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圣陆羽不仅一生与茶结缘,嗜茶如命,用毕生精力写出了世界第一部茶的专著《茶经》,而且还遍尝名水,挖井品泉,至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名泉尚有遗存。陆羽的故乡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镇)北郊有古官池。池边高台上的陆羽亭下有一块八边形的巨石镶嵌于地,上刻品字形的三个井口,俗称三眼井。陆羽少时曾在此汲水煮茶,开始了他一生品泉、习茶的生涯。后因唐德宗李适曾诏拜他为“太子文学”而不就,所以人又称他“陆文学”,三眼井又名“文学泉”、“陆子泉”。泉水冬暖夏凉,晶莹洁净。更奇异的是泉水入杯,高出杯沿却不溢。用它泡茶,可使茶…  相似文献   

2.
品茶趵突泉     
王梦石 《农业考古》2004,(2):227-227
和友人去泉城济南游玩,当然要去看趵突泉。在临池的茶室里小憩,泡了一壶山东的名茶浮来青。茶室不大,陈设倒也典雅。此时不是旅游旺季,游人很少,显得冷冷清清的。透过宽敞的玻璃窗,见石砌的四方池旁边,立着的一块石头上刻着“趵突泉”三个字,只是未见泉水喷涌的壮观场面,好在我几年前来时见到过。记得那年来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游人如织。趵突泉是历史名泉,古时叫过“栏泉”、“娥姜水”,北宋时始称“趵突泉”。趵,跳跃之意,趵突形容泉水的突涌。泉水从三个穴孔平地突起,数尺高,犹如三堆雪涛。明代晏璧有诗赞日:“济南七十泉乳流,趵突洵称第一泉。”  相似文献   

3.
天下第一泉     
缓酌中冷水,曾传第一泉。 如能作霖雨,沾洒遍山川。 清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 据有关资料记载,天下第一泉有几处。如镇江金山“中泠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载,品泉家刘佰刍对一些名泉进行品评,水之宜茶者有七等,中持泉被评为第一(又名扬子江南零水)。故有“天下第一泉”之美誉,自唐迄今,其盛名不衰。文天样有咏泉诗云: 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 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诗人陆游游览此泉时,也曾留下诗句: “铜瓶愁没中濡水,不见茶山九十翁”。 诗人为什么发愁呢?因为汲取扬子江中“中拎泉”…  相似文献   

4.
正张仲亭,男,1947年生于山东济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原济南兰亭书法院院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其书作以小楷名世,以《望岳》成名,上追晋唐、书宗二王,有较为坚实的传统书法功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重大展览并获奖。出版有《张仲亭书济南七十二名泉诗》、《张仲亭书法作品集》、《张仲亭书法作品选》、《张仲亭书历代名人咏济南》、《张仲亭书论语》、《张仲亭书道德经》《张仲亭书金刚经》《张仲亭书弟子规》等书法专集,并多次举办个人展览。  相似文献   

5.
闽中名泉记     
陈龙 《农业考古》2000,(2):82-86,91
“名茶难得,名泉尤不易寻,有茶而不瀹以名泉,无茶也。”(明·徐渤《茗谭》) 名茶与名泉是相得益彰的。茶是饮料,其色、香、味的优劣要通过水的冲泡或煮渍来品定。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这便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我国古代茶书中在论茶的同时,往往兼而论水。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专门研究用水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有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叶青臣的《述煮茶小品》;明季则有徐献忠的《水品》、田艺蘅《煮泉小品》;清代有汤蠹仙的《泉谱》等,上列…  相似文献   

6.
“名泉”剖议江西婺源茶厂王广彬“名泉”分别开说:名,是出名,名冠天下。泉,是从峡谷岩隙中,长年不断、涓涓流出的活水。俗称山骨水、合二而一,就叫“名泉”。“茶为水之神、水为茶之体。”有好茶而无好水,茶难以发其香;有好水而无好茶,水难以显其灵。好茶好水互...  相似文献   

7.
杨连正 《农业考古》2005,(2):123-129
二十九 湖北宜昌陆游泉,陆游泉位于湖北宜昌市西约lO公里处三游洞风景区的下牢溪南岸边。泉水出褥自西陵山腰的岩壁石罅中,从三游洞前拾级而下百余步,在半山腰的悬崖下有一座半壁亭内有一石砌方池,长宽各1.5米,深约1米的泉池其后墙石壁上书“陆游泉”三字。泉亭两边石柱上刻有“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亭旁立一石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的碑文:“陆游泉,宋代爱围诗人陆游于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十月八日。因被贬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去任通判路经夷陵游览三游洞时,取该泉泉水煎茶,故名为陆游泉”,又称三游洞潭水。  相似文献   

8.
“水与茶串香”,“泉美茶香异”。古人为泡出好茶,不遗余力地寻觅甘泉活水。唐代茶圣陆羽,一生对泡茶之水作过仔细地研究比较后,在他的《茶经》一书中得出结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所说的“山水”,即山泉之水。因此,他将天下的山水名泉排定座次,共分20等,即:庐山康王谷谷帘泉第一,无锡惠山泉第二,蕲水县兰溪泉第三,宜昌石鼻山下蛤蟆泉第四,苏州虎丘山观音泉第五,庐山观音桥招隐泉第六,长江南零水第七,南昌西山东瀑布水第八,桐柏山淮河源泉第九,六安龙穴山龙池水第十,丹阳观音山玉乳泉第十一,扬州大…  相似文献   

9.
《尚书》顾命篇所写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临终的遗嘱和祭祀情景,该文第三段有“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日飨……”原文中词义,综合《说文解字》、《尚书译注》、《书经集传》等古今释意:同:酒杯(郑玄释)。瑁:天子所执玉,以合诸侯之圭者之,因冒于其上故称瑁。《周礼》:天子执瑁四寸。宿:读s,徐行向前日宿(肃)。祭:祭洒酒至地。上宗:太保之助手。太保即庙祝(官名)。咤:读zh,向后退日咤(郑玄释)。《说文解字》释“奠酒爵也”。全名译释:王(康王——成王之子)接受酒杯和瑁,慢慢向前三次,奠酒三次,…  相似文献   

10.
陆羽论水:“山水上、江水次、……”按这种理论标准评天下之水,当以“庐山康王谷谷帘泉”为第一,是于理不悖的。“杨子江中水”即中泠泉排位第七“也就不足为怪。唐张又新《煎茶水记》引当时高级官员刘伯驺之说,以“中治水为第一泉”。当然评分的标准主要是主观判断,标新立异,原无不可。但中泠是长江在金山附近的水域,并不是这一带的“水”都是“泉水”,据清人张潮永《中泠泉记》真正的中泠泉应在金山郭璞墓前“石窟中”,并且要用特制的汲水工具(形似葫芦的钢瓶)才能取得。因此“天下第一泉”确是难得。爱评泉者也只能“望江兴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渊源流长,对东方人文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茶是物质,也是精神,长期以来人们逐渐把自己的思想情趣溶入到了饮茶过程中而成为艺术化的品茶。淡淡清香,犹如梦痕留在人们的记忆,留在当时人的文字中,也应留在绘画作品里。老画家林晓丹新作《西湖春茗图卷》由《龙井问茶》、《西子佳茗》、《虎跑泉品》三部分组成,该手卷高0.46米,长3.30米,纸本着色,作品追求山水意境之美。“深山藏名泉,秀山出名茶”。“不是人间香味色”(欧阳修句)以达到意境隽永、韵味无穷,而…  相似文献   

12.
一 茅山,一名句曲山。因山形如“己”字,故名。《太平寰字记》卷八九《润州丹徒县志》云。“一句曲山,一名茅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茅山延袤百里,海拔372公尺,峰峦叠峰,云雾缭绕,奇岩怪石,曲涧飞泉,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自然景观。早在秦时,就有李明真人来此炼丹,始建“炼丹院”;西汉景帝时(前156-前141年),又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弃家从陕西远道来此修炼得道,人称“三茅真君”,被尊为道教茅山派之祖师。。茅山命名也由此而来。从此,二千多年来茅山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的道教中心。…  相似文献   

13.
唐代茶诗选析(之五)──茶诗论水江西上饶茶厂吕维新,蔡嘉德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指出:煮茶"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饱经风霜,跋涉名山大川实践总结的科学论断,迄今仍有现实意义而熠熠生辉。茶发于水,无...  相似文献   

14.
题画诗四首     
林晓丹 《农业考古》2005,(2):158-158
题《太湖茗山图》东西洞庭碧翠浓,碧螺香茗又逢春。陆羽当年曾临此,吾怀先哲步前踪。题《龙井问茶图》和风三月游西湖龙井村前访制茶欢乐声中观采摘清香一盏足堪夸题《丘亭石泉图》陆羽曾经品此泉第三名泉天下传东坡题壁铁华岩游此饮茶人世缘题《虎跑泉品图》龙井名茶虎跑泉天功双绝古今传有缘今日重游此畅饮一杯乐似仙题画诗四首!浙江温州@林晓丹  相似文献   

15.
一、河南济源卢仝泉卢仝泉又叫玉泉,玉川泉。《大清一统志》卷一六○《河南·怀庆府》记载:玉泉“在济源县东一里,泷水北”。《济源县志》云: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尝汲水烹茶亦名玉泉”。卢仝泉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城东通济桥下游300米处的蟒河北岸(现济源烈士陵园门前蟒河河床中)。明代泉亭四周砌石栏,泉旁有一太湖石,状极奇古。高1.6米,最宽处0.94米,厚0.5米,正面隶书镌刻“唐贤卢仝泉石”六个大字,由明代工部侍郎段国璋书,背面镌刻侍御刘迈园七绝,诗云:“玉川旧井茫无校,枕石犹生七碗觉。水共风清无尽时,尽归茶谱藏诗窑”。…  相似文献   

16.
杨连正 《农业考古》2004,(4):127-131
酿泉原叫玻璃泉,又名让泉,位于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醉翁亭前,沿琅琊古道下行至薛桥西边即是酿泉。欧阳修《醉翁亭记》日:“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泉池用石块砌成三尺见方,水注入池后汇入玻璃沼流入醉翁潭,经醉翁潭瀑布最后注入凤凰湖中。泉池旁立一石碑上书:“让泉”二字,为清康熙年间州守王赐魁立碑并镶嵌于泉侧石砌护墙中间。  相似文献   

17.
以广薯87为对照,通过品比试验,分析了新近引进(选育)的福薯21、泉薯10号等9个南方甘薯新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性状,并评述了其在生产和育种上的利用价值:泉薯10号、福薯21、金薯2号可作为高产鲜食品种推广,桂粉3号和龙薯14宜作为优质高产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  相似文献   

19.
杀铃脲、爱福丁等生物制剂防治苹果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铃脲、爱福丁等生物制剂防治苹果害虫试验陶训,冯建国,庄乾营,张安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屈增明,蒋桂福,吕家勋(苍山县农业局)(栖霞县植保站)苹果园长期频繁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探讨无公害苹果生产...  相似文献   

20.
绿茶抗癌防衰新说高原茶叶是世界上著名三大饮料之一,饮茶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我国人民利用茶叶作为药用,保健饮料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相传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乃得茶解之”。唐·陈藏器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之说。《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