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2016年10月上旬在新疆精河县艾比湖周边采集的西伯利亚白刺新鲜果实为试材,采用浸提萃取法提取西伯利亚白刺果实天然红色素,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西伯利亚白刺新鲜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0.37%的盐酸水溶液;新疆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红色素的抗还原性、耐日光、耐热性较强,水溶性很强,红色素的颜色鲜艳,但是抗氧化性质较差;酸碱度对西伯利亚白刺红色素的影响较大,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食品添加剂对西伯利亚白刺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是金属离子Fe~(3+)对红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其它金属离子对西伯利白刺果实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天然食用色素,被誉为"最安全的A类色素",目前已被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妆品及医疗等领域。如何扩大辣椒红色素的生产规模、提高辣椒红色素的生产率和质量、合理利用辣椒红素,是当前产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近10年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和纯化技术,以期为辣椒红色素及其他天然色素的高质量生产提供参考,为辣椒红色素原料的"生态化"和加工工艺的"绿色化"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余清  庞杰 《辣椒杂志》2004,2(1):32-33
目前,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描述了辣椒红色素在应用中存在的稳定性问题,以及采用微胶囊化包埋辣椒红色素,提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同时对辣椒红色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山葡萄天然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试验确定红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70min,所得山葡萄天然红色素色价33.36U/mL.  相似文献   

5.
甜樱桃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开发功能性食用色素新资源,以酿酒剩余皮渣为原料,采用水浸提-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甜樱桃红色素,并从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3个方面研究了甜樱桃红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有效分离纯化甜樱桃皮渣中的红色素,甜樱桃红色素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并可有效抑制亚油酸的过氧化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且抑制效果与浓度密切相关。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其对亚油酸过氧化和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最大抑制率分别可达到99.53%和99.11%。因此,甜樱桃红色素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6.
胭脂萝卜为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生蔬菜作物,是重庆市的一个地方品种。具有成熟较早(播种至收获70~90d),抽苔晚不易空心,收获时间弹性大;耐寒、耐热、耐贮运,抗病力强;肉质根皮紫肉红色美,组织致密,质地脆嫩,辣味小,品质好;天然红色素的含量、品质、溶解性比其它红萝卜好,色价比国家标准高10倍以上,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萝卜红国家标准),是提取天然红色素的好原料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胭脂萝卜除提取天然红色素外,主要用于做泡菜、酱腌菜及筵席雕花、配色的工艺菜。  相似文献   

7.
国外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很快,早在1975年日本国内的天然色素使用量就超过合成色素,美国目前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化学合成色素的5倍.我国近些年来天然色素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已达20多个品种,其中辣椒红色素在"七五"期间曾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攀枝花市售桑葚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光热稳定性探讨.结果表明:桑葚红色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95%乙醇∶0.5%HCl体积比8∶2,料液比1∶20,在40℃时提取2.0h;温度变化和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桑葚红色素的影响较大,在应用及储存时应低温保存,避免日光照射,防止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厂的副产物葡萄皮渣,除用作饲料、提取酒石、提取芳香物质等加工品外,还可提取天然色素酒葡萄红色素。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色素属于天然色素,无毒、无  相似文献   

10.
涪陵红心萝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萝卜红色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营养和药理作用,是国家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萝卜红属花青素类色素,主要着色物质是天竺葵素的葡萄糖苷衍生物.与同系列色素相比,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子上具有稳定的双酰基结构,决定其化学稳定性较好,试验也证明萝卜红色素具有较好的贮藏稳定性,耐热性优于同系列其他色素,光稳定性优于合成色素胭脂红;二是萝卜红色素呈现红色的范围较宽,在pH值为1~6时均呈鲜红色,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更广.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是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11.
以5个山楂品种为原料提取山楂红色素,并对色素最稳定的pH范围和受热变化及一些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糖类等食品中常见物质对山楂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山楂品种中天宝红色素含量最高。山楂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性能稳定;在强碱条件下,色素会发生改变。在6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温加热会使其色暗、浑浊。氧化剂和还原剂对色素有降解作用。柠檬酸、草酸对色素有明显的增色作用,而抗坏血酸能减弱色素吸光值。对于糖类和金属离子K+、Ca2+、Al3+等较为稳定,Fe3+有明显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对pH值与金属离子浓度的敏感度不同,所受影响也不同。主要选取黄皮果皮色素、赤豆皮色素、柑桔皮色素、勾儿茶果、红雪茶色素,来测定pH值对它们的影响。选取,黄皮果皮色素、赤豆皮色素、勾儿茶果色素、红雪茶色素来测定金属离子浓度对他们的影响,从而探讨这些色素对pH值与金属离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机溶剂法测定辣椒果实红色素含量,对其不同栽培条件、不同发育时期及红色素含量与果实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含量在露地自然光条件下栽培要远高于在大棚条件下栽培,测得的10份材料中辣椒红色素平均含量每kg相差2.2g。同时,辣椒红色素含量与单果鲜质量、干质量,种子胎座鲜质量、干质量以及含水量等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辣椒果实越大其红色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涪陵红心萝卜是中国萝卜(Raphanus sativus L.var.longipinnatus Bailey)独有的一个地方品种群,以皮、肉全红、富含天然色素-萝卜红而闻名。胭脂红1号是以不育系3526A为母本、09S77为父本配制的涪陵红心萝卜一代杂种。播收期120 d(天)左右。板叶、叶缘浅裂、叶色绿色,叶面微皱,有少量茸毛。肉质根近葫芦形,皮红色、肉红色,色素含量16.4‰左右,平均产量1 600 kg?(667 m2)-1左右,特别适宜提取天然色素-萝卜红和作泡菜食用。  相似文献   

15.
以10个茄子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组合,对茄子果皮红色素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皮红色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茄子果皮红色素的一般配合力在各亲本间、特殊配合力在各组合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茄子果皮红色素是由显性基因起主要作用,性状受环境影响大,其狭义遗传力比较低,不利于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毛樱桃红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北毛樱桃为原料,用酸性食用乙醇提取制得樱桃红色素,并对该色素的应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光、热和常用食品添加剂较稳定,是一种价廉易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  相似文献   

17.
以醉芙蓉为材料,对花冠的日周期变色规律进行了调查,其花色由6:00的白色转为12:00的浅红,15:00以后变为深红色.用比色法对不同时间的花瓣进行了原花色素和花色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9:00以前的花冠虽然无色,但原花色素相对含量较高;11:00前后,由于原花色素开始转化为花色素,此时原花色素与花色素的含量差异减小;17:00以后,原花色素大多转为花色素,使花冠变为深红色.在花冠变色的过程中,光周期和花瓣水分对花冠变色无影响.因此推测,芙蓉花的变色可能是由于花瓣中的原花青素转化为花色素引起的,且这种呈色不具光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蒋新龙 《园艺学报》2006,33(2):344-348
 初步探索了山茶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用料液比1∶10 ( g/mL) 、pH 1(10%盐酸调) 的95%乙醇作提取剂, 在80℃恒温提取6 h, 提取效率较好。山茶花红色素属花色素苷类,pH值对色素影响明显, 在酸性条件下色泽具有热稳定性。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 但与紫外光无关。金属离子Na+ 、Ca2 + 、A13 + 、Cu2 + 、Zn2 +对色泽无影响, Fe3 + 、Pb2 +有不良影响。色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差, 耐还原性较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辣椒红色素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应用已扩展到食品行业的诸多方面.本文探索了利用BP神经网络来实现计算机视觉系统与辣椒红色素含量之间的转换,提出了计算机视觉测定辣椒红色素含量的方法.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损伤,测试速度快和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