堰上水面线和水工结构两大方面对主溢洪道加固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介绍了主溢洪道控制段、泄槽底板和泄槽边墙的加固方案。加固方案的确定有效地缩短了工期,节省资金,加固后主溢洪道发挥了显著的防洪效益。该加固方案对以后此类型溢洪道的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92年到2009年的数据,研究了三峡库区的就业结构偏差问题,发现三峡库区就业结构偏差呈扩大趋势,已严重影响了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并使库区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从制度、政策和人口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就业结构偏差大的原因。从优化库区城镇体系、统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城镇发展体制和资金瓶颈等方面,提出了加速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